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課下實力提升(十八)羅斯福新政(滿分:50分時間:25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羅斯福在首次總統就職演說中表示,假如他提出的議案不能快速獲得通過,“屆時我將懇求國會實行應對危機的唯一手段——賜予我緊急狀態下快速發動斗爭的權力,這種權力等同于國家遭受入侵時國民授予我的權力”。該材料表明,羅斯福正在敦促國會()A.廢除“中立法案”B.發動斗爭轉嫁危機C.馬上對日本宣戰D.快速通過新政提案2.新政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加強工業安排指導,目的是()A.防止盲目競爭B.保證工人的權利C.緩和沖突D.擴大企業規模3.20世紀30年頭初,在美國南方有這樣的說法:受過訓練的騾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間穿行,就連它們也不會踐踏農田,用來諷刺羅斯福政府調整農業的政策。這說明()A.內戰后南北沖突沒有徹底消退B.政策導致農產品價格接著下跌C.農業調整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導思想4.如圖是20世紀30年頭美國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揚畫(圖中文字為:WorkPays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A.大規模干脆救濟B.確保企業的公允競爭C.減耕減產補貼農業D.興辦基礎公共工程5.1935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其中規定凡年滿65歲的退休人員,依據原工資水平每月可獲得肯定數額的養老金。與該規定屬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訂公允經營章程B.建立失業保險制度C.供應農副產品補貼D.規定最低工資水平6.下邊是1920~1940年的美國經濟數據圖。對該圖解讀符合實際的是()A.1921~1930年預算結余,反映經濟政策順應時代B.1930~1932年預算赤字,反映政府加強經濟干預C.1933~1935年預算比重增加,表明公共開支增多D.1936~1938年預算比重下降,表明經濟出現復蘇7.1939年6月,美國一次蓋洛普民意調查,請公眾指出羅斯福新政以來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現”,28%的人認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濟項目和工作改進組織,23%的人認為新政的“最差表現”也是救濟項目和工作改進組織。下列對新政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救濟項目和工作改進組織”指實施“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②新政在推行的過程中存在爭議③爭議源于不同階層自身的利益和認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內容,使美國徹底擺脫了危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1936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說:“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宏大而成功的斗爭,這不僅是一場反對匱乏、貧困與不景氣的斗爭,而且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斗爭。我們正為挽救一種宏大而寶貴的政府形式而戰;既是為我們自己,也是為全世界。”“斗爭”的成功事實上體現了()A.美國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B.美國取得了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C.美國具備了領導世界的實力D.美國國家干預經濟政策已經失靈二、非選擇題(共18分)9.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美國羅斯福新政對此曾作出了有益探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0年美國失業者eq\a\vs4\al(經濟蕭條中,饑餓的母親)eq\a\vs4\al(羅斯福與煤礦,工人在一起)材料二《全國工業復興法》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建立國家復興管理局。二是由國家舉辦各種公共工程,削減失業大軍。三是適當提高勞工地位,改善勞工待遇。勞工組織有與資方談判的權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參與何種工會作為雇傭條件,雇主必需遵守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限額,不得雇傭童工。——苗楓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過《緊急救濟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約支出30億美元用于失業救濟。1935年提出《社會保障法》,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養老金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高德步《世界經濟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羅斯福關注什么社會問題?(2分)(2)材料二中有關社會保障的內容有哪些?《全國工業復興法》旨在復興美國工業,但為什么涉及社會保障問題?(8分)(3)依據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新政”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建立的。(3分)(4)關于“新政”中的社會保障措施,有人認為主要是為克服危機而實行的臨時性措施,有人認為主要是為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而進行的長期性制度建設。請選擇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并簡要說明理由。(5分)課下實力提升(十八)1.選D羅斯福首次就職于1933年,當時的美國受到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羅斯福以“保證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贏得大選,就任美國總統,故D項符合題意。A、C兩項都發生在1941年。B項是對材料的錯誤理解。2.選A《全國工業復興法》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置于國家監督之下,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3.選D羅斯福新政加強對工業和農業的安排指導,與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因此國內有不同看法,出現材料中的諷刺言論,故D項正確。4.選D宣揚畫反映的是美國羅斯福新政時期“以工代賑”的內容,通過興辦一些工程,賜予人們工作的機會,刺激消費和生產。5.選B依據“退休人員”“獲得肯定數額的養老金”可知,這一法案屬于社會保障的內容,建立失業保險制度也屬于社會保障的內容,故B項正確。A、C、D三項屬于社會生產領域,非社會保障范疇,可解除。6.選D1921~1930年,美國盛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但經濟大危機爆發后,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須要,故A項錯誤。1930~1932年,羅斯福還未上臺,美國尚未起先實施新政,故B項錯誤。1933~1935年預算比重接連增加,說明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而不是表明公共開支增多,故C項錯誤。由于實施新政,美國漸漸渡過經濟大危機,故1936~1938年預算比重連續下降,這也表明經濟出現復蘇,D項正確。7.選A本題屬于組合型選擇題,可用解除法解答。新政使美國經濟漸漸走出低谷,社會生產力得到復原和發展。但它并不能使美國徹底擺脫危機,因為它不行能消退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④說法錯誤,解除含④的選項。①②③說法均正確。8.選A依據題干中的時間信息“1936年”及對材料的理解,“宏大而成功的斗爭”指的是羅斯福新政。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A項正確。反法西斯斗爭成功于1945年,B項錯誤;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此時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剛剛創立,作用非常明顯,D項錯誤。9.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信息歸納社會問題。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逐項歸納,其次小問聯系當時的社會形勢回答。第(3)問,聯系所學回答。第(4)問,首先明確觀點,然后搜集有力依據進行簡明分析即可。答案:(1)經濟危機發生后,工人失業,人民生活貧困。(2)內容:“以工代賑”;勞工組織有與資方談判的權利;工人可自由參與工會;規定最高工時;規定最低工資;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