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化學一輪基礎知識擴展練:第七章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含解析)_第1頁
2026高考化學一輪基礎知識擴展練:第七章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含解析)_第2頁
2026高考化學一輪基礎知識擴展練:第七章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含解析)_第3頁
2026高考化學一輪基礎知識擴展練:第七章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含解析)_第4頁
2026高考化學一輪基礎知識擴展練:第七章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全國版高考化學一輪

第七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L下列有關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都是熱能和化學能間的相互轉化

B.H+(aq)+OH(aq)=—=HzOQ)AH=-57.3kJ-mol"可以表示所有強酸和強堿的中和反應

C.如果舊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D.根據CH4(g)+2O2(g)===CO2(g)+2H2O(g)AH=-802.3可以得出CH4的燃燒熱

AH—802.3kJ-mol1

2.已知:CHHgHgcXg):^=CO(g)+2H2O(l)AH=-607.3kJ-mol^CO的燃燒熱為-283

kJ-mol^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CH4(g)+|02(g)—CO(g)+2H2O(g)AH<-607.3kJ-mol

B.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HC^g):—2co2(g)AH=-283kJ-mol1

C.表示CH4(g)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AH=-890.3

kJ-mol1

D.CH4燃燒生成CO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3.已知:1gC(s)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熱量;氧化亞銅與氧氣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碳[C(s)]的摩爾燃燒焰AH為-110.4kJ-mol-1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熱量

C.反應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為292kJ-mol-1

D.足量C(s)與CuO反應生成Cu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4.科學家在水煤氣變換反應[C0(g)+H20(g)=CO2(g)+H2(g)AH]中突破了低溫下高轉

化率與高反應速率不能兼得的難題,該過程是基于雙功能催化劑(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實

現的,反應過程示意圖如下(圖中,代表Q:H):

過程過程過程.

「-1催化劑oHoc?()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I、過程n均為放熱過程

B.過程I、過程n均有氫氧根離子生成,過程ni有三種分子生成

c.使用催化劑降低了水煤氣變換反應的AH

D.圖示過程中的H20分子均參與了反應過程

5.已知:1gC(s)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熱量;氧化亞銅與氧氣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碳[C(s)]的摩爾燃燒焰AH為-110.4kJ-mol-1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熱量

C.反應ZCsO^+C^g);^:4CuO(s)的活化能為292kJ-mol-1

D.足量C(s)與CuO反應生成Cu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6.以NH3、CO2為原料生產重要的高效氮肥—尿素[CO(NH2)2],反應過程中能量(邑?>

邑3>邑]>邑4>0)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能[第一步

量小八丁第二步

二^-\£a,F/At

2NH:(g)+?,/-京扁>,u

CO,(g)\./CO(NHZ)2(S)+

0"反應過程

A.該過程的兩步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B.第二步反應是合成尿素的決速步驟

C.由圖可知CO2和NH3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有效碰撞直接生成了CO(NH2)2和H2O

:

D.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為ZNHslglCC^g);~CO(NH2)2(s)+H2O(g)AH=Ea2+

7.反應N02(g)+C0(g)=N0(g)+C02(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改變反應條件,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不變

C.充分反應后,原料的轉化率可達100%

D.該反應中,斷裂反應物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化學鍵放出的能量

8.已知在含少量r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能量八

/eVf/、

/、

°—市0月0卅。-\

H,o,+r

H26+O,+I-

歷程1歷程2反應歷程

A.H2O2的分解速率與r濃度有關

B.H2O2的分解為放熱反應

C.歷程2的活化能比歷程1的活化能小

D.KT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9.在一密閉容器中,物質M發生三個脫水的競爭反應:①M(g)=N(g)+H2O(g)

AHi;(2)M(g)^^E(g)+|H2O(g)AH2;③M(g)=F(g)+H2O(g)八氐;反應歷程如圖所

示。相同條件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物質M比物質N穩定

B.反應①比反應②和③更快達到化學平衡

C.E(g)=2F(g)+H2O(g)的反應熱AH=2AH3-2AH2

D.平衡后壓縮容器,物質E的物質的量不變

10.氧元素是地球上存在最廣泛的元素,也是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的主要元素,其單質及化

合物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光催化分解水等方法制取02。氫

氧燃料電池是最早實用化的燃料電池,具有結構簡單、能量轉化效率高等優點;25℃、101

kPa下,七的燃燒熱為AH=-285.8kJ-moVo氧能與大部分元素形成氧化物如H2O、CO2、

SO2、SiCh、AI2O3、CU2O、Fe3O4等;過氧化物如NazCh、H2O2等可以作為優良的氧化劑。

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1

A.表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2H20(g)AH=-285.8kJ-mol

B.Na2O2吸收SO2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SO2===2Na2so4+O2

高溫

C.Fe和H20(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3H20(g)——Fe2O3+3H2

D.堿性氫氧燃料電池正極反應:。2+4已+2H2。==;4OH

11.反應物X轉化為產物Y時的能量變化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曲線①所示,使用催化劑

M后能量變化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曲線②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穩定性:X>Y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該反應的焰變

C.使用催化劑后,反應進程分3步進行

D.使用催化劑后,反應進程中的決速步為X+M—XM

12.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認為,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歷一個中間

狀態,這個狀態稱為過渡態(TS)。某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進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TS1

iii

IV

反應進程

A.步驟ii-iii為決速步驟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熠變

C.基于上述理論,該反應進程中包含4個基元反應

D.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

13.壓強0.7MPa、溫度370℃下,化合物WS2催化反應H2S+CH301r==H2O+CH3sH可

用于制備甲硫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H3HH

OH^HCH3sH0H

1過程口過程IV、

CH,RHCH30HH20

OHS^H2S

Q-OD-J

OOW過程Ioow

C(CHSH)

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3

C(CH3OH)C(H2S)

B.過程I存在反應物吸附,S—H鍵沒有斷裂

C.圖中“O”代表S原子

D.若用CH3OD代替CH3OH,則生成CH3SD

14.硼單質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BF3極易水解生成HBF4(HBF4在水中完全電離為H+和

BFD和硼酸(H3BO3),硼酸是一元弱酸,能溶于水。硼酸和甲醇在濃硫酸催化下生成揮發性

的硼酸甲酯[B(OCH3)3],硼酸甲酯主要用作木材防腐劑等。乙硼烷(B2H6,常溫下為氣態)是

一種潛在的高能燃料,在。2中完全燃燒生成B2O3固體和液態水,燃燒熱為2165kJ-mol1;

氨硼烷(H3NBH3)是很好的儲氫材料,在Ni/P催化劑作用下水解生成NH4[B(OH)4]并釋放

出氫氣。

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A.BF3和水反應:4BF3+3H2。^~=6H++3BF]+B01

,,濃硫酸

B.制備B(OCH3)3:H3BO3+3CH3OH----------B(OCH3)3

C.氨硼烷釋氫反應:H3NBH3+4H2O厚NH4[B(OH)4]+3H2T

D.表示乙硼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B2H6(g)+3O2(g)===B2O3(S)+3H2O(1)AH=2165

kJ-mol-1

15.750℃時,NH3和02發生以下兩個反應:

①4NH3(g)+5O2(g)k4NO(g)+6H2O(g)AHi

②4NH3(g)+3O2(g)=2N2(g)+6H2O(g)AH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i24(N;;%(0Z)

B.反應②的AS<0

C.反應①中每生成2molNO,轉移電子數約為6.02X1024

D.反應②的AH2=2E(N=N)+12E(H—0)-12E(N—H)-3E(0=0)(E表示鍵能)

16.NaOH活化過的Pt/TiCh催化劑對甲醛氧化為C02具有較好的催化效果,有學者提出該

催化反應的機理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H

2

——H

HO

ooOO

I——OC

HHHCHH

OOoH-O

-bP

I—I

1j"

〃////

zzzDODOL>

io22

A.步驟I中存在非極性鍵的斷裂

B.步驟I可理解為HCHO中帶部分負電荷的0與催化劑表面的一0H發生作用

催化劑

C.步驟n中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HCOOH----------C0+H20

D.該催化劑對苯的催化氧化效果優于對HCHO的催化氧化效果

17.一種合金M催化BH3NH3水解釋氫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硬的是()

H

HO

丁HH

V①

M=Cun70COnl8MOnl0

A.總反應AS>0

B.加入NaOH可制得更純的H2

C.若反應中生成2gH2,轉移1mol電子

D.若將H2O換成D2O,則可釋放出HD

18co2氧化乙苯脫氫制苯乙烯的反應方程式是C^CHz—CK(g)+?02?

C^C『CH(g)+H2O(g)+CO(g),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Q-CH-CH,O-CH-CH,

\H0=C=0\HOe

\?c=o

-

狀態I狀態n

10_[③

Q-CH-CH3Q—CH=CH2

CO

o=c=o

H2O

A.該反應的AS<0

c(C6H5—CH=CH2)Xc(CO)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C6H5—CHzCDXMCOz)(C6H5一表示苯基)

C.催化劑表面酸性越強,苯乙烯的產率越高

CH3

—COOH

D.過程③可能生成副產物

19.某種含二價銅微粒[Cun(OH)(NH3)]+的催化劑可用于汽車尾氣脫硝,催化機理如圖1,反

應過程中不同態物質體系所含的能量如圖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llt

[Cu(OH)(NH3)]

埠H2OX①、2NH、

n

[Cu"(NO2)(NH,)2r@②[Cu(OH)(NH,),r

LNO

NO、乙、/H.0

嬴NH務丁^當心°網叼

■應、H2O

圖1

(起始態)

(

-CU(中間態②)

V

S'、''?、(中間態③)

用■(中間態④)

溫、'、'■(終態)

反應歷程

圖2

A.該脫硝過程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NH3+2NO+2O2—6H2O+3N2

B.該過程總反應的熠變AH<0

C.由狀態②到狀態③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D.狀態③到狀態④的變化過程中有O—H鍵的形成

20.某反應可有效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條件下該反應經歷三個基元反應階段,

反應歷程如圖所示(TS表示過渡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相對能量/(kJ-mol-1)

N=N

300.0

200.0

100.0

-100.0NO+NO

-200.0?反向i)

-300.0

-400.0

-500.0

-600.0

反應歷程

A.提高反應溫度,反應物轉化率增加

B.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C.該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由反應③決定

:1

D.N2(g)+2CO2(g)-2CO(g)+2NO(g)AH=+620.9kJ-mol-

21.一定溫度下,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2so3(g)AHo測得能量變化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molSO2(g)\\

?molO2(g)S()3(g)

反應過程

A.該反應的AH>0

B.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

c.過程n可能使用了催化劑洞時提高了SO2的平衡轉化率

D.過程I、n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相同

:

22.已知:CH4(g)+汐2(g)==CO(g)+2H2O(l)AH=-607.3kJmol^CO的燃燒熱為283

kJ-mol^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CH4(g)+|O2(g)===CO(g)+2H2O(g)AH<-607.3kJ-rnol-

B.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02(g)==2co2(g)AH=-283kJ-rnol-1

C.表示CH4(g)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AH=-890.3

kJ-mol1

D.CH4燃燒生成CO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23.根據如圖所示的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436kJ,mol。^.+

能量每(對超金?

243kJ,mol-1收

能量必11

HTCDCHICI

431kJ-mol-1

431kJ?moL能量能量

A.H2(g)轉化為氫原子是一個放熱過程

B.lmolH2和1molCl2的總能量比2molHC1的總能量低

C.1個HCl(g)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431kJ能量

D.lmolH2(g)和1molCb(g)反應生成2molHCl(g)的反應熱AH=-183kJ-mol1

24.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生產,也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已知:

:1

CH3OH(1)+O2(g)=~CO(g)+2H2O(g)AHi=-443.64kJ-mol

1

2CO(g)+O2(g)==2co2(g)AH2=-566.0kJ-mol-

下列說法或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CO的燃燒熱為-566.0kJ-mol1

B.2molCO和1molO2的總能量比2molCO2的總能量低

C.完全燃燒20g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時放出的熱量為908.3kJ

1

D.2cH30H⑴+3O2(g)==2CO2(g)+4H2O(g)AH=-1453.28kJ-mol

第七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下列有關能量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都是熱能和化學能間的相互轉化

+

B.H(aq)+OH(aq)=-H2O(1)AH=-57.3kJ-moH可以表示所有強酸和強堿的中和反應

C.如果舊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學鍵形成釋放的能量,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D.根據CH4(g)+2O2(g)==CO2(g)+2H2O(g)AH=-802.3kJ-mol」,可以得出CH4的燃燒熱

AH—802.3kJ-mol1

答案C

1

2.已知:CH4(g)+沙2(g);^=CO(g)+2H2O(l)AH=-607.3kJ-mol,CO的燃燒熱為-283

kJ-mol-'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CH4(g)+|02(g)—CO(g)+2H2O(g)AH<-607.3kJ-mol

B.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HC^g):—2co2(g)AH=-283kJ-mol1

C.表示CH4(g)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AH=-890.3

kJ-mol1

D.CH4燃燒生成CO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答案C

3.已知:1gC(s)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熱量;氧化亞銅與氧氣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碳[C(s)]的摩爾燃燒焰AH為-110.4kJ-moF1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熱量

1

C.反應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為292kJ-mol

D.足量C(s)與CuO反應生成Cu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答案D

4.科學家在水煤氣變換反應[C0(g)+H20(g)=CO2(g)+H2(g)AH]中突破了低溫下高轉

化率與高反應速率不能兼得的難題,該過程是基于雙功能催化劑(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實

現的,反應過程示意圖如下(圖中?=代表Q:H):

;過程[8。?過程過程

II催化劑oHoc?()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I、過程n均為放熱過程

B.過程I、過程n均有氫氧根離子生成,過程ni有三種分子生成

C.使用催化劑降低了水煤氣變換反應的AH

D.圖示過程中的H20分子均參與了反應過程

答案D

5.已知:1gC(s)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熱量;氧化亞銅與氧氣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能量/(kJ?moL)

2Cu2O(S)+O2(g)

4CuO(s)

反應過程

A.碳[C(s)]的摩爾燃燒焰AH為-110.4kJ-mol-1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熱量

1

C.反應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為292kJ-mol-

D.足量C(s)與CuO反應生成Cu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答案D

6.以NH3、CO2為原料生產重要的高效氮肥—尿素[CO(NH2)2],反應過程中能量(J?>

邑3〉&]>邑4>0)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NH,(g)+

CO(NH2)2(S)+

CO2(g)

14回)(網對耳。值)

反應過程

A.該過程的兩步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B.第二步反應是合成尿素的決速步驟

C.由圖可知C02和NH3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有效碰撞直接生成了CO(NH2)2和H20

:

D.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H3(g)+C(h(g)==CO(NH2)2(s)+H2O(g)AH=Eaz+

%一磯

答案B

7.反應N02(g)+C0(g)=N0(g)+C02(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改變反應條件,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不變

C.充分反應后,原料的轉化率可達100%

D.該反應中,斷裂反應物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化學鍵放出的能量

答案A

8.已知在含少量r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能量/eVf八

//、'

O工/…1\而0-耳H。2+1。-\\

H26+O2+I-

歷程1歷程2反應歷程

A.H2O2的分解速率與r濃度有關

B.H2O2的分解為放熱反應

C.歷程2的活化能比歷程1的活化能小

D.IO-也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D

9.在一密閉容器中,物質M發生三個脫水的競爭反應:①M(g)=N(g)+H2O(g)

AHi;(2)M(g)—|E(g)+|H2O(g)AH2;(3)M(g)-F(g)+H2O(g)AH3;反應歷程如圖所

示。相同條件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知,物質M比物質N穩定

B.反應①比反應②和③更快達到化學平衡

C.E(g)=2F(g)+H2(3(g)的反應熱AH=2AH3-2AH2

D.平衡后壓縮容器,物質E的物質的量不變

答案C

10.氧元素是地球上存在最廣泛的元素,也是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的主要元素,其單質及化

合物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光催化分解水等方法制取02。氫

氧燃料電池是最早實用化的燃料電池,具有結構簡單、能量轉化效率高等優點;25℃、101

kPa下,H2的燃燒熱為AH=-285.8kJ-mol-10氧能與大部分元素形成氧化物如H2O、CO?、

SO2、SiO2、AI2O3、CU2O、Fe3O4等;過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可以作為優良的氧化劑。

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1

A.表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0(g)AH=-285.8kJ-mol

:

B.Na2O2吸收SO2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SO2==2Na2so4+O2

高溫

C.Fe和H20(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3H20(g)-Fe2O3+3H2

D.堿性氫氧燃料電池正極反應:Ch+4e-+2H2。===4OH

答案D

n.反應物x轉化為產物Y時的能量變化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曲線①所示,使用催化劑

M后能量變化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曲線②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穩定性:X>Y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該反應的熔變

C.使用催化劑后,反應進程分3步進行

D.使用催化劑后,反應進程中的決速步為X+M==:XM

答案C

12.基元反應過渡態理論認為,基元反應在從反應物到產物的變化過程中要經歷一個中間

狀態,這個狀態稱為過渡態(TS)。某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進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步驟ii-iii為決速步驟

B.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熠變

C.基于上述理論,該反應進程中包含4個基元反應

D.升高溫度,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不變

答案A

13.壓強0.7MPa、溫度370℃下,化合物WS2催化反應H2S+CH30fp==H2O+CH3sH可

用于制備甲硫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尹H

CH3sH(<H

,II

過程田

過程n

過程IV、

VH,0

CH30H

HS

J2

過程1

C(CHSH)

A.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3

C(CH3OH)C(H2S)

B.過程I存在反應物吸附,S—H鍵沒有斷裂

C.圖中“O”代表S原子

D.若用CH3OD代替CH3OH,則生成CH3SD

答案B

14.硼單質及其化合物應用廣泛。BF3極易水解生成HBF4(HBF4在水中完全電離為H+和

BF4)和硼酸(H3BO3),硼酸是一元弱酸,能溶于水。硼酸和甲醇在濃硫酸催化下生成揮發性

的硼酸甲酯田(OCH3)3],硼酸甲酯主要用作木材防腐劑等。乙硼烷(B2H6,常溫下為氣態)是

一種潛在的局能燃料,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B2O3固體和液態水,燃燒熱為2165kJ-moF1;

氨硼烷(H3NBH3)是很好的儲氫材料,在Ni/P催化劑作用下水解生成NH4[B(OH)4]并釋放

出氫氣。

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

A.BF3和水反應:4BF3+3H2O===6H++3BF;+B0『

.濃硫酸

B.制備B(OCH3)3:H3BO3+3CH3OH----------B(OCH3)3

C.氨硼烷釋氫反應:H3NBH3+4H2O生經NH4[B(OH)4]+3H2t

D.表示乙硼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B2H6(g)+3O2(g)==B2O3(S)+3H2O(1)AH=2165

kJ-mol-1

答案C

15,750℃時,NH3和02發生以下兩個反應:

①4NH3(g)+5O2(g)一4NO(g)+6H2O(g)AHi

②4NH3(g)+3O2(g)12N2(g)+6H2O(g)AH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①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I=C4(N;%(02)

B.反應②的AS<0

C.反應①中每生成2molNO,轉移電子數約為6.02X1024

D.反應②的AH2=2E(N=N)+12E(H—0)-12E(N—H)-3E(0=0)(E表示鍵能)

答案C

16.NaOH活化過的Pt/TiCh催化劑對甲醛氧化為C02具有較好的催化效果,有學者提出該

催化反應的機理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H

2

O—HH

O

——O0

—HO0

HOHCCH

O凝oO

——HH

——

X—b6

///1

DOODL>///

2TiO:

A.步驟I中存在非極性鍵的斷裂

B.步驟I可理解為HCHO中帶部分負電荷的0與催化劑表面的一0H發生作用

催化劑

C.步驟n中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HCOOH=---------CO+H2O

D.該催化劑對苯的催化氧化效果優于對HCHO的催化氧化效果

答案D

17.一種合金M催化BH3NH3水解釋氫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硬的是()

H

V①

M=Cun70COnl8MOnl0

A.總反應AS>0

B.加入NaOH可制得更純的H2

C.若反應中生成2gH2,轉移1mol電子

D.若將H2O換成D2O,則可釋放出HD

答案B

I8CO2氧化乙苯脫氫制苯乙烯的反應方程式是<^CH2—CH3(g)+c02(g)==

C^C—CH(g)+H2O(g)+CO(g),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Q-CH-CH,O-CH-CH,

\io=c=o

\HOe

\?c=o

狀態I狀態u

-f①J?

0-CH-CH30-CH=C

CO

o=c=o

H2O

A.該反應的AS<0

c(CeHs—CH=CHz)義c(CO)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C6H5-CH2CH3)XC(CO2)(C6H5—表示苯基)

C.催化劑表面酸性越強,苯乙烯的產率越高

CH3

D.過程③可能生成副產物(>CH—COOH

答案D

19.某種含二價銅微粒[Cun(OH)(NH3)]+的催化劑可用于汽車尾氣脫硝,催化機理如圖1,反

應過程中不同態物質體系所含的能量如圖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U+

[CU(OH)(NH3)]

埠町)下①、2NH,

[CuYNOJNHJJ⑤②[CuQOHXNHJJ

八0

NO、-i-0,A

2z④

圖1

.(起始態)

(

OI'、(中間態②)

7U

區.(中間態③)

面'、'、■(中間態④)

、■(終態)

反應歷程

圖2

A.該脫硝過程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NH3+2NO+2O2—6H2O+3N2

B.該過程總反應的焰變AH<0

C.由狀態②到狀態③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D.狀態③到狀態④的變化過程中有O—H鍵的形成

答案A

20.某反應可有效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條件下該反應經歷三個基元反應階段,

反應歷程如圖所示(TS表示過渡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相對能量/(kJmol1)

N=N

TSI/\

300.0,—oTS3

zz298.4'21_TS?

200.0/199.2一磕/'248.3'、

100.0_,__“,?

0.01

;NO+NO-o\2cO,十

-100.()?反向:C(),+N,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