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_第1頁
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_第2頁
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_第3頁
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_第4頁
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高二政治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第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 (本大題有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作為數億網民賴以生存的第五空間,互聯網必須源源不斷地提供網上“精神食糧”供給。然而,曾經互聯網野蠻生長的事實證明,精神食糧有好壞之分,正能量的“精神食糧”才是網民健康“生長”最需要的營養,才應是新時代網絡空間的最大主題。對網絡正能量的認識,正確的是正能量最有凝聚力,激勵人們向真向善創造美好生活正能量需要好載體,應打造網民喜聞樂見的優秀網絡作品正能量是必需品,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起決定性作用正能量最有感召力,筑牢理想信念提升科學文化修養A B C D2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制作的紀錄片,于2018年元旦首播。一個個“大國重器”被濃縮在5分鐘的視頻里,在引人入勝、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探尋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該紀錄片的現實意義包括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涵養工程,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立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現代大眾傳媒作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日益顯出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媒體人應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以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A B C D3針對當前網絡直播存在的低俗媚俗、斗富炫富、調侃惡搞、價值導向偏差等突出問題,根據有關部署,自2018年2月開始,國家網信辦對網絡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進行專項淸理整治,依法關停了一批嚴重違規、影響惡劣的平臺和主播。這表明要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和引導,依法取締落后腐朽文化要提供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的文化產品,著力發展大眾文化網絡直播應積極傳播正能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維護網絡傳播的良好秩序,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直播空間A B C D4文化既有“魂”又有“體”。核心價值觀是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是體。“魂”與“體”相輔相成,統一于文化改革發展之中,目標就是“強魂健體。下列有利于“強魂健體”的措施有( )堅持“百花齊放”的方針,倡導指導思想多元化 奏響大眾文化這一主旋律 免費開放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館設施 推動文化產業投資融資體系建設A B C D5從中央電視臺創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到地方衛視的中華好詩詞中國面孔等,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類節目陸續火爆熒屏。中華文化與現代傳媒相結合,掀起了全社會學習中華古詩詞、歷史、語言的熱潮,體現了傳統文化對于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這啟示我們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根基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 B C D6習近平指出,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以下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不忘本來”是指要全面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守住民族之魂B“吸收外來”是指要辯證取舍其他民族文化,體現開放包容C“面向未來”是指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進行文化滲透D“創造性轉化”是指以實踐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擔負文化使命7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牢牢把握在手中,我們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尊重公民的網絡言論自由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將政治原則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同等對待A B C D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完成下面小題。8我們的文化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滿自信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自信A B C D9下列文化現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習近平主席夫婦穿中式服裝出席正式外交場合韓劇天空之城在我國熱播,受到追捧我國珠算成功申請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6月6日,全國高考前一天,甘肅省天水市孔廟內,考生和家長拜祭孔子圣像,祈禱考試順利、金榜題名A B C D10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這啟示我們要堅持一元化指導思想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時尊重差異包容多元文化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旗幟鮮明地抵制各種錯誤思想把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作為文化建設的著眼點A B C D112018年8月21日,在濟南開往北京的6334次列車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車前,先坐在了屬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車后,繼續“霸座”,并拒絕與乘務人員的溝通,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對高鐵“霸座”事件認識正確的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公民的思想道德修養比科學文化修養更重要A B C D1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引用孔子的話,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強調講政德是因為A政德是文化中最持久、最深層的核心力量B政德是弘揚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基礎性工程C政德在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方面起方向引領作用D政德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著眼點13“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文藝工作會上深情囑托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藝創作的過程,發揮先進文化育人化人作用,推動形成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的生動局面。文藝片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意義在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引領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成為價值內核讓科技為文化傳播提供感染力和傳播力的支持通過藝術形式鮮活地傳遞核心價值觀的價值A B C D14每個走向復興的民族,都高不開價值追求的指引,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撐。近年來,從倡導優良家風,重視傳統節日,到貫徹八項規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活動,再到設立國家公祭日、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黨中央久久為功,馳而不忘地“在人的心靈里搞建設”,旨在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開展群眾性的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增強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和競爭力激發出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正能量A B C D15用車燈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機,脫下雨衣為嬰兒遮雨的送餐哥,脫去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發布了一組主題為“感謝你,陌生人”的照片,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共鳴。該組照片的傳播有利于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彰顯我國文化自信的力量夯實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弘揚主旋律,引領社會風尚A B C D16“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一千古名句,讓我們醉心于嶺南文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以嶺南文化為依托和文化共識的粵港澳三地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不斷創新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這說明嶺南文化對粵港澳經濟與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自由包容的嚴密體系熔鑄進時代精神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維系粵港澳三地整體發展的“主心骨”A B C D17有這樣一道自主招生面試題:“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會幫助誰”。有人說幫老子,有人說幫孔子,還有人別出心裁,說誰也不幫,因為打不起來。若你也認為老子和孔子打不起來,最適合選用的觀點是A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儒道兩家能和諧共存B孔子主張大美不言,不會和老子產生沖突C老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不會和孔子一般見識D儒道兩家的觀點都是我國寶貴的思想文化財富18南音是中國四大古樂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其匯集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華,又汲取了元曲戈陽腔的特長,并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匯一體,被稱為“音樂活化石”。2018年8月18日,湘閩文化交流會暨華僑大學湖南校友會活動在長沙舉行。活動中,由泉州晉江兩市資深南音工作者率隊的泉州南音藝術交流團帶來了器樂合奏八面梅花操、彈唱直入花園、清唱元宵十五等精彩南音表演,讓大家認識了南音、了解了南音。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南音以其民族性彰顯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在薪火相傳中成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標志在博采眾長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以其包容性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A B C D19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下列選項能表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有商朝甲骨文已經具備的構字規律與今天的漢字基本相同中國菜肴流派眾多,極具代表的有八大菜系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我國的文學藝術具有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特點A B C D202018年9月,第八屆“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該項活動是由臺灣中華文化總會與大陸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發起、輪流舉辦,旨在讓漢字藝術及中華文化永續傳承。兩岸舉辦漢字文化藝術節,表明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漢字的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中華文化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漢字成為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A B C D21為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必須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實施中醫藥傳承工程,不斷弘揚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加快智能裝備、只能生產線研發,推動我國中藥制造技術邁向高端水平。要點燃中醫藥行業的生命力,需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以先進技術支撐中醫藥的發展順應社會生活的變化,推動傳統中醫藥文化創新性發展促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與經濟融合發展A B C D22金庸的武俠小說底色是傳統文化,精神龍骨則是儒家理論。他筆下形形色色的俠客基本恪守仁義、忠孝、志勇等品質,其作品表現出的向死而生的家國情懷曾觸動幾億人的心。他的小說正版發行已經超過5億冊,被影視圈數次翻拍。金庸作品的成功是因為其創作來源于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其滲透著唐宋詩詞等中國文化的底蘊,展示著中華文化的魅力其作品中的家國情懷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情結,引導人們向美向善大眾傳媒具有傳遞、溝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傳播的前提A B C D232018年11月1日“榫卯的魅力”主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向公眾開放。展覽通過互動模型、微縮模型、虛擬現實等多種現代展覽形式,展示榫卯工藝在古代建筑、家具、造船、造橋等不同領域以及現代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舉辦這一活動創新了文化形式,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有利于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有利于激發創造活力,傳承瀕危或退化的優秀工藝和元素旨在進一步鞏固先進文化的主導地位A B C D24一年農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分和傳統農事密切相關。我國決定將2018年農歷秋分,設立為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節日,有利于展示中華農耕文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以濃縮形式重演人類農業發展的歷程,增強民族自豪感營造重農愛農的濃厚氛圍,筑牢農民團結奮斗的道德基礎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A B C D25“絲途?昂揚”大型文化交流由新華網整體運營,上汽大眾出資助力,全球合作。今年的活動將帶領大家共同開啟以東盟國家為目的地的絲路探尋,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2018年舉辦的推介活動,助力沿途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這表明經濟和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融有利共同發展為推動海內外文化最終走向同一創造了條件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的交流中需要物質載體A B C D26從日劇翻拍而成的電視劇深夜食堂,因其直接復制日版內容,有悖于中國文化背景的設計,被觀眾打了差評。這給文化創作者的啟示是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應該以我為主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應博采眾長文化創作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A B C D27作為全球化問題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建設展現了中國開明開放的精神面貌和互利共贏的合作態度,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開辟了廣闊空間。提升中華文化的海外影響力需要依托商業貿易,在商貿活動中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發展國際教育,通過國家互派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創作文化精品,讓國外觀眾在潛移默化中認可中華文化尊重文化差異,堅持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A B C D28青銅“虎鎣(yng)”為西周晚期文物,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青銅“虎鎣”1860年被英國軍官從圓明園劫掠,歷經波折終于在2018年重回祖國懷抱,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流失海外的文物重回祖國懷抱 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彰顯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堅定信念A B C D29秋窗日午,小院無人,抱膝獨坐,聊嫌枯寂,宜讀莊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爐火小坐,人縮如猬。豪氣欲銷,宜讀水滸傳林沖走雪一篇;冗于瑣務,數日不暇,擺脫歸來,俗塵滿襟,宜讀史記項羽本紀及游俠列傳。這段話主要是想說明讀書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讀書的內容受讀書環境的影響讀書選擇可以隨時空環境不同而變化讀書能在特定氛圍中加深理解A B C D30讀書是暗功夫,是為一個人插上“隱形的翅膀”,讀過的書籍不經意間就出現在你的筆下,這說明A文化能塑造人生 B書籍是照亮心靈的火炬C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 D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問答題(共40分)31.2018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各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推廣全民閱讀。材料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強國”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閱讀。閱讀是一種力量,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國家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運用“文化的特點”與“文化對社會作用”的知識,說明全民閱讀的重要性。(12分)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國過萬圣節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應該過,一年一度的萬圣節不止是一次全民的狂歡,更是一次能放飛自我的好機會,要用我們自己的方式過萬圣節,為自己放松找一個借口。而有的人認為不應該過,萬圣節是國外的節日,中國人的傳統里沒有萬圣節,所以不需要各位奇裝異服的這種“驚喜”,那些在萬圣節把自己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不就是一群神經病嗎(1)“中國人應該過洋節嗎?”,你是贊同還是反對?請用文化生活知識闡明理由。(8分)(2)運用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知識,談談在洋節流行的情況下,我國把一些傳統節日如端午節定為法定節假日的理由。(12分)33.中央電祝臺推出的文化讀書類節目朗讀者播出以來,以高而不冷的氣質贏得觀眾的喜愛,取得了極大成功。節目采用講述個人的經歷朗讀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今時代人們精神需求的契合點,將高尚的精神追求、民族的精神氣質、先進的價值引領融入看似平凡樸實的朗讀中,給人溫暖、啟迪與力量。節目中的朗讀者有把大半輩子獻給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有白手起家闖出一片天的民營企業家,有以壁畫為伴的考古學家,也有備受矚目的話劇演員,更冇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讀者。朗讀以最簡單樸素的形式使所有觀眾建立一個情感和價值的共同體,高質量地滿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時,也再現了一個活力四射的文化中國。結合材料,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知識,簡要分析朗讀者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A D D D B B C B C B C B B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A D C C A B B C D B B D C A31.人們的文化素養,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閱讀是人們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重要方式,能提高整個民族文化素養。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閱讀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有利于推動民族的發展。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先進的、健康的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閱讀有利于提高民族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閱讀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也是一個國家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每點3分)32.(1) 答案一:贊成: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