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上的大氣
01考點預覽
考點01大氣垂直分層、大氣受熱過程(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2熱力環流和風(建議用時:15分鐘)
考點03天氣系統和等壓線圖的判斷(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4大氣環流與氣候(建議用時:20分鐘)
02考點訓練
考點01大氣垂直分層、大氣受熱過程
(-)(2024?上海市進才中學??迹┪覈呀浗ǔ傻闹袊臻g站(天宮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
千米、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180噸,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目
前,航天員已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航天服進行了多次艙外作業。完成「3題。
1.對中國空間站所處的大氣層,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B.氣流平穩有利于高空飛行
C.臭氧吸收紫外線保護生命D.大氣密度極小且高度電離
2.不屬于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功能的是()
A.遮風擋雨B.防強輻射C.調節溫度D.提供氧氣
3.航天員在軌生活工作期間可能()
A.開展高真空、弱輻射、超高溫等特殊條件下的實驗
B.使用健身車、拉力器等進行力量訓練,緩解失重效應
C.在空間站外安裝避雷裝置,避免惡劣的雷暴天氣
D.遭遇超強太陽風產生的高溫,干擾太空實驗的進行
【答案】1.D2.A3.B
【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及材料信息”軌道高度為400~450千米、”可知,中國空間站處于熱層,其氣溫隨高度
的增加而升高,因為大氣密度較小、溫度高,容易被電離A錯誤、D正確。氣流平穩利于高空飛行,是平流
層,B錯誤;吸收紫外線保護生命的主要是平流層中的臭氧層,熱層是離子態氣體吸收紫外線,C錯誤。
2.云雨大風等天氣現象主要發生在對流層,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不需要具有擋風遮雨的功能,A
錯誤;高層大氣大氣稀薄,輻射量較大,氧氣含量較低,空間站所處軌道高度氣溫較低,所以新一代“飛天”
艙外航天服具有防強輻射、調節溫度、提供氧氣的功能,BCD正確。
3.由所學知識可知,航天員在軌生活工作期間,可以開展高真空、強輻射、超低溫等特殊條件下的實
驗,A錯誤。為緩解失重效應,航天員會使用健身車、拉力器等進行力量訓練,避免肌肉萎縮和骨量流失,
B正確。雷暴現象發生在對流層,C錯誤。太陽風會屬于高能帶電粒子流,會干擾電離層,但不會帶來高溫,
影響實驗進行,D錯誤。
(二)每次雷暴天氣,都會造成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大量航班延誤或取消,據此完成4-6題。
3.關于低層大氣中水汽說法正確的是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陸地上空②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圍郊區
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④存在固、液、氣三態的轉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材料中涉及的雷暴天氣現象所在大氣層的厚度,在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
A.上海B.江蘇C.廣東D.北京
6.大型飛機正常航行時所處的大氣層()
A.存在能反射無線電波的電離層B.存在對生物具有保護意義的臭氧層
C.主要組成成分是氮氣、氧氣和水汽D.大氣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答案】4.C5.C6.B
【解析】
4.結合水循環知識,大氣中的水汽主要來自水面(海洋、地表水)的蒸發和植物蒸騰,且故海洋水汽
較陸地上空含量高,①錯誤;城市中心、裸地的植被覆蓋率低于郊區和森林,②錯誤、③正確。隨著氣溫變
化,水存在固、液、氣三態的轉化,④正確。綜上所述,C正確。
5.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現象主要發生在對流層,對流層的厚度自低緯度向高緯度,隨著氣溫下降而下降。
四地中,廣東省緯度最低,氣溫最高,大氣對流最旺盛,對流層厚度也最大,C正確。
6.大型飛機正常航行時位于平流層,平流層內具有能夠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過
多紫外線的傷害,對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義,B正確;電離層主要位于中間層上方及熱層,A錯;主
大氣組成成分是氮氣、氧氣和水汽是對流層,,C錯誤;平流層因有臭氧吸收紫外線,氣溫隨高度增加不斷上
升,D錯誤。
(三)(2022?浙江6月選考)下圖為北半球某地某季節平均緯向風速隨高度分布圖,甲、乙、丙為該
地三個不同高程面。完成7-8題。
201001020緯向風速/(nvsT)
201001020緯向風速/(msT)
7.能正確反映上圖平均緯向風速隨高度分布的地點位于()
圖例為g-TO、等風速線/(nrs9正負值分別代表緯向不同方向
A.春季的低緯度B.夏季的中緯度
A.①B.②
C.③D.@
【答案】7.B8.C
【解析】
7.圖示自近地面到高空,緯向風速先變大,到對流層頂后達到最大,然后風速再變小,之后隨高度增
加,風向轉變,風速再變大。由圖可知,春季的低緯度(0°—30°),風速為0處與題圖不符,且20km以
下隨海拔增加,風速先變大再變小,與題圖不符,A錯誤;夏季的中緯度(30。-60°),隨海拔升高,風速
先變大,再變小到0,然后風速變為負值,說明風向發生了改變,之后風速又變大,與題圖相符,B正確;
秋季的中緯度和冬季的高緯度,隨海拔升高,風速的數值一直為正值,風向沒有發生變化,與題圖不符,C、
D錯誤。
8.圖示由丙到乙到甲,緯向風速在增加,緯向風是沿緯線方向的風,即東西向的風,①圖中丙為北風,
②圖中丙為偏南風,④圖中丙為南風,均沒有明顯的緯向風速,A、B、D錯誤;③圖中三地風向差異小,乙、
丙為西南風,甲為西風,最接近題圖的情況,C正確。
(四)(2024?廣東高考真題)有效輻射為下墊面向上長波輻射與大氣逆輻射的差值。下圖1表示2003?
2012年云南省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林冠層向上長波輻射(Lt)及其上大氣逆輻射(LI)及其月平均變化,
圖2是熱帶季雨林氣候資料統計圖。據此完成9-10題。
圖1圖2
9.與7?9月相比,2?4月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林冠層之上的大氣逆輻射值較低,主要是因為2?4月
期間()
A.降水較多B.云霧較少
C.地表植被覆蓋度較低D.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
10.根據有效輻射變化可知,一年中該地熱帶季雨林的林冠層()
A.表面的溫度保持恒定B.熱量主要來自大氣層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層大氣的冷源D.夏季對大氣加熱效果小于冬季
【答案】9.B10.D
【解析】
9.結合已學知識“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圖2顯示7?9月降水量遠大于2?4月,2?4月由于
降水較少,云霧日數少,天氣以晴朗為主,故此林冠之上的大氣逆輻射較弱,B正確,A錯誤;熱帶季雨林
的植被覆蓋度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C錯;2?4月相比于7?9月西雙版納更遠離太陽直射點,對應的正午
太陽高度角較小,D錯誤。故選B。
10.結合已學知識“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地面輻射、根本來自太陽輻射”,故受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影響,
當地熱帶季雨林林冠層表面溫度也會出現季節變化,夏季高于冬季,故A錯;林冠向上的長波輻射全年均
高于大氣逆輻射,因此林冠層有效輻射在全年均是正值,這表明熱帶季節雨林林冠始終是該地大氣的一個
熱源,(且林冠層也是地面事物、大氣的下墊面,為大氣熱源),故B、C錯誤;據圖示信息可知林冠層的長
波輻射與大氣逆輻射差值在夏季較冬季小,說明林冠層有效輻射夏季小于冬季,林冠層對大氣的加熱效果
夏季小于冬季,D正確。
(五)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兩部分:一是太陽以平行光線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稱為太陽直
接輻射;二是經過大氣中的小水滴、塵埃等質點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稱為散射輻射。兩者之和
稱為總輻射。下面圖1為北京直接輻射的年變化,圖2為重慶散射輻射的日變化。讀圖完成11-12題。
11.北京市5月直接輻射大于7月,主要是因為(
A.5月太陽高度大于7月B.5月氣溫日變化大于7月
C.5月白晝長于7月D.5月大氣的散射量小于7月
12.圖2可以反映出()
A.太陽高度越小,散射輻射越弱
B.陰天時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大
C.大氣散射作用的強弱完全取決于質點的多少
D.太陽總輻射量陰天大于晴天
【答案】11.D12.A
【解析】
11.北京市雨季集中在7、8月份,5月降水少,大氣中水汽少,被散射的太陽輻射量少,所以5月到達
地面的直接輻射大于7月,D正確。
12.圖2可以反映出無論陰天、晴天,太陽高度越小,散射輻射越弱,A正確。陰天不影響太陽高度的
日變化,B錯。大氣散射作用的強弱與質點的多少、大小和太陽高度有關,C錯。圖2不能反映出太陽總輻
射量,因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總量還包括太陽直接輻射量,D錯。
(六)(2024?河北衡水?模擬預測)大氣邊界層位于對流層中下部,是地球表面與大氣之間水熱、能
量交換的重要空間。地面受熱之后,通過熱量傳導、促進對流等形式加厚大氣邊界層。在河西走廊某氣象
站的觀測表明,該地大氣邊界層在5月達到最厚;大氣邊界層增厚導致浮塵容納的空間增大,沙塵多發,
而浮塵的增加又會導致大氣邊界層厚度減小,從而實現自我調節。完成13-15題。
13.與6?7月相比,該地5月大氣邊界層更厚,主要因為()
A.太陽高度較小B.平均氣溫更高
C.土壤較為干燥D.平均風速較小
14.浮塵的增多導致大氣邊界層厚度減小,主要因為()
A.太陽輻射削弱B.地面輻射增強
C.大氣輻射增強D.地表反射減弱
15.推測世界上大氣邊界層最厚的區域為()
A.西歐平原B.格陵蘭冰蓋
C.塔里木盆地D.撒哈拉沙漠
【答案】13.C14.A15.D
【解析】
13.5月氣溫回升快,降水少,蒸發旺盛,土壤干燥,地面升溫更快,更易加厚大氣邊界層,C正確;
太陽高度較小,溫度低,由材料可知,氣溫低,對流弱,大氣層邊界薄,A錯誤;大陸7月平均溫度更高,
B錯誤;河西走廊夏季平均風速小,D錯誤。故選C。
14.浮塵通過反射、散射、吸收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抑制地面增溫,抑制了大氣的對流運動,
抑制大氣邊界層的加厚,A正確;地面輻射增強,氣溫升高,對流旺盛,大氣邊界層厚度增厚,B錯誤;浮
塵通過反射、散射、吸收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導致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降低,大氣輻射也減弱,C錯
誤;地表反射減弱,地表吸收的增強,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增強,大氣的對流強,大氣層邊界變厚,D錯誤。
故選A。
15.撒哈拉沙漠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地面干燥,比熱容小,升溫快,對流旺盛,大氣邊界層最厚,D
正確;西歐平原、格陵蘭冰蓋、塔里木盆地都沒有撒哈拉沙漠氣溫高,對流運動較撒哈拉沙漠弱,大氣層
邊界沒有撒哈拉沙漠厚,ABC錯誤。故選D。
(七)(2022?懷化二模)下沉式日光溫室是在日光溫室內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利用地溫的穩定性,
使其保溫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溫室提高,但下沉深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地溫的增加。溫室三面筑墻,土
墻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熱量并及時儲存,夜間緩慢將熱量釋放到溫室內,減小溫室內的晝夜溫差,較好地為
蔬菜生長提供自然熱量。圖1為寧夏四個地區所在位置示意圖,圖2為下沉式日光溫室示意圖。據此完成
16T7題。
圖1寧夏四個地區位置示意圖圖2下沉式日光溫室示意圖
16.關于下沉式日光溫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寧夏地區的日光溫室主要在夏季使用
B.采光面最好朝向南偏東
C.土墻多修建在南面,利于獲取更多的光照蓄熱
D.正午時分,溫室內南側近地面氣溫可能最低
17.寧夏四個地區中,下沉深度相同的日光溫室土墻保溫蓄熱效果最好的是()
A.紅寺堡B.吳忠
C.中衛D.賀蘭
【答案】16.D17.D
16.正午時分,太陽光多從南方射入,下沉溫室南側存在陰影區,且東、西、北三面土墻放熱增加附近
區域的氣溫,故南側氣溫偏低,D正確。
17.下沉式日光溫室中的土質墻體具有蓄熱保溫的效果,從紅寺堡到賀蘭緯度逐漸增加,四個地區正午
太陽高度角逐漸減小,而正午太陽光線與直立的土墻形成的夾角卻越大,因此緯度高的賀蘭地區,土墻獲
得的太陽輻射更多,夜晚墻體向室內放熱,維持室內溫度,保溫效果最好,D正確。
(A)(2024?遼寧?三模)20世紀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員在河西走廊的綠洲與幾千米外的戈壁
灘的上空進行了連續36小時的溫度監測。下表為1984年7月2日10時至7月3日22時戈璧與綠洲同一
高度的溫差統計表。完成下面18-20題。
距地表高度(米)124816
氣溫差(℃)2.51.91.81.41.2
18.據表可知,戈壁與綠洲的氣溫差異表現為()
A.隨高度上升,戈壁與綠洲溫差越大B.隨高度上升,戈壁與綠洲溫差越小
C.戈壁與綠洲溫差白天大于夜晚D.戈壁與綠洲溫差早晨大于黃昏
19.戈壁與綠洲氣溫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綠洲水分狀況好于戈壁②綠洲植物蒸騰作用強
③戈壁以晴朗天氣為主④戈壁風力大于綠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綠洲處于陰雨天氣時,戈壁與綠洲的溫差可能出現()
A.均值B.負值C.極大值D.極小值
【答案】18.B19.A20.B
【解析】
18.由表可知,海拔1?16米范圍內,海拔越高,戈壁與綠洲的溫差越小,A錯誤,B正確;因僅從表
中推不出時間差異來,無法判斷CD的正確與否。
19.氣溫差為正值,說明戈壁氣溫高,綠洲氣溫低。綠洲水分狀況好,空氣濕度較大,同樣太陽輻射
下,增溫較慢,①正確;綠洲植物茂盛,蒸騰作用強,熱量消耗多,氣溫難以上升,②正確;戈壁以晴朗
天氣為主,導致白天氣溫高,但夜晚氣溫低,③錯誤;戈壁風力較大,散失熱量多,不易增溫,④錯誤。A
正確。
20.當綠洲在陰雨天氣時,綠洲保溫作用增強,而戈壁為晴天,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弱,故有可能出現
綠洲的氣溫高于戈壁氣溫,從而使戈壁與綠洲的溫差出現負值,B正確。
考點02熱力環流和風
(一)讀下圖,回答1-4題。
1.若此圖為熱力環流圖,在圖中補畫出近地面等壓面,并將abed四處氣壓由高到低排序
【答案】a>b>c>d
【解析】圖示a處氣流下沉,為高壓,等壓面凸向高處,其高空d處則為低壓;b、c和a、d則相反。
再根據“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氣壓由高到低排序為abed,a處近地面等壓面高于b。
2.若此圖是城市風環流圖,(選填:a/b)為城區。若①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
到的作用是()
A.凈化、增溫B.凈化、增濕C.增溫、增濕D.減溫、減濕
【答案】bB
【解析】因市區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風。氣溫高,氣流上升,圖中b處符合題意。森林等綠地遮
陽庇蔭作用,調節氣溫;植物蒸騰,增加水汽;樹葉面有吸煙滯塵的作用,故近地面氣流由郊區流向市區
過程中,①處為綠地對該氣流有凈化空氣、降溫、增濕作用,故B正確。
3.若此圖為海濱地區海陸風示意圖,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陸地,則①為()
A.白天的海風B.夜間的海風C.白天的陸風D.夜間的陸風
【答案】D
【解析】“b表示海洋,a表示陸地”,近地面氣流由a流向b,故此刻出現的是陸風。陸地氣壓比海
洋高,是因為陸地氣溫比海洋低,這種狀況出現在降溫的夜間。故D正確。
4.若該環流是赤道與極地之間的單圈環流,—(選填:a/b)是赤道,且赤道降水(選填:多/
少)。
【答案】b多
【解析】赤道獲得的太陽輻射遠多于極地,因此赤道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符合圖中b的情況。氣
流上升過程中氣溫下降,水汽易凝結,形成降水,故赤道地區降水多。
(二)"行走在曲折盤旋的石板路上,但見長街窄巷幽深寧靜,房舍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清一色的粉
墻黛瓦馬頭墻….…廳堂多有一方天井,可通風采光,更寓意“四水歸堂”?!边@是一段對徽派村落的描述,
結合徽派建筑平面示意圖,完成5-6題。
5.白天天井及周圍的氣溫和氣壓分布,圖示正確的是()
6.白墻,不僅具備觀賞價值,還有很強的實用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折射地面輻射,彌補窄巷中的光線B.反射太陽輻射,夏季室內降溫
C.散射太陽輻射,彌補窄巷中的光線D.吸收地面輻射,夏季室內降溫
【答案】5.C6.B
【解析】
5.白天天井采光好,受到太陽照射,升溫快,氣壓低,近地面等壓面向下凸出為低壓,BD錯誤;等溫面
向下彎曲為低溫,向上彎曲為高溫,A錯誤;C正確;故選C。
6.白墻不透明,不能發生折射,A錯誤;白墻可以反射太陽輻射,使夏季室內太陽輻射少,達到降溫的
效果,B正確;白天窄巷中采光較好,不需要彌補窄巷光線,C錯誤;白墻吸收地面輻射會使墻體增溫,使夏
季室內溫度升高,D錯誤;故選B.
(三)(2024?浙江高考預測卷)香港島的建筑多臨山而建。研究表明,在無背景風干擾的情況下,建
筑外墻增溫降溫快,形成近垂直方向的墻體流,配合山谷風能實現較好的通風效果(下圖)。據此回答7-8
題。
□建筑
(a)白天木墻體流
,八、墻體流邊界
山谷風環流
(b)夜晚
7.白天,墻體流促進通風的機制在于()
①外墻附近比樓棟之間升溫②高樓層比低樓層外墻升溫快
③外墻附近比山坡升溫快④近山樓棟比遠山樓棟外墻升溫快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有利于利用山谷風和墻體流改善通風效果的措施是()
A.降低整體樓棟的高度B.樓棟之間緊湊布局
C.降低近山樓棟的高度D.樓棟表面覆蓋綠植
【答案】7.A8.C
【解析】
7.白天墻體受到太陽輻射而增溫,外墻附近比樓棟之間升溫快,墻體附近的氣流上升,形成空氣流動,
①正確。高樓層比低樓層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更多,外墻升溫更快,墻體附近的氣流上升,形成空氣流動,
②正確。山坡受熱狀況受坡向、坡度、高度、植被覆蓋率等因素影響,不一定比墻體升溫快,因此墻體附
近與山坡升溫快慢的對比不一定成立,③錯誤。近山樓棟與遠山樓棟的外墻接受太陽輻射的情況取決于太
陽高度角、樓棟方位等因素,不一定有近山樓棟比遠山樓棟外墻升溫快的情況,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8.利用山谷風和墻體流改善通風效果,關鍵在于合理利用自然氣流,避免建筑物阻擋或干擾氣流運動。
降低整體樓棟的高度可能會減少建筑對風的阻擋,但也可能降低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空間利用率,A錯誤。樓
棟之間緊湊布局會增加建筑間的相互遮擋,不利于氣流的流動和通風,B錯誤。降低近山樓棟的高度可以減
少它們對山體附近氣流運動的阻礙,使得山谷風更為順暢地通過,同時也有助于墻體流的形成和通風效果
的改善,C正確。樓棟表面覆蓋綠植雖然有助于改善環境質量和降低溫度,但對改善通風效果的影響較小,
不是主要措施,D錯誤。故選C。
(四)(2023?福建廈門高二期中)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又稱為除霾塔。位于西安市的除霾塔
(下圖),主體由空氣導流塔(高60米、直徑達10米)及玻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頂由鍍膜玻
璃組成,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鋪鵝卵石。據此回答9T1題。
9.符合“除霾塔”內外空氣運動特征的是()
D.10.
“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時段為()
A.晴朗無風的白天B.晴朗無風的夜晚
C.陰雨多風的白天D.陰雨多風的夜晚
11.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白天棚內溫度B.增加夜晚棚內溫度
C.降低棚內晝夜溫差D.降低棚內干燥程度
【答案】9.B10.B11.A
【解析】
9.由材料信息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熱棚吸收太陽輻射,地面鋪鵝卵石升溫快,使集熱棚內形成熱
中心,大氣受熱后膨脹上升,周邊地區氣溫相對集熱棚內低,,(含霾)氣流從周邊向集熱棚內運動,形成熱
力環流,經過過濾后沿導流塔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后降溫,起到除霾的作用。因此符合此原理的圖是B圖,
B正確。故選B。
10.晴朗無風的白天,空氣對流旺盛,除霾效率不高,A錯誤。陰雨多風的白天和夜晚,空氣中的霾大
多被沉降或擴散,空氣質量較好,該除霾裝置工作效率不高,CD錯誤。晴朗無風的夜晚鵝卵石地面降溫快,
集熱棚內與周邊地區的溫差更大,有利于周邊地區的氣流流向集熱棚內,此時除塔工作效率最高,B正確。
故選B.
11.鵝卵石可以在白天收集熱量并反射部分陽光,提高白天棚內溫度。A正確。夜間主動散熱,從而增
大棚內外溫差,加強空氣對流,達到凈化霧霾的作用,B、C錯;鋪設鵝卵石沒有吸收濕氣的作用,不能降低
空氣干燥度,D錯誤。故選A.
(五)在天氣晴朗時,珠穆朗瑪峰峰頂常飄浮著形似旗幟的乳白色煙云,被成為“珠峰旗云”。旗云
是由對流性積云形成,可根據其飄動的位置和高度,來推斷峰頂風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
上最高的風向標”之稱。讀珠峰旗云景觀圖,完成12T3題。
12.峰頂大氣對流運動的直接熱源是(單選:A.陽坡B.陰坡)的(單選:A.冰雪帶B.巖
石裸露帶),產生旗云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當地時間(單選:A.11?15時B.4?7時)。
【答案】ABA
【解析】結合已學知識”在風的作用下,物體傾斜方向與風向相反”,故圖示旗云,是在山地谷風氣
流作用下的結果。結合已學內容“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地面、根本來自太陽輻射”,峰頂對流運動的直接熱
源來自地面輻射。陰坡獲得太陽輻射少,冰雪帶對太陽輻射反射率高,地溫低,地面輻射弱;陽坡坡獲得
太陽輻射多,巖石裸露帶因比熱小,升溫快,地溫高,地面輻射強,成為峰頂大氣對流運動的直接熱源。
結合已學知識”一日之內14點時氣溫最高”、“氣溫越高,大氣對流運動越顯著”,故產生旗云的時間段
主要集中在當地氣溫高的11?15時。
13.依據旗云的飄動方向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旗云上揚利于登山B.旗云平飄利于登山
C.旗云上揚對流弱D.旗云平飄風力弱
【答案】A
【解析】為確保安全,人們一般選擇在晴天和風力小的天氣登峰。結合已學知識“在風的作用下,物
體傾斜方向與風向相反,且風力越大,物體傾斜越大”,旗云上揚,說明風力??;對流運動強烈,說明氣
溫高,這出現在晴朗的天氣,故A正確;旗云平飄,說明風力較大,不利于登山。
(六)(2022?高考全國乙卷)我國一海濱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陸風明顯。如圖示意當日該市不同高
度的風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14T6題。
高度/m
loooj「卜'「八「八八人
500-66F6///\
150-J
IIIIIIIIIIII
1357911131517192123時
14.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氮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飄,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
的時間可能為()
A.1時B.7時
C.13時D.19時
25.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東北方B.東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16.當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
【答案】14.C15.D16.B
【解析】
14.本題主要考查風向的判斷。氧氣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飄,然后逐漸轉向西南,說明該觀測場
近地面風向為偏南風,500?1000米高度盛行東北風。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風旗中畫有風羽的一端表示風的
來向,由圖可知,在1千米高度下,1時前后,氣球先往西北再往西南飄;7時前后,氣球一直往西南飄;
13時前后,氣球先往北再往西南飄;19時前后,氣球先往西北再往西飄。
15.本題主要考查海陸風。根據海陸風原理可知,近地面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讀圖可知,該海濱
城市白天近地面吹偏南風(海風),說明海洋位于陸地的偏南方,考慮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海洋應大致位
于陸地的東南方,由此可推知,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故D項正確。
16.本題主要考查風的形成過程。一般來說,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
日該市500?1000米高度以偏北風為主,風力以2級為主,風力微弱,說明該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
是北高南低,梯度小。故B項正確。
考點03天氣系統和等壓線圖的判斷
(-)(2023?廣東卷高考真題)露點溫度是指氣壓不變、水汽無增減情況下,未飽和空氣因冷卻而達
到飽和時的溫度。圖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氣象站記錄的一次較強降水過程相關信息。
1.此次降水過程呈現的天氣變化依次是()
A.風雨交加、凍雨夾雪、雪花紛飛B.疾風驟雨、雪花紛飛、凍雨夾雪
C.雪花紛飛、風雨交加、凍雨夾雪D.風和日麗、凍雨夾雪、和風細雨
2.此次天氣過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對流旺盛B.逆溫增強C.暖鋒經過D.冷鋒過境
【答案】l.A2.D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當氣溫高于露點溫度時,水汽不會凝結。讀圖2可知,18日14時―20時氣溫達到露
點溫度,空氣中的水汽飽和形成降水,且風速逐漸增大,應為風雨交加;同時在18日20時左右,離地2m
氣溫開始逐漸低于0℃,降水容易以固態的形式呈現且氣溫依舊達到露點溫度,在此階段經歷了大風、降雨、
降雪且持續降溫過程,因此天氣變化依次為風雨交加、凍雨夾雪、雪花紛飛,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此地位于我國吉林省,且在18日14時T9日20時經歷了降水、大風、降溫等一系列天氣現象,此
時為11月中旬,故最有可能是冷鋒過境,D正確,ABC錯誤。故選D,
(二)(2023?湖南卷?高考真題)大氣污染受濕度、大氣運動等因素影響。我國某地某月7日8:00至
10日20:00經歷了一次較強的大氣污染,PM2.5濃度變化大。此期間該地空氣垂直運動弱。下圖示意此期
間該地相關氣象要素的變化情況(箭頭表示對應時刻的近地面風向和風速,帕/秒是氣象部門計量空氣垂直
運動速度的單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日J8H1
^OO7口8O48日9日9日是10日10日
o.0
7/20:0020:008:0020:008:0020:00
/
/
等/
壓
.
父O
面-9
!?*.
(
百.
帕
)
950
975
000
3.7日20:00至9日20:00,該地()
A.不同高度空氣垂直運動方向相同B.空氣當中的水汽以向外輸出為主
C.垂直氣流強弱與濕度大小變化一致D.下沉氣流相對較強時近地面風速小
4.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該地的天氣系統是()
A.冷鋒、反氣旋B.冷鋒、氣旋
C.暖鋒、反氣旋D.暖鋒、氣旋
5.下列四個時刻,該地污染最嚴重的是()
A.7日20:00B.8020:00C.9日20:00D.10日20:00
【答案】3.B4.A5.A
【解析】
3.圖示不同高度空氣垂直運動方向不一定相同,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沉,A錯誤。讀圖可知,7
日20:00至9日20:00空氣的濕度呈下降趨勢,因此空氣當中的水汽以向外輸出為主,B正確。圖中顯示,
垂直氣流強弱與濕度大小關聯度不明顯,并不一致,C錯誤。讀圖可知,下沉氣流速度與近地面風速關聯度
不大,有些下沉氣流相對較強時近地面風速大,D錯誤。
4.圖示8日8:00至10日20:00,當地近地面風速先呈加大趨勢,后風速減小,近地面均以下沉氣流為
主,空氣濕度呈下降趨勢,先后符合冷鋒、反氣旋天氣系統控制的天氣特征,A符合題意。此時段的天氣特
征與暖鋒、氣旋特征差異較大排除BCD。
5.材料信息表明,當地經歷的大氣污染屬于顆粒物(PM2.5)污染,這種污染一般多出現在靜風環境下,
空氣濕度大時,容易形成較嚴重的霧霾天氣,大氣污染較嚴重,圖示四個選項時段中,7日20:00時,近地
面風速小、空氣濕度大因此此時污染最為嚴重,A符合題意。
(三)(2024?遼寧大連?二模)貴州省地處低緯高原,寒潮發生次數較少,但受準靜止鋒一側氣團的
前期作用,局部地區寒潮產生幾率增加。2023年12月15?16日,受寒潮影響,貴州省銅仁市氣溫驟降,
并產生凍雨(雨滴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下圖示意該次貴州省準靜止鋒位置。據此完成
下面6-7小題。
6.若只考慮鋒面系統影響,銅仁市本次寒潮來臨之前,準靜止鋒鋒線位置可能為(
A.IB.IIC.IIID.IV
7.凍雨發生時,該地對流層大氣)
A.近地面上升氣流顯著B.保溫作用增強
C.暖氣團在冷氣團下方D.逆溫現象顯著
【答案】6.A7.D
【解析】
6.若只考慮鋒面系統影響,寒潮來臨前,銅仁市應位于暖氣團一側。圖示鋒線位于I位置時,銅仁位
于暖氣團一側,A正確;鋒線位于II、IILIV位置時,銅仁均位于冷氣團一側,不符題意,B、C、D錯。
7.文字材料“雨滴遇到溫度低于0℃的物體迅速凍結成冰”是凍雨形成的機制,說明大氣固態水在下
降過程中,大氣氣溫垂直分布是上層暖、下層冷,發生了逆溫的情況,故C錯誤,D正確;大氣的保溫作用
強時,地面溫度高,不會讓雨滴下落的過程中遇冷凝結成冰晶,B錯誤;地面上升流顯著則地面氣溫高,與
凍雨形成條件不符,A錯誤。故選D。
(四)(2024?黑龍江省高三模擬)2023年某月3日-4日,贛北到贛南北部的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局
部有大暴雨,并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下圖示意4日8:00江西、湖北
湖南局部地區風向和風力。據此完成8-9題。
8.影響贛北到贛南北部地區天氣變化的天氣系統是()
A.氣旋B.反氣旋C.暖鋒D.冷鋒
9.形成此次雷暴天氣的物質基礎是()
A.偏南風帶來的濕潤氣流B.低壓中心強烈上升運動
C.水汽凝結時釋放的熱量D.偏北風經鄱陽湖后增濕
【答案】8.D9.A
【解析】
8.由圖示可以看出,湖北南部、贛北地區受偏北風影響,贛南大部分地區受偏南風影響,且偏北風風
力較大,同時出現強雷電和短時強降水,所以判斷為冷鋒天氣系統,D正確;氣旋控制降水時間會偏長,一
般不會出現短時強降水,A錯誤;反氣旋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B錯誤;暖鋒控制降水強度較小,
C錯誤。故選D。
9.結合所學知識,此次雷暴天氣形成的物質基礎是充足的水汽,動力條件是氣流強烈的上升運動。偏
南風從南部帶來豐沛的水汽,為雷暴天氣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暖濕氣流遇到強勁的西北風會迅速抬
升,是雷暴天氣形成的動力條件,A正確,低壓中心強烈上升運動、水汽凝結時釋放的熱量、偏北風經鄱陽
湖后增濕都無法提供物質基礎,BCD錯誤。故選A。
(五)“大氣河”是指中緯度地區大氣中長條狀強水汽輸送通道,通常與溫帶氣旋冷鋒前的低空急流
有關?!按髿夂印碧鞖鈦硪u時,會帶來暴雨、洪澇等災害。圖為某次“大氣河”天氣時海平面等壓線圖。
據圖回答10T3題。
10.在圖中相應位置用▲▲上畫出冷鋒。
11.圖中最有可能為“大氣河”經過的區域是()
A.甲B.乙C.丙D.T
12.圖示時刻,“大氣河”的水汽輸送方向為()
A.由東北向西南B.由西北向東南
C.由西南向東北D.由東南向西北
13.從海陸熱力性質角度,推測圖示地區最易發生“大氣河”天氣的月份是(
A.1月B.4月C.6月D.10月
【答案】
-60°
11.A12.C13.A
【解析】
10.圖中太平洋上出現低壓,低壓控制下形成氣旋。在圖示低壓的東部、西部均出現低壓槽,根據北半
球低壓槽兩側的風向及其性質,可以判斷西部槽線處出現冷鋒、東部槽線處出現暖鋒。冷鋒繪制,見答案。
11.根據題干信息““大氣河”常出現在冷鋒鋒前”,只有甲位于冷鋒鋒前,故A正確。
12.“大氣河”是指中緯度地區大氣中長條狀強水汽輸送通道,水汽輸送的方式主要通過大氣水平運動
風來完成。結合第(1)題大氣河經過甲地,根據等壓線分布狀況,圖示時刻甲地盛行西南風,因此水汽輸
送方向為西南向東北,C正確。
13.“大氣河”天氣發生在海洋上出現低壓(氣旋)的時候,即海洋氣溫高于同緯度陸地氣溫的時候,
最易發生,則是在海陸溫差最大的時候。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海洋降溫比陸地慢,故1月份
是北半球同緯度海洋氣溫高于陸地的差值達到最大,海洋上形成低氣壓(氣旋)強度也達到最大,最易發
生“大氣河”天氣,A正確。
(六)(2024?浙江1月真題)2023年某日,一場源自地中海的風暴席卷黑海北岸,給甲地帶來強降水。
下圖為該日某時刻的天氣形勢圖。完成14-15題。
14.該日甲地出現強降水,主要因為甲地()
A.大氣受熱上升強B.位于高壓脊附近
C.位于氣旋中心D.位于鋒線前方
15.未來兩日,甲地風向變化最大可能是()
A.東北―西南B.東北―西北C.西南―東南D.東南―西北
【答案】14.D15.A
【解析】
14.圖示甲處附近有低壓槽分布,該低壓槽位于氣旋偏東側,北半球氣旋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東側低
壓槽處氣流由南部緯度較低的暖氣團主動向北部緯度較高的暖氣團移動,容易形成暖鋒,甲位于暖鋒的鋒
前,因此出現降水,D正確;甲處并沒有位于氣旋中心,大氣也沒有受熱強烈上升,AC錯誤;甲處附近分
布低壓槽,而不是高壓脊,且高壓脊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B錯誤。故選D。
15.圖示甲地目前位于低壓中心偏北側,氣壓梯度力指向偏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北風(偏北
風);之后隨著風暴中心的移動,兩日后甲位于低壓中心的偏南側,氣壓梯度力指向偏北,受地轉偏向力影
響形成西南風。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七)(2024?浙江高考預測卷)下圖為我國某月19日08時(a)和20日05時(b)海平面氣壓分布
圖(單位:hPa)。讀圖完成16T7題。
100°120°140°_100°〔20?!?0°
7
W'1025-等壓線氣壓(hPa)。熱帶氣旋、1025~等壓線氣壓(hPa)。熱帶氣旋
16..對應圖示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帶氣旋移動路徑可以使用RS系統監測
B.在北印度洋航行的船只順風順水
C.長江中下游地區受伏旱天氣影響,炎熱干燥
D.貴陽“天無三日晴”
17.19日08時至20日05時,圖中()
A.山東半島風力增強B.低壓系統減弱,并向東北方向移動
C.日本北海道風力減弱D.三江平原風向由偏南風轉為偏北風
【答案】16.A17.B
【解析】
16.臺風天氣系統影響范圍大,且移動速度較快,可以用RS系統監測臺風移動路徑,A正確;圖中緯
度較高的日本群島附近的海洋上出現了熱帶氣旋,表明北半球熱帶海域熱帶氣旋和臺風比較活躍,應處于
夏秋季節,圖中蒙古-西伯利亞地區開始出現高壓中心,說明陸地氣溫降低,不會是夏季,因此推斷圖示氣
壓分布最可能出現在秋季,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由于方向未知,無法判斷是否順風順水,B錯誤;長江中下
游地區受伏旱天氣影響多在7、8月,C錯誤;貴州的“天無三日晴”主要是指貴州的冬季經常是陰雨天氣,
D錯誤。
17.圖示19日08時至20日05時,圖中低壓中心數值增加,說明低壓系統減弱,且由日本南部向其
東北部的日本中北部移動,B正確;如圖示山東半島等壓線變的稀疏,風力減輕,A錯誤;日本北海道位于
日本北部,如圖示這段時間內北海道等壓線變的密集,說明水平氣壓梯度力增強,C錯誤;三江平原在20
日05時以偏西風為主,D錯誤。
考點04大氣環流與氣候
(一)(2024?浙江高考預測卷)中國南極長城站位于南極半島附近的喬治王島上(圖左),據圖完成
第1題。
A.偏北風帶來暖濕氣流B.氣溫高冰雪消融
C.東南風利于水汽蒸發D.風力小霧難以擴散
【答案】A
【解析】南半球夏季,氣壓帶、風帶南移,長城站受西北風影響較大,從北方海面帶來暖濕氣流遇冷
凝結成霧,A正確;氣溫高冰雪消融不會影響霧的形成,B錯誤;當地受西北風的影響,且風力較大,CD錯。
故選Ao
【點睛】氣壓帶和風帶隨著季節南北移動,大約移動5。-10°緯度。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規律大致是
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動,北半球冬季向南移動。
(二)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任董事對公司大股東掏空行為的影響研究
- 工業設計創新:輕型貨車新型萬向傳動裝置研究
- 2025年數據科學與統計學習課程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9的組成》幼兒園大班教案
- 2025年理論物理基礎知識及應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網絡管理師考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5年內容創作與編輯能力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斑馬》中班美術教案
- 手工制茶考試題庫及答案
- 十個明確考試題目及答案
- 基層管理角色轉變
- 2024年農村私人田地永久轉讓協議書模板
- 2024年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職稱評審題庫-多選、判斷
- 急救車藥品管理制度
- 煤化工產業鏈詳解文檔課件
- 2024年職業技能:拍賣師專業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大學英語4綜合教程課件教學課件教學
- Module 1 語法Grammar 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與現在進行時八年級英語上冊模塊語法精講精練(外研版)
- 2024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單詞表(英譯漢)
-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與解析)
- GB/T 150.4-2024壓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檢驗和驗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