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 案(附授課計劃樣例)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基礎 教師姓名 教師所在院部 適 用 專 業 授課進度計劃表任課教師: 授課班級:課程名稱機械設計與應用計劃課時52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智能焊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機電類專業使用教材/出版社/出版時間李敏主編,《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年3月第二版制訂時間年 月周次課時累計項目學習任務教學內容備注122項目1:機構的設計與選用任務1機械傳動系統工作分析機械傳動系統組成、工作分析、傳動系統動力參數分配124任務2連桿機構的設計與選用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226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228平面連桿機構類型、應用、工作特性3210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3212任務3凸輪機構的設計與選用凸輪機構的類型、應用及從動件運動規律4214凸輪機構的設計4216項目2:傳動零部件的設計與選用任務1帶傳動的設計與選用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工作情況分析5218V帶傳動的設計及張緊、安裝和維護5220任務2直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與選用齒輪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嚙合特性6222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6224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及齒輪切齒原理7226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7228任務3斜齒圓柱齒輪的設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8230計與選用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及其它齒輪傳動8232任務4輪系傳動比的計算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8234周轉輪系、混合輪系傳動比的計算9236項目3:任務1軸的設計與選用軸的功用、類型和材料10238軸的的工作情況分析和設計軸系零10240任務2滾動軸承的設計與滾動軸承的類型和代號部件的11242設計與選用滾動軸承的工作情況分析和設計選用選用11244任務3選用滑動軸承的設計與滑動軸承的類型、應用及設計選用12246項目4:任務1螺紋連接的設計與螺紋類型、參數,螺紋連接的類型、應用及預緊和防松12248選用螺紋連接的設計選用連接件13250任務2用鍵連接的設計與選鍵連接的類型、應用與選擇的設計與選用13252任務3用聯軸器的設計與選聯軸器的的類型、應用與選擇教 案(1)授課名稱機械傳動系統工作分析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機械傳動系統工作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平面機構的工作原理,本次課進一步學習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為后續平面機構的設計打下基礎。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動手測量機構尺寸,完成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加深對機構運動原理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機械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分配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完成壓力機總傳動比計算和傳動比分配。(2)能夠正確計算壓力機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4)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態度。重難點教學重點: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工作特性。教學難點: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分配。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機械傳動系統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壓力機組成?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機械傳動系統組成及工作過程,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機械傳動系統工作原理。(5)演示法:動畫演示“壓力機傳動系統”。(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壓力機、典型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壓力機實物、典型機構實物、壓力機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 教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課程通過壓力機傳動系統動畫演示和實例分析,完成傳動系統動力參數分配,并將課程思政元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機械傳動系統工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作分析》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臺《機械傳動系統工作分主學習新知。習的能力。械組成和傳動情況。平面機構類型舉例。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2.互動討論:說明機械傳動系統組成?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構類型。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復習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機械傳動系統的互動情況進行上對機械傳動系統問題的互動情況,(5′點評,總結平面機構類型及應用。鞏固對機械傳動系統原理的理解。傳動系統工作過程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強化課程導入(5′)課程導入:引入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機1.教師播放壓力機傳動系統運動動1.學生觀看壓力機傳動系械傳動系統工作分析”。用壓力機傳動畫。系統實物動畫和圖片沖擊學生視覺,引2.提出問題:“壓力機的工作原理、和傳動有初步的印象。發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如何分配傳動系統動力參數?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傳動系統組成”?啟發學生思維。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力機傳動系統是如何連接的?。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2.通過內燃機傳動系統運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1.學習內容:包括機械傳動系統的組成1.思政融入:教師介紹機械發展史,1.學生分組討論我國機械和工作原理、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國發展成就。發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參數分配。主義情懷。2.學生學會分析壓力機傳神和愛國主義情懷。2.突出重點:機械傳動系統講授與動畫動系統原理。演示和實例密切結合。3.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動力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3.思政元素融入:“精益求精、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家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引入機械發展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2.機械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利用動畫講解壓力機的工作原理。參數分配。勢和作用。3.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分配:教師講解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分配方法。小組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每組計算出動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任務力參數分配。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合理分工。實施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2.小組合作完成壓力機傳(40中提出的問題。動系統動力參數分配。成學習目標。′)3.填寫任務實施表。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進行自評、互評。成果展示。評價互評、教師評價。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力。(10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打分。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績,激勵學生。小組的綜合評價。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1.壓力機傳動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果。頭腦風暴討論機構運動簡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2.完成動力參數分配。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圖繪制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2)授課名稱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本次課在課前進行前導內容的自測,同時對后續內容進行摸底調查,分析學生多維學情。1.知識和技能基礎工作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平面機構的工作原理,本次課進一步學習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并為后續要求高、難度大的“機構自由度計算和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判斷”打好基礎。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動手測量機構尺寸,完成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加深對機構運動原理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通過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機構中運動副的概念和分類。(2)掌握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的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判斷運動副的類型。(2)能夠正確繪制平面機構運動簡圖。3.素質目標(1)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和機構簡圖分析能力。(2)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培養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態度和家國情懷。重難重難點、知識技能點1.教學重點:機構運動鏈分析;運動副類型判斷。2.教學難點:根據機構實例分析運動鏈;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3.知識點、技能點(1)知識點:運動副的類型、運動副和構件的表示方法。(2)技能點:運動副類型判斷、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機構類型和應用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內燃機傳動系統組成?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運動副類型和表示方法分析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方法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運動副的概念和運動副表達方法。(5演示法動畫演內燃機傳動系統顎式破碎機機牛頭刨床主運動機構把運動副和機構運動情況清晰的展現出來。(6)總結法:課程最后給出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機構實體模型、直尺、游標卡尺、繪圖工具。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3的資源。3.典型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1.授課實效(1)學習效果將崗位任務融入到學習任務,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協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完成機構運動分析和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提升了機構運動分析能力,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2)教學效果燃機傳動系統、顎式破碎機機構、牛頭刨床主運動機構動畫演示,機構運動直觀易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評價與反思政元素,潤物細無聲。(3)思政效果結合本次課教學內容引入我國機構學專家黃真教授的事跡,以黃真教授對機構學做出的杰出貢獻感召學生,學生從老一輩機構學專家的身上體會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和愛國主義情懷”,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同時,學生在完成機構運動簡圖繪制過程中,積極探究、勇于探索,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存在不足本次課在機械原理與設計實訓室內進行,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部分學生完成的機構運動簡圖質量不是太高,機構運動分析和繪圖能力有待提升。3.改進設想結合第二課堂活動,增強學生在企業環境下的感知,加強學生實踐訓練。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平面機構運動簡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圖繪制》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臺《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主學習新知。習的能力。構運動簡圖繪制方法。平面機構類型舉例。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2.互動討論:舉例說明你所見過的平面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構類型。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機構有哪些?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強化復習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引導學生進入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平面機構類型問題的互動情況上對平面機構類型問題的互動情況,(5′進行點評,總結平面機構類型及應用。鞏固對平面機構類型及應用的理解。機構類型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課程導入(5′)課程導入:引入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平1.教師播放壓力機傳動系統、內燃機1.學生觀看內燃機傳動系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用內燃機傳動傳動系統等運動動畫。系統實物動畫和圖片沖擊學生視覺,引2.提出問題:“工程中用包含運動副和運動副產生直觀的印象。容,啟發學生思維。發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如何來繪制出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的平面機構運動簡圖來分析機構運動情況,那么如何來繪制出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呢”?啟發學生思維。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連接的?如何繪制出機構運動簡圖。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學生了解本次課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和學習內容。新知1.教學內容:包括“運動副及類型”、1.思政融入:教師首先播放機構學專1.學生觀看黃真教授對機1.融入思政元探索家黃真教授對機構學貢獻的介紹視(25“運動副及類型”為“平面機構運動簡頻,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老一輩科學家身上的可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和愛國′)圖的繪制”打基礎,“平面機構運動簡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和愛主義情懷。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討論黃真教授科學家黃真教授學習什么2.思政元素融入:“精益求精、勤于思的優秀品質和愛國情懷。可貴精神和品德。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考、嚴謹治學、家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并貫穿課程始終。型分析。引入機構學專家黃真教授對機構學貢獻3.分組討論平面機構運動事跡,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和簡圖的分析和繪制方法。副和機構運動情況變得直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在分析機構運動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運動副的概念和觀易懂。簡圖繪制時,思維縝密,邏輯清晰,無分類,播放顎式破碎機、牛頭刨床主利用動畫分析運動副的概念和分類。運動簡圖繪制”教學難點。4.教學方法恰當,啟發式、到好的教學效果。3.教師引導分析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步驟。4.實例分析:教師引導分析繪制內燃機的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方法。小組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每組繪制完成1.教師發布教學任務,闡明繪制平面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各自分配的平面機構運動簡圖。機構運動簡圖任務的要求和標準。并合理分工。2.發放直尺、游標卡尺工具。2.確定任務實施路線。3.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3.小組合作完成機構的測成學習目標。任務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量和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施中提出的問題。4.填寫任務實施表。(40′)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評價(10′)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機構運動簡圖繪1.組織學生進行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成1.每組進行機構運動簡圖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制成果。果展示,安排各組進行自評、互評。繪制成果展示。2.結合機構運動簡圖繪制成果、進行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表彰優秀組,激勵其他組。見和建議。小組的綜合評價和力。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學生。改進意見。4.優秀組獲得獎勵。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1.運動副的概念和類型。果。2.頭腦風暴討論機構運動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2.繪制平面機構運動簡圖。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簡圖繪制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3.識讀平面機構運動簡圖,并為后續平3.布置課后作業。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面機構的設計打好基礎。效果。)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求。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機構自由度計算和平面四桿機構的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試題和互動。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內容及要求。3.完成課后作業。自測題。教 案(3)授課名稱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繪制,學生已經能夠分析平面機構運動情況,本次課進一步機構自由度,為后續平面機構的設計打下基礎。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完成自由度計算,判斷機構是否具有確定運動。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方法。(2)掌握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判斷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計算平面機構的自由度。(2)能夠判斷平面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2)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機構創新設計思維。重難點教學重點: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判斷平面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教學難點: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教學方法、手段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平面機構自由度計算的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3)講授法:教師講解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方法。(4)演示法:動畫演示“典型機構”。與學法(5)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2的資源。3.典型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 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于思考,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課程中,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平面機構的自由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1.《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和機構具有確定度和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微課運動的條件》微課學習。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習的能力。平面機構類型舉例。度和傳動情況。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2.互動討論:什么是機構自由度?調整教學策略。構類型。略。課中強化復習1.復習鞏固:運動副有哪些類型。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互動情況上對機械傳動系統問題的互動情況,(5′進行點評,總結平面機構運動情況。鞏固對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理解。機構運動簡圖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課程導入(5′)課程導入:引入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教師進行典型機構運動視頻引入和講解,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沖擊學生視覺。1.教師播放縫紉機踏板機構、鄂式破碎機主體運動機構動畫。2.提出問題:“如何計算典型機構的自由度,并通過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來判斷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運動”?啟發學生思維。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1.學生觀看縫紉機踏板機步的印象。力機傳動系統是如何連接的?。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式破碎機主體運動機構動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熱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1.學習內容:包括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1.學生觀察縫紉機踏板機算、平面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激發學生對機構運動的學習興趣,學發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2.突出重點: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講授與動畫演示和實例密切結合。3.思政元素融入:“精益求精、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家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引入典型機構運動,培養學生愛國習機構設計者的聰明智慧和專研精神。2.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F=3n-2PL-PH。3.平面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自篩機構運動情況。2.學會計算機構的自由度。3.用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驗證以上機構運動確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勢和作用。主義情懷。由度F等于定情況。機構的原動件數目。小組任務實施(40′)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每組計算出機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構的自由度。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并合理分工。2.小組合作完成機構的自否確定。3.填寫任務實施表。成學習目標。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進行自評、互評。成果展示。評價互評、教師評價。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力。(10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打分。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績,激勵學生。小組的綜合評價。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1.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方法。果。頭腦風暴討論機構運動簡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2.判斷機構運動是否確定。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圖繪制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瀏覽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資源:PPT、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4)授課授課名稱平面連桿機構類型、應用及工作特性分析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機構自由度計算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機構自由度計算方法本次課進一步學習平面連桿機構工作特性,為后續平面機構的設計打下基礎。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連桿機構實物,加深對機構工作特性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應用。(2)掌握平面連桿機構的工作特性。2.能力目標(1)能夠判斷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2)能夠分析平面連桿機構的工作特性。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創新設計思維。(2)培養學生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3)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重難點教學重點: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特點。教學難點:平面連桿機構的急回特性。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平面連桿機構工作特性,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平面連桿機構工作特性。(5)演示法:動畫演示“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壓力機實物、典型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引入典型機構設計成就,激發學生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通過各類連桿機構的動畫演示,分析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進而了解急回特性傳力特性死點位置等工作特性培養學生機構創新思維將思政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融入到課程中,激發學生機構設計的創新意識和專研精神。“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融入到課程中,激發學生機構設計的創新意識和專研精神。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平面連桿機構的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1.《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微課類型和應用》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學習。生自主學習新知。習的能力。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平面機構類型舉例。用情況。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2.互動討論:舉例說明平面連桿機構的調整教學策略。構類型。略。類型和應用?課中強化復習1.復習鞏固:平面機構自由度計算。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平面機構類型的互動情況進行上對平面機構類型問題的互動情況,(5′點評,總結平面機構類型及應用。鞏固對平面機構類型的理解。傳動系統工作過程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課程課程導入:引入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平面連桿機構類型、應用及工作特性分1.教師播放典型機構運動動畫。2.提出問題:平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1.學生觀看典型機構運動導入析”。用壓力機傳動系統實物動畫和圖型?應用在哪些場合?啟發學生思步的印象。(5′片沖擊學生視覺,引發學習興趣。提出維。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問題:平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型?應用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型和2.通過典型機構運動動畫在哪些場合?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用途。思維。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1.學習內容:包括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鉸鏈四桿機構基本類型的判別、含有移動副的平面四桿機構、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2.突出重點:平面四桿機構類型和工作特性講授與動畫演示和實例密切結合。3.思政元素融入:“精益求精、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家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引入典型機構運動,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1.思政融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平面機構工作特性。激發學生機構設計的創新意識和專研精神。2.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利用動畫講解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3.鉸鏈四桿機構基本類型的判別:教師講解鉸鏈四桿機構基本類型的判別方法。4.含有移動副的平面四桿機構:教師引導含有移動副的平面四桿機構類型分析。5.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教師引導分析急回特性、受力特性、死點位置。1.學生觀察縫紉機踏板機機構的類型和應用。2.學生說明平面四桿機構角、死點位置。3.學生分組討論機構工作特性。發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勢和作用。小組任務實施(40′)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說明平面四桿機構的急回特性、壓力角和傳動角、死點位置。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并合理分工。2.小組合作分析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及工作計機構打下了基礎。3.填寫任務實施表。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成學習目標。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評價(10′)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進行自評、互評。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展示。打分。小組的綜合評價。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力。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學生。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本學習任務以典型機構為載體,分析了果。頭腦風暴討論機構運動簡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及工作特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圖繪制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性,同時也為今后創新設計機構打下了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基礎。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5)授課名稱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本次課進一步學習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方法。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連桿機構實物,加深對機構工作特性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根據連桿的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的方法。(2)掌握根據急回特性設計平面四桿機構的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用圖解法設計曲柄搖桿機構。(2)能夠用圖解法設計曲柄滑塊機構。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2)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系統設計思想。重難點教學重點: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教學難點:根據急回特性設計平面連桿機構。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方法,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方法。(5)演示法:動畫演示“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壓力機實物、典型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引入典型機構設計成就,激發學生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通過各類連桿機構的動畫演示,分析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進而了解急回特性、傳力特性、死點位置等工作特性,培養學生機構創新思維。引入機構學專家黃真教授的成就,引導學生學習發揚我國老一輩機械設計專家的責任擔當、工匠精神和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學習發揚我國老一輩機械設計專家的責任擔當、工匠精神和愛國情懷。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曲柄搖桿機構的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1.《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微課學習。設計》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臺《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學習新知。習的能力。桿機構的設計方法。平面機構類型舉例。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2.互動討論:舉例說明平面連桿機構的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構類型。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類型和應用?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強化復習1.復習鞏固:平面四桿機構類型。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平面機構類型的互動情況進行上對平面機構類型問題的互動情況,(5′點評,總結平面機構類型及應用。鞏固對平面機構類型的理解。機構類型的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課程導入(5′)課程導入:引入典型機構運動視頻,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沖擊學生視覺。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機構設計的興趣。1.教師進行典型機構運動視頻引入和講解,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沖擊學生視覺。2.提出問題:平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型?應用在哪些場合?啟發學生思維。1.學生觀看典型機構運動設計的興趣。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型和用途。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2.通過典型機構運動動畫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目標和學習內容。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1.思政融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平面1.學生觀察學生觀察機構曲柄滑塊機構的設計。機構設計方法。激發學生機構設計的工作過程,沖擊學生視覺。發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2.突出重點:平面四桿機構設計講授與動畫演示和實例密切結合。3.思政元素融入:“精益求精、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家國情懷”融入到課程中。引入機構學專家黃真教授的成就,創新意識和專研精神。2.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設計要求:用圖解法設計曲柄搖桿機構,并求出曲柄、連桿和機架的長度。3.曲柄滑塊機構的設計:設計要求: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機構設計的興趣。2.學生說明根據主要參數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勢和作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用圖解法設計此曲柄滑塊機構,并求塊機構設計。出曲柄、連桿的長度。小組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根據主要參數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和要求,用作圖法設計曲柄滑塊機構,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合理分工。分組完成曲柄滑塊機構設計。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2.小組合作根據主要參數中提出的問題。成學習目標。任務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施構設計。(403.填寫任務實施表。′)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評價(10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進行自評、互評。成果展示。互評、教師評價。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力。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打分。小組的綜合評價。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學生。′)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本學習任務運用圖解法設計了曲柄搖桿果。頭腦風暴討論圖解法機構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機構的設計、曲柄滑塊機構的設計典型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機構。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凸輪機構的類型,瀏覽資源:PPT、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6)授課授課名稱凸輪機構的類型、應用及從動件運動規律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平面連桿機構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工作特性、設計,本次課學習另外一種常用機構——凸輪機構。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凸輪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凸輪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凸輪機構實物,加深對凸輪機構工作特性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2)掌握凸輪機構從動件運動規律和選擇。2.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選擇凸輪機構移動從動件常用運動規律。(2)能夠繪制凸輪機構常用運動規律的位移曲線。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2)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難點教學重點:凸輪機構從動件運動規律的選擇。教學難點:凸輪機構位移曲線的繪制。教學方法、手段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凸輪機構的類型?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凸輪機構的類型及從動件運動規律。與學法(5)演示法:動畫演示“凸輪機構的典型類型”。(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凸輪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壓力機實物、典型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教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引入典型凸輪機構設計成就,激發學生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通過各類凸輪機構的動畫演示,分析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進而了解從動件運動規律,培養學生機構創新思維,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凸輪機構的類型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和應用》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臺《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主學習新知。習的能力。柄搖桿機構的設計方法。平面機構類型舉例。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回答自己所熟知的平面機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2.互動討論:舉例說明凸輪機構的類型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構類型。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和應用?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復習1.復習鞏固:平面四桿機構的特點。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平面機構特點的互動情況進行上對平面四桿機構的特點問題的互動(5′情況,鞏固對平面四桿機構的特點的機構類型的知識。次課做好鋪墊。)理解。課的知識儲備。強化課程導入(5′)1.教師進行典型凸輪機構運動視頻引1.學生觀看典型凸輪機構入和講解,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凸輪機構設計的興沖擊學生視覺。機構設計的興趣。趣。2.提出問題:凸輪機構有什么類型?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應用在哪些場合?啟發學生思維。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面連桿機構有什么類型和用途。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2.通過典型凸輪機構運動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新知1.學習內容:包括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1.思政融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凸輪1.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凸輪用、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和選擇。2.突出重點:凸輪機構類型、從動件的激發學生凸輪機構設計的創新意識和探究機構設計的興趣。作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常用運動規律講授與動畫演示和實例密專研精神。神。切結合。2.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介紹凸輪圖法繪制凸輪機構的位移探索3.思政元素融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機構的組成、凸輪機構的應用、凸輪曲線。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25機構的分類。勢和作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和選擇:分析凸輪機構的工作過程、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律及特點(等速運動規律、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律、簡諧運動規律)。小組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根據運動規律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任務要求,用作圖法繪制凸輪機構的位移曲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合理分工。實施線。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2.小組合作根據主要參數(40中提出的問題。成學習目標。′)機構的位移曲線。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3.填寫任務實施表。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進行自評、互評。成果展示。評價互評、教師評價。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力。(10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打分。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績,激勵學生。小組的綜合評價。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本學習任務運用圖解法繪制凸輪機構的果。頭腦風暴討論圖解法繪制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位移曲線。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位移曲線中應注意的問題。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類型,瀏覽資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源:PPT、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7)授課名稱凸輪機構的設計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凸輪機構類型及運動規律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凸輪機構類型及運動規律,本次課進一步學習凸輪機構的設計。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凸輪機構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凸輪機構運動特性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凸輪機構實物,加深對凸輪機構工作特性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凸輪廓線的設計方法。(2)掌握凸輪機構重要結構的確定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用圖解法繪制凸輪輪廓曲線。(2)能夠正確選擇凸輪基圓半徑、滾子半徑。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分析能力。(2)培養學生具備機構創新設計思維。(3)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面系統設計思想。重難點教學重點:凸輪廓線設計的反轉法原理。教學難點:尖頂對心式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的設計。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凸輪機構的類型?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原理。(5)演示法:動畫演示“凸輪機構的設計過程”。(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典型凸輪機構實體模型。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典型凸輪機構實物、機構運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教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通過各類凸輪機構輪廓曲線的繪制,培養學生機構設計創新思維。將課程思政元素“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及全面系統設計思想融入到課程中。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凸輪輪廓曲線的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1.《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微課學習。設計》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臺《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學習新知。習的能力。原理。凸輪機構設計的反轉法原理?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說明凸輪機構設計的反轉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2.互動討論:說明凸輪機構設計的反轉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法原理。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法原理。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復習1.復習鞏固:凸輪機構的特點。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凸輪機構設計的反轉法原理互上對凸輪機構設計的反轉法原理問題(5′動情況進行點評,總結反轉法原理。的互動情況,鞏固對反轉法原理的理機構類型的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解。課的知識儲備。強化課程課程導入:凸輪機構運動視頻引入和講1.教師進行典型凸輪機構運動視頻引1.學生觀看典型凸輪機構解,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沖擊學生入和講解,學生觀察機構工作過程,視覺。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凸輪機構設沖擊學生視覺。機構設計的興趣。計的興趣。2.提出問題:凸輪輪廓曲線是如何設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導入計的呢?啟發學生思維。輪輪廓曲線繪制方法。2.通過輪廓繪制反轉法動(5′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目標和學習內容。熱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1.思政融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盤形1.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凸輪典型凸輪輪廓的設計。凸輪廓線的設計。激發學生凸輪機構2.突出重點:凸輪廓線設計的反轉法原設計的創新意識和專研精神。探究凸輪機構設計的興趣。作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理、尖頂對心式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的設計動畫演示和實例密切結合。3.思政元素融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凸輪廓線設計的反轉法原理:介紹反轉法原理設計凸輪廓線,應反向量取推程角等凸輪角度。3.尖頂對心式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的設計:選取適當的比例尺,作出圖法繪制盤形凸輪廓線。神。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勢和作用。從動件的位移線圖,繪制出尖頂對心移動從動件盤形凸輪廓線。小組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根據運動規律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要求,用作圖法繪制凸輪廓線曲線。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合理分工。任務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2.小組合作根據主要參數實施中提出的問題。成學習目標。(40廓線曲線。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3.填寫任務實施表。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評價(10′)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進行自評、互評。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展示。打分。小組的綜合評價。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力。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學生。分享總結(5′)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本學習任務運用圖解法繪制凸輪廓線曲果。頭腦風暴討論圖解法繪制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線。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3.布置課后作業。凸輪廓線曲線中應注意的問題。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決方案。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效果。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瀏覽資源: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PPT、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8)授課名稱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工作情況分析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凸輪機構類型及運動規律、輪廓曲線的設計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凸輪機構設計與選用。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帶傳動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帶傳動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帶傳動實物,加深對帶傳動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和應用。(2)掌握帶傳動的工作特性。2.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分析帶傳動的標準要求。(2)能夠正確分析帶的傳動能力和應力情況。--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2)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難點教學重點:帶傳動的類型、特點、應用和工作特性。教學難點:帶傳動的工作特性分析。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課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線上瀏覽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視頻,增強課堂學習效果。(2)問題探究法:提出問題、導入學習:帶傳動的類型?由問題的提出引入教學,啟發學生思維。(3)任務驅動法: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即掌握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4)講授法:教師講解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5)演示法:動畫演示“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6)總結法:課程結束進行本次課總結。2.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操教學手段。3.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討論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工具準備教學環境:機械原理與設計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智慧樹平臺。、 教具、工具:帶傳動實物。學生課前分組:將學生分為6人一組。教學設計圖教學資源1.《機械設計基礎》工學結合、新形態教材。2.智慧樹平臺精品在線課《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項目1任務1的資源。3.帶傳動的實物、帶傳動動畫。4.《機械設計與應用》課程試題庫。教學評價與反思1.教學效果通過各類帶傳動工作情況分析,培養學生機械設計創新思維。將課程思政元素“勤于思考,嚴謹治學”及全面系統設計思想融入到課程中。22教學不足與改進教室內不能較好呈現實際工程場景,課堂有效對接實際工作崗位環境有偏差。改進措施:與企業合作研發VR仿真平臺,利用虛擬場景,方便學生沉浸式學習。教學實施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化手段與設計意圖課前初學利用智慧樹平臺完成課前初學。1.發布任務:發布《帶傳動的類型和1.將本次課的理論學習前1.《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微課學習。應用》微課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臺《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學習新知。習的能力。原理。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3.檢查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檢查說明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學中薄弱環節和普遍存在指導學生,答疑解惑,根據平臺反饋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調整教學策略。略。課中復習1.復習鞏固:凸輪機構的特點。1.組織教學,簽到考勤。1.通過簽到調整學生情緒,2.總結、點評:針對學生在智慧樹課程2.總結、點評學生在智慧樹課程平臺簽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鞏固平臺上對凸輪機構特點互動情況進行點上對凸輪機構特點的互動情況,鞏固(5′評,總結反轉法原理。對反轉法原理的理解。機構類型的知識。次課做好鋪墊。)課的知識儲備。課程課程導入:教師進行帶傳動視頻引入和1.教師進行帶傳動視頻引入和講解,1.學生觀看帶傳動運動動強化講解,學生觀察帶傳動的工作過程。引學生觀察帶傳動工作過程,沖擊學生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帶傳動的興趣。視覺。計的興趣。導入2.提出問題:帶傳動工作特性?啟發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5′學生思維。傳動工作特性。)3.明確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講3.學生明確本次課的學習學生了解本次課學習內容,解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目標和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新知探索(25′)典型凸輪輪廓的設計。2.突出重點:分析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和應用,分析壓力機中帶傳動的結構、標準、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3.思政元素融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思政融入:通過機械工程專家沈鴻的成就介紹,引導學生學習發揚我國老一輩機械設計專家的責任擔當、工匠精神和愛國情懷。2.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介紹帶傳動的類型、帶傳動的特點和應用。3.V帶和V帶輪:V帶的結構和標準、V帶輪的結構。4.帶傳動的工作情況分析: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帶傳動的應力分析、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打滑。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失敗與挫折,但我們要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人生觀。正如愛迪生所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1.學生觀察帶傳動工作過的興趣。析帶傳動的工作。作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體現教學資源應用的優勢和作用。小組任務實施(40′)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觀察帶傳動運動情況,進行帶傳動工作分析,分析帶傳動的傳動能力影響因素。2.巡視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回答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并合理分工。2.小組合作進行帶傳動工能力影響因素。3.填寫任務實施表。1.以機械產品設計師職業成學習目標。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展示評價(10′)1.進行小組匯報,展示任務實施成果。2.結合任務完成成果、進行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1.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安排各組進行自評、互評。2.綜合評價各組的表現,對各組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公布本次課綜合評價結果。1.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展示。打分。小組的綜合評價。1.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力。2.通過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激勵學生。分享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能:1.總結本次課的知識技能點和任務成1.與老師一起梳理知識點,本學習任務進行帶傳動工作分析,分析果。頭腦風暴討論帶傳動的傳共同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優帶傳動的傳動能力影響因素。2.針對任務中的重難點進一步強化。動能力。點和弊端,明確改進方向,總結3.布置課后作業。2.各組自我評價本次課的有效提升以后教學的課堂(5′效果。)決方案。求。課后拓展1.作業:智慧樹平臺上布置作業:完成1.統計分析學生成績,了解學生對本1.完成智慧樹平臺上的測1.通過智慧樹平臺完成測測試題和互動。次課的掌握情況。試題和互動。試、互動,鞏固所學知識。2.下次課自主學習內容:智慧樹平臺上2.檢查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作業完成2.瀏覽下次課的學習資料,2.對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預習V帶傳動的設計,瀏覽資源:PPT、質量情況,回答學生課后問題。完成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職業技能和素養。微課、動畫、自測題。3.發布下次課的學習資料及要求。教 案(9)授課名稱V帶傳動的設計及張緊、安裝和維護所屬專業大類裝備制造類適用專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機電類專業所屬課程機械設計與應用適用對象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課時2學情分析1.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本次課所需的前導知識和技能準備充分,通過前述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工作情況分析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帶傳動的工作情況。2.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認知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感觀直接的知識和原理,因此課程中采用了帶傳動實物、動畫和視頻,使難于理解的帶傳動很直觀的體現出來;學生善于實踐操作,因此課程中學生觀察帶傳動實物,加深對帶傳動的理解。3.學習特點學生愿意個性化學習,對實踐工程案例興趣濃厚,不喜單純理論教學;喜歡利用手機APP、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技術進行學習,不喜單純通過教材進行學習。因此,課程中師生互動進行問題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運用動畫資源增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職業理想,因此融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習動力和家國情懷。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V帶傳動的設計方法。(2)掌握帶傳動的張緊、安裝和維護方法。2.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設計標準V帶傳動。(2)能夠正確張緊、安裝和維護帶傳動。3.素質目標(1)培養學生具備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2)培養學生具備安全責任意識。(3)培養學生具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肯于吃苦的勞動精神。重難點教學重點: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教學難點:帶傳動參數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手段與學法1.教學方法(1)翻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資產投資管理辦法
- 福田外賣區域管理辦法
- 外地項目安全管理辦法
- 科技培訓機構管理辦法
- 育兒護理培訓課件
- 肩頸護理課件教學
- 肝硬化護理課件
- 肝癌的護理課件
- 如何有效培訓課件
- 高考一檢數學試卷
- QCC品管圈活動表格匯編
- 2023年貴州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出租車大包車合同
- 銀行副行長個人簡歷表格
- 第四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麻精藥品培訓課件
- 醫院全員聘用制度和崗位聘任管理制度
- 粗紗機任務與工藝流程
- 探究食育課程對小班幼兒良好飲食習慣形成的作用 論文
- 湖北武漢洪山區招考聘用社區干事235人模擬檢測試卷【共1000題含答案解析】
- 12J4-2 《專用門窗》標準圖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