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一物質的化學變化
專題02燃料的燃燒
01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燃燒的條件
【題型二】燃料燃燒的調控
【題型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題型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02重難創新練
03真題實戰練
模擬基礎練
題型一燃燒的條件
1?【新考向】(2024?福建寧德?一模)世界第一支城市消防隊誕生宋朝!專用臺詞——“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消防裝備一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火鉤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水囊水袋用來運水以滅火——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B.麻搭蘸吸泥水用于滅火一隔絕氧氣并降低溫度
C.火鉤用于拆除火勢蔓延的小屋,切斷火路——清除可燃物
D.“天干物燥,小心火燭”——物質燃燒需要多種條件
【答案】A
【詳解】A、水囊水袋用來運水以滅火,是因為水蒸發吸熱,可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
的目的,著火點是一個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題意;
B、麻搭蘸吸泥水用于滅火,可隔絕氧氣,且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不符合題
思;
C、火鉤用于拆除火勢蔓延的小屋,切斷火路,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D、“天干物燥,小心火燭”,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2.【新情境】(2024?福建寧德?二模)馬燈是上世紀中國一種常見的照明工具,用一段時間后,玻璃燈罩會
變黑。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燈芯
拉桿
加油口
A.加油口添加煤油,是增加可燃物
B.轉運拉桿調節燈芯長短,可控制火焰大小
C.玻璃燈罩雖可防風,但也易造成煤油燃燒不充分
D.吹滅馬燈的原理是隔絕氧氣
【答案】D
【詳解】A、煤油是可燃物,添加煤油可以增加可燃物,正確;
B、燈芯長短可以調節煤油與氧氣的接觸大小,燈芯適當增長,火焰會變大,正確;
C、防風罩主要防止空氣對火焰的影響,空氣不能充分進入,也會導致氧氣不充分使煤油燃燒不充分,正確;
D、吹出的氣體中也含有氧氣,滅火的原理是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錯誤。
故選:D。
3.【教材素材改編】(2023?四川成都?二模)實驗小組用圖1裝置探究白磷燃燒溫度變化,在試管中加入5g
白磷,連接好裝置后放入60口熱水中,5秒鐘后推注H2O2溶液,測得數據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左邊試管內有大量白煙生成、氣球逐漸變癟
C.15s時,白磷停止燃燒
D.溫度由545.7□變為606.5口好證明氧氣能助燃
【答案】D
【詳解】A、由數據曲線圖可知,溫度升高,說明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白磷的著火點小于60口,故A
選項說法不正確;
B、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裝置內氣體體積膨脹,氣壓增大,氣球逐漸變大,白磷燃燒完畢,
恢復至室溫過程中氣球逐漸變癟,故B選項說法不正確;
C、15s時,容器已知恢復至原來的溫度,此時反應早已經完全,因此白磷應該在5-10s之間停止燃燒,故C
選項說法不正確;
D、試管中的白磷放在60□的熱水中,白磷燃燒,通入氧氣后,燃燒更旺,溫度由545.7□變為605.5口,說
明氧氣具有助燃性,故D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4.【新實驗】(2023?福建漳州?二模)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而進行的實驗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直通管后舁/直通管
氧氣一倒置.一一白磷
帶小孔圓形鋁片一整二、帶小孔圓形鋁片
溫一熱水;一熱水
白磷得
甲乙
A.觀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燒,乙中的白磷燃燒
B.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C.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需要氧氣
D.可反復呈現白磷燃燒與熄滅的現象
【答案】B
【詳解】A、甲中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沒有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乙中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并與氧
氣接觸,能燃燒,故A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該實驗的變量是是否與氧氣接觸,因此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燃燒需要氧氣,不能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
著火點,故B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該實驗的變量是是否與氧氣接觸,因此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燃燒需要氧氣,故C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
題意;
D、該裝置可以通過反復的倒置呈現白磷反復燃燒與熄滅的現象,故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5?【新考法】(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為進一步探究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小明同學將銅絲網放置在蠟
燭火焰中上部,發現銅絲網下方蠟燭正常燃燒,上方沒有火焰,如圖所示。請分析銅絲網上方沒有火焰的
原因是
/先警務銅絲網
A.銅絲網隔絕氧氣或空氣
B.銅絲網上方沒有石蠟蒸氣等可燃物
C.銅絲網散熱,其上方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滅火就是要同時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
【答案】C
【詳解】A、銅絲網不能隔絕氧氣或空氣。A不符合題意;
B、蠟燭燃燒過程中,部分石蠟受熱熔化,熔化后的液態石蠟氣化成石蠟蒸氣,熱石蠟蒸氣上升到銅絲網上
方。所以銅絲網上方有石蠟蒸氣等可燃物。B不符合題意;
C、銅絲的導熱性很好,當火焰遇到銅網后,熱量迅速被銅絲所散失,銅絲散熱,使銅網上方溫度下降至石
蠟蒸氣的著火點以下,即其上方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銅絲網上方火焰熄滅,即銅絲網上方
沒有火焰。C符合題意;
D、滅火就是要破壞燃燒的一個條件即可。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選擇C。
題型二燃料燃燒的調控
6.【新考法】(2024?山西?模擬預測)燃料的變革預示著文明的進步,我國家用燃料使用的大致順序為:木
柴一煤炭-天然氣和電力等。現在有很多地區依然保留著柴火灶(內部結構如圖),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
結晶。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為保證充分燃燒,添加木柴時需要堆積緊密
B.通風口的作用是為木柴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
C.為提高加熱效率,鐵鍋與鐵柵應盡量靠近
D.觀察到煙囪口有濃煙,則說明燃燒很充分
【答案】B
【詳解】A、為了保證充分燃燒,應該使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因此添加木柴時應該留有空隙,
不能堆積緊密,A錯誤;
B、通風口的作用是為木柴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B正確;
C、為了提高加熱效率,應該使用外焰加熱,不能使鐵鍋與鐵柵靠得太近,C錯誤;
D、觀察到煙囪口有濃煙,說明燃料燃燒不充分,D錯誤。
故選:Bo
7.汽車發動機中將汽油噴成霧狀后點燃,其目的是
A.使汽油充分燃燒B.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C.減少氧氣消耗D.除去汽油中的雜質
【答案】A
【詳解】A、將汽油噴成霧狀后點燃,能增大汽油和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燃燒,該選項符合題意;
B、將汽油噴成霧狀后點燃,不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將汽油噴成霧狀后點燃,能增大汽油和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燃燒,則能增大氧氣消耗,該選項不
符合題意;
D、將汽油噴成霧狀后點燃,不能除去汽油的雜質,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高樓發生火災,用高壓水槍滅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圖書、檔案等物品著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油鍋著火迅速蓋上鍋蓋,應用了隔絕空氣滅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廠必須嚴禁煙火
【答案】A
【詳解】A.高樓火災時,用高壓水槍滅火,水蒸發吸熱,可以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
的目的,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這就可以使二氧化碳氣體覆蓋在燃燒物上方,
隔絕燃燒物與空氣的接觸,隔絕氧氣而熄滅,液態二氧化碳噴出后氣化不會有殘留,不會對圖書、檔案等
造成傷害,故不符合題意;
C.用鍋蓋蓋住著火的油鍋隔絕氧氣,會使油因不能與氧氣接觸而熄滅,應用了隔絕空氣滅火的原理,故不
符合題意;
D.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內必須嚴禁煙火,是因為在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
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2023?湖北荊州?中考真題)作為中學生應該具備應對火災的安全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遇到室內起火,迅速打開門窗通風
B.遭遇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離著火區域
C.撲滅電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滅火器
D.撲滅森林火災時,可砍伐出隔離帶,將樹木與燃燒區隔離
【答案】A
【詳解】A、遇到室內起火,打開門窗通風可能增加室內氧氣濃度,加劇火勢,錯誤;
B、遭遇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對吸入氣體過濾,可減少有毒有害氣體與煙塵的吸入,跑離著火區域
以盡快脫離危險,正確;
C、撲滅電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滅火器,以免水導電,發生觸電危險,正確;
D、撲滅森林火災時,可砍伐出隔離帶,將樹木與燃燒區隔離,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滅火,正確;
故選A。
10.(2024?江蘇無錫?一模)消防用自動感溫噴淋頭結構如圖所示。當噴淋頭附近溫度升高到噴淋頭設定值
時,丙三醇將熱敏玻璃球脹破,噴淋頭自動噴水滅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連接消防供水管
熱敏
玻璃球
丙三醇
A.玻璃球脹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變大
B.熱敏玻璃球能迅速將外界的熱量傳遞給丙三醇
C.噴水滅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D.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熱源靠近自動感溫噴淋頭
【答案】A
【詳解】A、溫度升高,丙三醇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使玻璃球脹破,而不是分子變大,故A符合題意;
B、熱敏玻璃球能迅速將外界的熱量傳遞給丙三醇,故B不符合題意;
C、噴水滅火的原理是水蒸發帶走可燃物的熱量,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故C不符合題意;
D、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熱源靠近自動感溫噴淋頭,防止玻璃球脹破,造成損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2024?黑龍江哈爾濱?三模)燃料充分燃燒,對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非常重要。請根據燃料充分燃燒
通常考慮的兩點,將下列做法進行分類,可將.(填字母),依據為:均是.
A.把煤做成蜂窩煤再燃燒B.調大燃氣灶進風口C.焚燒秸稈時經常翻動秸稈
【答案】AC/CA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而使燃料充分燃燒
【詳解】煤做成蜂窩煤和調大燃氣灶進風口,均為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而使燃料充分燃燒,故可
將AC分為一類。
題型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2.(2024?云南楚雄?模擬預測)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必修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室內起火,應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B.點燃甲烷、一氧化碳、氫氣等可燃性氣體時,要先驗純
C.高樓發生火災時,應乘電梯逃生
D.易燃、易爆物應露天存放,緊密堆積
【答案】B
【詳解】A、室內起火,不能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否則空氣流通,使氧氣更充足,火勢更旺,會導致火
勢迅速蔓延,不利于滅火,故A說法錯誤;
B、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因此點燃甲烷、一氧化碳、氫氣等可燃性氣體時,要
先驗純,防止發生爆炸,故B說法正確;
C、在火災情況下,電梯的供電系統會隨時斷電,或是電氣線路被燒毀而停電,電梯受熱后其轎廂會失控甚
至變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險;煙霧會向電梯井道內躥,濃煙很容易進入轎廂,最終導致人窒息而亡,因
此高樓住宅發生火災時,不能乘電梯逃生,故C說法錯誤;
D、易燃、易爆物不能露天存放,緊密堆積,防止發生火災或爆炸,故D說法錯誤;
故選:Bo
13.(2024?河南周口?二模)2024年4月9日,上海一小區門口電動車自燃引發火災。從安全角度考慮,下
列場所應張貼的安全圖標不正確的是
A.居民樓電梯口運輸汽油的油管車
禁止電動車入內
C.學生宿舍面粉廠
【答案】B
【詳解】A、電動車不能進入電梯,防止電動車發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應在居民樓電梯口張
貼此標志,故A不符合題意;
B、汽油屬于易燃液體,非爆炸品,應張貼易燃液體標志,故B符合題意;
C、該圖標為禁止吸煙標志,學生禁止吸煙,應在學生宿舍張貼此標志,故C不符合題意;
D、面粉廠的空氣中存在易燃物質,應張貼禁止煙火的標志,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題型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4.下列化學反應中,吸收熱量的是
A.氧化鈣與水反應B.鎂與稀鹽酸反應
C.碳與二氧化碳反應D.白磷在空氣中燃燒
【答案】C
【詳解】A、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不符合題意;
B、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該反應放出熱量,不符合題意;
C、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該反應吸收熱量,符合題意;
D、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的熱,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B.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生放熱現象
C.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答案】A
【詳解】A、能量的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必然現象之一,故符合題意;
B、有些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但有些會吸收熱量,如碳在高溫的條件下還原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題意;
C、燃燒能放出一定的熱量,但在不燃燒時有可能也會放出熱量,例如氧化鈣與水反應同樣會放出熱量,故
不符合題意;
D、化學反應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方式之一,電能、核能等也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方式,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重難創新練
1.【新思路】(2024?福建三明?二模)材質相同的大小兩支蠟燭在水中的燃燒情況如圖所示:與水接觸的石
蠟圍成一圈“石蠟墻”,大蠟燭在“石蠟墻”里持續燃燒,小蠟燭的“石蠟墻”很快被破壞,水慢慢流入小蠟燭中。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石蠟墻”的形成與水吸收熱量有關
B.大蠟燭能持續燃燒是因為著火點更低
C.小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隔絕氧氣
D.小蠟燭“石蠟墻”被破壞是因為放出熱量更多
【答案】A
【詳解】A.水的吸熱本領比空氣強,“石蠟墻”的形成與水吸收熱量有關,故A正確;
B.大蠟燭能持續燃燒是因為與空氣充分接觸,大蠟燭、小蠟燭著火點相同,故B錯誤;
C.小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水澆滅了火焰,故C錯誤;
D.小蠟燭“石蠟墻”被破壞是因為小蠟燭半徑較小,“石蠟墻”石蠟熔化較快,故D錯誤。
故選:Ao
2.【新考法】(2024?江蘇常州?一模)1823年德貝萊納發現H?在空氣中遇到鉗催化會起火,研制出如圖中
甲所示的世界上第一個化學打火機,乙圖為該打火機的結構簡圖。使用時,將頂蓋上的開關打開,從內筒
中沖出的被點燃;開關關閉堵住噴嘴,火焰熄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常溫下氫氣遇到粕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打開開關時內筒氣體分子間空隙變小
C.關閉開關后內筒內立即不再產生氫氣
D.使用一次后,噴嘴處的箱不需要更換
【答案】D
【詳解】A、根據“1823年德貝萊納發現H2在空氣中遇到箱催化會起火”可知,常溫下氫氣遇到鉗溫度達到
著火點。不符合題意;
B、打開開關時內筒氣壓變小,氣體分子逸出與鉗接觸,則筒氣體分子間空隙變大。不符合題意;
C、關閉開關后,開始時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直到裝置內氣體增多將硫酸壓離鋅為止。不符合
題意;
D、鉗是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使用一次后,噴嘴處的鉗不需要更換。符合題
忌;
故選D。
3.【新情境】(2023?福建?模擬預測)“貫穿式”燃燒過程如下圖所示,煤粉在頂端點燃后,形成水平燃燒鋒
面向下穩定傳播至底端不再移動,之后的較長時間內,頂端始終存在火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上部的燃燒剩余物中還含有煤粉
B.圖中下部的煤粉未燃燒,是由于沒有氧氣
C.燃燒鋒面向下傳播,說明熱量會向下傳遞
D.“貫穿式”燃燒過程中有可燃性氣體生成
【答案】B
【詳解】A、圖中上部存在可燃性煤粉,將煤粉在頂端點燃達到了煤粉燃燒所需的溫度,氧氣是從底部通入
的,上部沒有氧氣,因此上部的煤粉會剩余,故A對;
B、下部存在煤粉,且氧氣從下部通入,其未燃燒,是溫度未達到煤粉燃燒的著火點,故B錯;
C、水平燃燒鋒面向下穩定傳播至底端證明燃燒會向下傳遞,煤粉燃燒會產生熱量,因此熱量會向下傳遞,
故C對;
D、煤粉中含有碳單質,碳單質的不充分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故D對;
故選B
4.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處,火柴被加熱,迅速移
開火柴,火柴開始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沸騰,水分子質量和體積增大
B.P處水蒸氣的作用是隔絕火柴與氧氣接觸
C.火柴燃燒的產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D.火柴移離水蒸氣,燃燒原因是
【答案】C與氧氣接觸
【詳解】A、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物質的體積就變大,遇冷時縮小,物質
的體積就變小.所以,水的沸騰現象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在這一變化中,分子的體積、
質量、分子本身都沒有變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水蒸氣從銅管中冒出時溫度較高能夠使火柴達到著火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火柴燃燒的產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水蒸氣從銅管中冒出時溫度較高能夠使火柴達到著火點,在銅管口水蒸氣多,而氧氣少,所以移離水蒸
氣是為了有充足的氧氣,則移離水蒸氣后,火柴與氧氣接觸且溫度到達火柴的著火點,所以燃燒。
故選:C;與氧氣接觸。
5?【新考向】“火柴雖小,明滅有度”。某項目小組以“火柴”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化學習。
【項目一】生火尋理
(1)小組同學利用火柴頭進行了燃燒條件的探索。
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三個火柴頭,火柴頭A放在實驗臺的陶土網上,火柴頭B和C放在三腳
架的陶土網上,且火柴頭C用細沙覆蓋。用酒精燈加熱B和C的中間位置。
火柴頭C火柴頭B物質燃燒需
—
要_____
/7斥/火年頭A
I一11///
(2)火柴劃著后會有白煙產生,同時會聞到刺激性氣味,小組同學十分感興趣。
【查閱資料】
I.火柴頭的主要成分是氟酸鉀、二氧化錦和硫。火柴盒側面涂有紅磷,三硫化二鄰和玻璃粉。
II.玻璃粉不可燃,表面粗糙,主要起摩擦生熱的目的。三硫化二睇【Sb2s3】是可燃物,燃燒后會生成三氧
化二睇[Sb2O3],同時釋放出二氧化硫。
請寫出劃著火柴后產生刺微性氣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o
【項目二】馭火有道
(3)野外旅行者常用防水防風火柴,該火柴被點燃之后能在水下持續燃燒,滿足野外旅行者野外生存需要。
該火柴中額外加入了燃燒劑,燃燒劑中含氯酸鉀,并且表面覆蓋蠟質涂層,可以隔絕水的入侵,使其內部
溫度不會迅速降低。
防風防水火柴
□—為防水防風火柴在水下燃燒挑供了氧氣。該火柴旦被點燃不易被熄滅,請你想出一種方法讓燃著的防
水防風火柴熄滅:O
□2022年北京冬奧會首次實現機器人水下火炬接力傳遞,為保障火炬在水下燃燒,此火炬需要做出哪些特
殊的設計?(答一點即可)。
【項目三】滅火有法
(4)燃燒一旦失控,會造成火災。不同種類的火災需要不同種類的滅火器。
火災可分為五種主要類型:
A.類含碳固體火災,指建筑物京具等使用材質,如木材、紙張、棉織物等固體可引起的火災;
B.類可燃液體火災,指石油、油漆類、植物油類等液體引起的火災;
C.類可燃氣體火災,指石油氣、天然氣、乙燃氣等氣體所引起的火災;
D.類金屬火災,指由鉀、鈉、鎂、鋰等可燃性金屬及禁水性物質所引起的火災;
E.類帶電火災,指電壓配線、電動機器、變壓器等通電電器設備所引起的火災。
火災分類及滅火器
干粉
滅火器
水泡沫二氧化碳鹵代烷
火災分類
ABC類BC類D類
A類火災OOXXOX
B類火災XOOOOOX
C類火災XXOOOOX
D類火災XXXXXXO
E類火災XXOOOXX
注:。記號表示適合,X記號表示不適合
U火柴等木材引起的火災屬于類火災。
□石油氣所引起的火災屬于C類火災,此類火災可用(寫一種即可)滅火器滅火。
【答案】(1)A、C不燃燒,B燃燒溫度達到著火點和氧氣
占燃
⑵S+O2^SO22sb2s3+902^2sb2O3+6SO2
(3)氯酸鉀用細沙覆蓋等防水等
(4)A二氧化碳/鹵代烷/干粉
【詳解】(1)取三個火柴頭,火柴頭A放在實驗臺的陶土網上,火柴頭B和C放在三腳架的陶士網上,且
火柴頭C用細沙覆蓋。用酒精燈加熱B和C的中間位置,觀察到A、C不燃燒,B燃燒,故填A、C不燃
燒,B燃燒;
A不燃燒,B燃燒,說明物質的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燃燒,C不燃燒,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即
上述實驗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和氧氣,故填溫度達到著火點和氧氣。
(2)劃著火柴后產生刺微性氣味的反應有:1.硫與空氣中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反應
占燃
的化學方程式為:S+O2至2so2,2.三硫化二睇與空氣中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二睇和二
點燃占燃點燃
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b2s3+902二2sb2O3+6SO2,故填S+O2gsO2和2sb2s3+902=
2sb2O3+6SO2。
(3)□有題文可知,火柴中額外加入了燃燒劑,燃燒劑中含氯酸鉀,氯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
鉀和氧氣,即氯酸鉀為防水防風火柴在水下燃燒挑供了氧氣,故填氯酸鉀;
讓燃著的防水防風火柴熄滅,可利用隔絕氧氣的原理,用細沙覆蓋等,故填用細沙覆蓋等。
□2022年北京冬奧會首次實現機器人水下火炬接力傳遞,為保障火炬在水下燃燒,此火炬需要做出防水等
措施,故填防水等。
(4)□有題文可知,火柴等木材引起的火災屬于A類火災,故填A。
□石油氣所引起的火災屬于C類火災,由題文可知,此類火災可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和干粉滅火器滅火,
故填二氧化碳、鹵代烷或干粉。
真題實戰練
1.(2024?福建?中考真題)下列滅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溫度降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原理的是
A.用燈帽蓋滅酒精燈火焰B.關閉燃氣灶閥門熄滅火焰
C.用水澆滅炭火D.用鍋蓋蓋滅油鍋火焰
【答案】C
【詳解】A、燈帽蓋滅酒精燈,利用的是隔絕氧氣的原理,不符合題意;
B、關閉燃氣灶閥門熄滅火焰,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原理,不符合題意;
C、水汽化吸熱,用水澆滅炭火,是利用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原理,符合題意;
D、用鍋蓋蓋滅油鍋火焰,利用的是隔絕氧氣的原理,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4?遼寧?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水澆滅燃著的木柴——降低著火點
B.用燒杯罩住點燃的蠟燭,蠟燭熄滅——隔絕空氣
C.設置隔離帶,防止森林火災蔓延一降低溫度
D.紅磷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紅磷不是可燃物
【答案】B
【詳解】A、用水澆滅燃著的木柴,其滅火原理是降低木柴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用燒杯罩住點燃的蠟燭,蠟燭熄滅,其滅火原理是隔絕空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設置隔離帶,防止森林火災蔓延,其滅火原理是隔離可燃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紅磷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3.(2024?廣西?中考真題)野外燒烤結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撤走剩余木炭B.用水澆滅火堆
C.對火堆置之不理D.用沙土蓋滅火堆
【答案】C
【詳解】野外燒烤結束后,為避免引發火災,應對火堆進行滅火處理;
A、撤走剩余木炭,移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目的,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
B、用水澆滅火堆,降低可燃物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目的,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
C、對火堆置之不理,可能會引發火災,做法不合理,符合題意;
D、用沙土蓋滅火堆,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目的,做法合理,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4.(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安全責任重如山,防火防災記心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冬季在家里用木炭生火取暖,應注意開窗通風
B.由于電線老化短路而起火,應先切斷電源,再滅火
C.實驗中,不慎打翻酒精燈引起失火,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D.紙箱著火時用水澆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答案】D
【詳解】A.冬季在家里用木炭生火取暖,應注意開窗通風,因為木炭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
碳有毒,如果不注意通風會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產生頭昏等現象,嚴重者會出現窒息甚至甚至丟失生命,
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電線因老化短路而起火時,先關閉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不慎打翻酒精燈引起失火,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熄滅原理是隔絕氧氣,故選項說法正確,不符
合題意;
D.紙箱著火時,可用水撲滅,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說法
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5.(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為探究燃燒的條件,利用可調節溫度的電爐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
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C,紅磷的著火點是240C,氯化鈉不是可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被細沙
覆蓋的
白磷紅磷紅磷氯化鈉
銅板
電爐
A.當溫度為60℃時,只有□處白磷燃燒
B.為控制變量,□口□□處所取白磷、紅磷、氯化鈉的質量應相等
C.當溫度為260℃時,口處紅磷燃燒、口處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D.當溫度升至500℃時,口處氯化鈉可能燃燒
【答案】D
【分析】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詳解】A、當溫度為60□時,溫度只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氯化鈉不屬于可燃物,故只有□處白磷燃燒,
該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控制變量的原則,該實驗只有“物質種類”一個變量,故□□□□處所取白磷、紅磷、氯化鈉的質量應
相等,該選項說法正確;
C、當溫度為260□時,溫度達到了紅磷的著火點,口處紅磷接觸了氧氣,該處紅磷燃燒,口處紅磷被細沙覆
蓋,隔絕了氧氣,該處紅磷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該選項說法正確;
D、氯化鈉不屬于可燃物,故當溫度升至500口時,口處氯化鈉不可能燃燒,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6.(2024?重慶?中考真題)利用紅磷和白磷進行燃燒條件探究,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處物質為白磷B.紅磷的著火點高于80口
C.a、b兩點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氧氣D.c處通入氧氣白磷能燃燒
【答案】C
【分析】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為40口、240Do
【詳解】A、a處物質能燃燒,為白磷,故說法正確;
B、b處物質沒有燃燒,是紅磷,跟氧氣接觸,沒有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80口,故說法正確;
C、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能說明燃燒時溫度需達到著火點,故說法錯誤;
D、c處通入氧氣,水中的白磷燃燒,故說法正確。
故選Co
7.(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興趣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
(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有:
U.試管中白磷燃燒;
一水中白磷未燃燒;
口.試管中紅磷未燃燒;
U.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
□由現象口、匚可推知的結論是
□由現象匚、匚可推知的結論是o
U從現象□分析: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o
(2)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
圖2所示。
氧氣的體積分數/%
口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o
U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你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0
【答案】(1)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裝
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2)4P+5O2—2P2O5
燃燒不僅需要與氧氣接觸,還需要氧氣足量
【詳解】(1)口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著火點,燃燒,水中白磷溫度達到了著火點,但是隔絕
氧氣,不燃燒,故由現象口、U可推知的結論是: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著火點,燃燒,試管中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燃
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氣球a變大,是因為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點燃
(2)口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說明燃燒不僅需要與氧氣接觸,還需要氧
氣足量。
8.(2023?遼寧大連?中考真題)火的使用是化學認識的開端,人類在長期的觀察、實踐和探索中認識了火。
(1)《莊子?外物篇》載:“木與木相摩則燃”,其原理是。成語“火上澆油”是指在燃燒的木材上澆少量的
油,火焰瞬間變大,木材燃燒更劇烈,解釋原因____o
(2)圖1是探究密閉裝置中蠟燭(主要含碳、氫元素)熄滅影響因素的一組對比實驗(所用蠟燭及裝置均相
同),乙瓶中氧氣與二氧化碳體積比為1:4。圖2是利用氧氣傳感器測定的實驗過程中甲瓶內氧氣體積分數
的變化曲線。實驗中觀察到甲、乙兩瓶中現象相同:蠟燭均先正常燃燒,而后同時慢慢熄滅。圖1對比實
驗設計的目的是;除氧氣體積分數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再寫出一條導致蠟燭熄滅的可能因素及
理由:。根據上述實驗及信息,推測乙瓶中蠟燭熄滅后,氧氣與二氧化碳最終的體積比約為(填
字母序號)。
A.-B.一C.一
567
【答案】(1)摩擦產生熱量,使溫度達到了木材的著火點油吸熱汽化,與氧氣接觸面積變大,燃
燒更劇烈,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更多未燃燒木材的溫度達到了著火點,發生了燃燒
(2)探究甲中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是蠟燭熄滅的影響因素水蒸氣是蠟燭熄滅的影響因素,
因為蠟燭中含氫元素,燃燒有水生成A
【詳解】(1)《莊子?外物篇》載:“木與木相摩則燃”,其原理為:摩擦產生熱量,使溫度達到了木材的著火
點,所以木材燃燒;成語“火上澆油”是指在燃燒的木材上澆少量的油,火焰瞬間變大,木材燃燒更劇烈,是
因為油吸熱汽化,與氧氣接觸面積變大,燃燒更劇烈,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更多未燃燒木材的溫度達到
了著火點,發生了燃燒;
(2)圖1對比實驗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甲中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是蠟燭熄滅的影響因素;除氧
氣體積分數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水蒸氣是蠟燭熄滅的影響因素,因為蠟燭中含氫元素,燃燒有水生
成;乙瓶中氧氣與二氧化碳體積比為1:4,因為蠟燭主要含碳、氫元素,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
氧化碳,C+02-C02,所以乙瓶中蠟燭熄滅后,氧氣與二氧化碳最終的體積比約為1:5,故選:A。
9.(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控制條件可以調控化學反應。“啟航”小組以“調控
化學反應”為主題展開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生火有道】
(1)觀察生活:小組同學觀察到天然氣、木炭能燃燒,而水和石頭不能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實驗探究:為繼續探究燃燒的條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圖1所示實驗。
已知:白磷著火點40匚,紅磷著火點240口。磷燃燒時產生污染空氣的五氧化二磷白煙。
氧氣傳感器
紅磷
白磷尸足
量
銅片白-熱水
磷
門已衛一白磷(80℃)
圖1圖3
【現象與結論】
(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o
U小紅根據現象,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評價與反思】
(3)□實驗中小組同學認為圖1裝置存在不足,于是設計了圖2所示裝置。圖2裝置的優點為。
U小明對小紅的結論提出質疑,設計了圖3所示裝置,對燃燒過程中的氧氣含量進行測定,得到圖4所示圖
像。結合圖像分析,“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應準確地表述為O
【調控有術】
化學反應速率與多種因素有關,為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組同學分別取足量且等質量的過
氧化氫溶液完成了下列實驗。
實驗序號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二氧化錦粉末的質量/g溫度/口10秒共收集到氧氣的體積/mL
□3%010幾乎無
□5%020幾乎無
□5%0.52014
□10%0.52080
(4)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序號是;對比實驗口和實驗口,可得出的結
論是;上述實驗無法探究出因素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寫一條即可)。
【應用有方】
(5)通過探究,小組同學認識到,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控制條件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
U用天然氣做飯,發現爐火火焰呈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這時需要(填“調大”或“調小”)灶具的
進風口。
□炒菜時如果油鍋著火,可采取的滅火措施是(寫一條即可)。
【答案】(1)可燃物
(2)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3)環保可燃物與足夠濃度的氧氣接觸
(4)□□相同條件下,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催化劑的種類
(5)調大用鍋蓋蓋滅
【詳解】(1)小組同學觀察到天然氣、木炭能燃燒,而水和石頭不能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
天然氣、木材具有可燃性,而水和石頭不具有可燃性。
(2)□白磷和紅磷都屬于可燃物,且都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
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銅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屬于同一種物質,且著火點相同,小紅根據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
磷不燃燒現象,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3)□實驗中小組同學認為圖1裝置存在不足,白磷燃燒有大量白煙生成,污染環境,圖2所示裝置是在
密閉環境中進行實驗,不會污染環境,裝置的優點為環保。
□由圖3和圖4可知:白磷燃燒消耗試管中的氧氣,氧氣的含量逐漸減少,當氧氣濃度小于10%時,白磷不
在燃燒,結合圖像分析,“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應準確地表述為可燃物與足夠濃度的氧氣接觸。
(4)探究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變量是有無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反應時的溫度必
須相同,應選擇的實驗序號是口口;比實驗□和實驗口,催化劑粉末質量相同,反應時溫度相同,只有過氧
化氫溶液的濃度不同,濃度越大,相同時間內收集氧氣的體積越大,可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過氧化
氫溶液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上述實驗無法探究出催化劑的種類因素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5)口用天然氣做飯,發現爐火火焰呈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說明氧氣不充足,燃燒不充分,這時需
要調大灶具進風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企業在簽訂合同時的重點注意事項與常見風險防范策略
- 供銷衣服合同范例
- 不孕不育合同范例
- 臨時水電合同范例
- 萬和世家合同范例
- 個人建筑材料采購合同范例
- 買賣抵押車合同范例
- 臨時合同范例交定金
- 企業合同范例范例
- 書驗收合同范例
- 2025年含氟聚合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煙花爆竹倉庫租用合同
- 污水處理廠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方案
- 《倉儲安全管理教程》課件
- 百白破知識培訓課件
- 《醫院護理安全管理》課件
- 2024年中考模擬試卷生物(廣東深圳卷)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FDM的3D打印機設計
- 電機及拖動系統 課件 第4章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
- 《湯姆索亞歷險記》試題(附答案)
- 2023年二級造價工程師之土建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實務真題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