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doc_第1頁
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doc_第2頁
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doc_第3頁
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doc_第4頁
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高等教育學論文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研究 任奉龍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摘要:教授研究室作為大學學術組織的細胞,既是學術交流的平臺與知識探究的場所,又是資料信息的中心及教書育人的載體。文章采用比較法探尋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異同,深入挖掘日本高校教授研究室建設的有益經驗,以更好地完善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 關鍵詞:高校;教授研究室;功能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1-0021-03 教授研究室制度是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在基層學術組織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上的新探索。教授研究室制度是學校對教授研究室的職能、教授的權利、義務和職責,以及教授研究室的配備等的約束與規范1。高校為教授、副教授及講師等人員配備研究室,以提供其科研學術的平臺。就當下我國高校研究能力不強、學術氛圍不濃等問題,高校如何充分發揮基層學術組織的功能,是我們建立現代研究型大學所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就以中日高校為例,比較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的功能定位,探尋其中異同,試為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的建設發展尋找正確的方向。 一、中國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功能實現的條件 首先,在硬件上,學院負責為各個教授、副教授以及講師等提供一定學習和研究的空間,以保證有固定的場所進行學術交流與研討。每個研究室中一般要包括以下日常學術辦公設備:電腦、電話、打印機、書柜、桌子、椅子、一定量的藏書等。 其次,在軟件上,我國教授研究室主要是為教授、副教授等提供進行學術研究的場所,教授、副教授以及講師等對本研究室日常工作負責,接待求教的學生以及外來學者。這樣的教授研究室往往以個人為單位,每人一個研究室,進行學術研究和科研活動。 (二)功能定位的表現形式 1.學術研討交流的中心。科學研究是大學三項基本職能之一,大學也唯有進行學術研究才能得到發展。教授研究室作為高校基層學術組織的細胞2,必定要承擔起高校學術科研的責任。教授研究室在發揚傳統教研室優勢的基礎上,又創新地把教研室從以往單一的職能轉變為擁有學術、研討、交流等多項職能的場所。研究室每周有固定的開放時間,教授有責任接待來探討學術問題的學生和教師,解答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程作業、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同時又積極從事科學研究。 教授研究室作為高校學術研討交流的中心,在學校科學研究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沈陽師范大學為例,該校建立教授研究室制度以后的四年里,本科生和研究生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從事科學研究。四年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獨立主持學校下達的A類科研課題200項,參與人數在1.2萬人次,主持B類科研課題318項,參與人數達1600人次。這些研究課題的設計、文獻的檢索、成果的寫作等環節都是在教授指導下利用教授研究室的資源完成的3。 2.全人生指導的場所。大學最基本的功能是促進人的發展4。教授研究室作為高校基層的學術組織,它秉承著人才培養的職責,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作為教授、副教授等指導學生學習、科研的空間,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喜好選擇導師,導師有針對性地負責幾個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生活狀況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方面的工作5。正如楊賢江先生所提倡的“全人生指導”教育理念一樣,教授、副教授及講師等要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包括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等。不僅要對學生的校園生活予以指導,還要對學生未來的社會生活予以指導。使其在學術以及未來人生上得到更好的發展。當然,這不僅僅局限于校內,對于已經畢業的學生或外來人員都應與之學術及生活上的指導。 3.信息交換的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學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資訊無論是在大學的發展上,還是在學術創新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授研究室作為教授與學生以及其他來訪人員互動的場所,不僅是一個學術交流中心,更是一個信息交換的平臺。教授與學生以及其他來訪人員在互動中可以完成信息的交換,達到資源共享,取長補短。教授在整個過程中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專家,在遇到自己不擅長的問題或未進行過深入研究的領域時,也可以成為一個虛心的求教者。學生以及其他來訪人員可以在教授研究室中獲取自己想要獲得的信息資料。同時師生也可以通過教授研究室進行信息的交換,以達到教學相長的功效。 二、日本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功能實現的條件 首先,在硬件配置上,日本教授研究室有固定的場所,一般還包括實驗室等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平臺。學校或學院本身會為教授研究室內的每一位成員配備學術、辦公等日常設備,包括電腦、電話、打印機、傳真、掃描機等,同時也包括一些其他的設備。另外,資料整理與收藏是日本教授研究室的一大特色。每個研究室都藏有大量與本專業相關的書籍以及相關的期刊文獻報紙等,同時也包括一些長期積累的實驗數據,并且配備有電腦和專業分析數據所需要的軟件以及相關說明書等。 其次,在軟件配置上,日本教授研究室成員主要包括:教授、副教授、助手、秘書、技術人員、外聘研究員、學生等。其中學生主要由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四年級的學生組成。教授是教授研究室的主要負責人,除了負責本研究室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外,還擔任學校和學會的行政工作。教授出差比較多,教授外出時由副教授或助手負責研究室的日常工作。 (二)功能定位的表現形式 1.教學與科研并舉的平臺。在教育的功能定位上,日本教授研究室教育主要通過將教育寓于科研之中,將教學寓于啟發之中。日本教授大多認為教科書上有的內容可以泛泛地去講,關鍵是讓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當中。教學和科研的結合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樣也為學生將來到教授研究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授研究室將科研與教學良性結合,很好地推動科技的發展,技術的創新。日本文部科學省于1996年發布的教育白皮書指出:“步入21世紀,為了社會的日趨繁榮和國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以及能在國際舞臺上有所作為,這就需要創造新的知識技術、打造新的產業。”6同時,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日本21世紀卓越中心計劃”的實現打下一定的基礎7。 2.科研梯隊持續研究的場所。日本教授研究室不是以教授、副教授等個人為單位,而是以研究室為單位,組成科學研究梯隊。研究梯隊一般主要由副教授與助理負責,包括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本科生。為了保證研究室的研究不會因為教授的退休而中斷,一般教授退休后,由該研究室晉升為教授的人員或引進同類研究領域的教授來負責研究室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因此教研室的研究方向比較穩定。當然,他們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教授研究室的研究方向進行微調。這樣,無論是對科學研究還是對學生的培養都起到了一個穩定持續發展的作用。如圖18。 3.全面、專業的資料中心。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歷史,學科要發展就要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當然,科學研究的進行也離不開前人奠定的研究基礎,而這些研究基礎往往濃縮于書本、文獻材料之上,這就凸顯了信息資料在科學研究上的作用。作為日本教授研究室的一大特色,日本教授研究室里的專業資料相當齊全。資料的收集是一項很難的工作,大量專業書籍的收集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大量的資料陳列在教授研究室中,包括了該研究室中歷代教授、副教授等出訪國外或其他方式采購、收藏的專業相關書籍和數據。同時,也包括歷代教授在科學研究中得到并整理的數據資料,這些資料是很難得的,有些甚至是機密文件。這樣就促使日本的教授研究室有關研究的材料相當齊全,同時又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 三、中日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較 (一)功能實現支持條件的比較 在硬件上,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都比較注重設施的配備。為了確保科學研究的順利進行,研究室中一般都配有日常用品。不同的是,日本教授研究室中比較注重圖書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室中會專門設立一面墻圖書架,圖書架上會整整齊齊地放著關于本學科相關的圖書資料,這些資料一般都比較珍貴。這是中國教授研究室所欠缺的,面對不足我們應該積極改進,加強教授研究室的建設,完善研究室資料。 在軟件上,日本教授研究室的人員配置與我國有所不同,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一般以個人為單位,在研究室中接待來訪人員。而日本研究室更突出在其團隊性,研究室以團隊的形式出現,由教授領導,完成教學和科研項目。同時,教授研究室還會聘請校外專業的人員加入學術團隊,以保證科研順利進行。在比較中發現,日本教授研究室更像我國大學中的系或者研究所。這也是我國教授研究室建設應該學習的一點。 (二)功能定位表現形式的比較 1.教學與科研中心的比較。教學和科研是大學的基本任務,教學即知識的傳授并通過傳授育人,既是大學的歷史起點,也是現實工作的中心。大學的教學應該具有創造性,不僅要繼承前人思想,更要向前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創造性。教師要把自己在專業領域學術前沿的知識、觀點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自己站在學術的前沿。所以說,科研是大學教師教學的基礎9。中日教授研究室都十分重視對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處理,教授和學生在研究室中進行學術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授既向學生傳授了基礎知識完成教學,又帶著學生一起進行學術研究完成課題。 雖然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都為教學和科研服務,但是由于兩國的基本情況不同而導致兩國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我國教授研究室制度是由傳統的教研室發展而來,因而在教學和科研關系的處理上更側重于教學。與我國不同,日本教授認為課本知識應該泛泛地講,大部分由學生自學,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當中。 2.基層學術組織的比較。大學的基本活動是學術,教授研究室作為高校學術研究系統中的基本單位,伯頓克拉克指出:“這些極其重要的單位,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組織的基礎。”10高校從總體上來說是一個學術組織,而各個教授研究室就這個學術組織的基礎。作為現代大學學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授研究室在學術科研領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出于對科研學術的重視,中日各大學都非常重視大學研究室的建設,包括軟件及硬件措施等。為了更好地服務高校科學研究,學校會聘請在該領域較為有影響力的教授、副教授等專家學者主持工作,以增強高校的科研能力。 在我國作為高校基層學術組織的教授研究室制度發展并不完善。筆者通過訪談高校師生了解到,教授研究室在運行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目前,我國高校為教授、副教授等配備研究室,教授研究室每周要有固定時間向學生或訪問學者開放,教授有責任接待來訪人員。就時間上看,它并沒有日本高校教授研究室的時間那樣靈活,這也是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存在問題中師生反映最多的一點。因而,我國高校研究室在此基礎上又提出研究室在固定時間開放和提前預約相結合的方式,以滿足師生的需要。 3.人才培養比較。大學的最基本功能是促進人的發展11,教授研究室在促進的人發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 用,尤其是在人才的培養上。在研究室中,教授、副教授等可以帶著學生一起探討學術,使學生學到普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更多地接觸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也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牢固,更容易成才。 在教授研究室制度培養人才方式上不盡相同。我國的研究室比日本研究室更能體現出人文關懷,教授研究室不單是師生學術互動的場所,更是師生情感交往的平臺,教授不僅僅在學術上給予學生指導,更加關心學生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給予“全人生的指導”。師生往往建立起比較深厚的情誼,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最佳寫照。 綜上所述,中日教授研究室在功能定位上都將高校教授研究室定位為大學學術組織的細胞,既是高校學術交流、知識探究的場所;又是科研學術資料信息的中心和全人生指導的平臺。但是在教授研究室建設上的側重點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同時又各有不足。我們應該吸取日本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精華,更好地建設我國教授研究室制度。 四、啟示 教授研究室制度是我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創新,它既增強了高校學術組織的靈活性,同時又為教授科研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它既方便了教授、副教授及講師之間、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又調動了教授與學生進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為我國建設現代研究型大學做出重要的貢獻。 (一)豐富教授研究室的圖書資料 在信息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上,我國教授研究室是存在不足的。多數教授研究室的藏書很少,有的甚至僅有幾本學科領域內的期刊。科學研究離不開信息資料的查詢。所以,增加我國教授研究室內的圖書資料收藏是十分關鍵的。同時,也應該學習日本教授研究室中圖書資料的管理模式,信息資料整理與分析是十分必要。 (二)加強教授研究室的學術中心建設 我國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作為高校基層學術組織,在高校科研學術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與日本高校教授研究室的建設相比較,我國教授研究室的建設還不是很完善。作為高校基層學術組織,教授研究室就應該把重點更多地投入到科學研究當中去,營造研究室的學術氛圍,加強研究室的科研實力,使其真正成為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中心。 (三)健全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管理條例 任何一種制度的實施必須要配套一系列的管理條例,以保證制度的順利運行。教授研究室制度作為一種高校基層學術組織的一種管理模式,同樣也要配套一系列的管理條例。教授研究室管理辦法作為研究室良性運作的一種途徑,必然要在教授研究室的運行中不斷加以改革,以適應研究室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更好地服務師生。 參考文獻: 1遲艷杰,閆華.論教授研究室制度的倫理與知識論基礎 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23趙大宇,樸雪濤.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創新的探索 沈陽師范大學實行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理念與實踐J. 中國高等教育,20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