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學二輪專題練習-物理圖像
物態變化圖像
1.圖像能簡潔直觀地表達出物質的特性,下列圖像反映的物質特性描述錯誤的()
atM質量,
(℃)(℃)(℃)
(S)
隆溫相同熱源工1
時間)
加斷間K加熱時佰1""J
a物質是非晶體,b物該物質的凝固點是a物質的比熱大于b物質a物質的密度大于b物質
質是晶體T℃的比熱的密度
ABCD
A.AB.BC.CD.D
2.如圖畫出了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固態物質,在用相同熱源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
圖像分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物質在熔化時吸熱相等
B.甲、乙兩種物質的熔點相同
C.甲、乙兩種物質在固態時升高相同的溫度,甲物質吸熱較多
D.甲、乙兩種物質在液態時升高相同的溫度,甲物質吸熱較多
3.圖甲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
A.該物質加熱后就開始熔化
B.第15min時,該物質處于液態
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增
多
D.圖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升高
4.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中途發現水量少了些,于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并將水再次燒開。
下面能反映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5.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1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
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
C.水的凝固點是0℃
D.物質在AB段比CD段比熱大
溫度(C)b
時間(分)
(5題圖)(6題圖)
6.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中a所示,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
力口,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是()
A.aB.bC.cD.d
7.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如圖甲所示)。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
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由圖像可知,海波的熔點是℃?
(2)在5~8min內,海波要從熱水中熱量,其溫度保持不變,此時海波處于
(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兀
(3)第lOmin后,試管內仍有少量海波不能熔化,其原因
是o
8.如圖所示,甲、乙分別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熔化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試回答下列
問題:
甲固態酒精熔化圖像乙酒精沸騰圖像
(1)在-120℃時,酒精處于(選填“固態”“液態”或“氣態”);
(2)在標準氣壓下測量沸水的溫度(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酒精溫度計;
(3)某同學將燒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環境中,分別裝入20mL液體,如下圖所示,一段時間后,
剩余液體體積最少的是o
密度圖像
1.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體幟(刑*')
單
A.從甲圖中可知,PA>pB>pC,且Pc>p水
B.從乙圖可見,斜線部分S的面積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g
C.從甲圖中可見,120gD物質的體積是200cm3
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1
2.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科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
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像。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量杯的質量為40gB.該液體的密度為1.25g/cn?
C.量杯的質量為20gD.80cm3該液體的質量為100g
3.圖甲為水的密度在0-10℃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方冬天湖水
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圖像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A.溫度等于4℃時,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C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C.示意圖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分別為4℃,3℃,2℃,1℃,0℃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4.如圖是探究甲、乙兩種物質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的密度小于乙物質的密度
B.20g的甲物體和10g的乙物體密度相同
C.乙物質的密度是Zg/cn?
D.由圖線可知: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都成正比
5.為了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對同種物質密度的影響”,小應在一定的環境下將1g的冰加熱,分
別記錄其溫度和體積的數據,利用描點法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0℃時,冰塊的密度比水大
B.當0℃時,在冰變成水的過程中質量變小
C.當水從0℃上升到4℃的過程中,其密度逐漸增大
D.研究結果表明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會隨狀態而發生改變
6.根據對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體積、密度之間關系的是
7.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
B.液體乙的密度是1.0X10'千克/米3
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
D.當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
(7題圖)(8題圖)
8.如圖所示,圖中曲線a、b、c分別為不同物質甲、乙、丙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由圖可知密度最
小的物質是,在一架己經調好平衡的天平上稱10g物質丙時(顆粒狀),發現指針右
偏,則接下來的操作是o
速度圖像
1.如圖所示是某汽車通過某一平直公路時記錄的v—t圖像,甲、乙、丙、丁四個過程中,汽車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2.在一個霧霾天,李叔叔駕駛一輛小汽車以30米/秒的速度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現正前方
45米處有一輛大卡車以10米/秒的速度沿相同方向勻速行駛,小汽車緊急剎車,但剎車過程中
剎車失靈。如圖所示,a、b分別為小汽車和大卡車的v-t圖像,已知v-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
表示路程,下列關于兩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第1秒內,小汽車的平均速度為24米/秒
B.在t=5秒時,兩車追尾,發生交通事故
C.不會追尾,t=5秒時兩車相距最近且距離為10米
D.由于初始距離太近,即使剎車不失靈也會追尾
3.某同學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
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時間-速度圖象,根據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緊急剎車發生在8:27
B.在8:23?8:27時間段內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
D.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千米/時
(3題圖)(4題圖)
4.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系的s-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在t=5
秒時兩線相交,則由圖象可知()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
B.兩物體在5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
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
5.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同一位置同時向上運
動,兩物體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第4秒時兩者相距12米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受到的大
C.甲做速度為1米/秒的勻速運動D.以甲為參照物,乙在向下運動
(5題圖)(6題圖)
6.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的路程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
A.經過5s,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
B.10~20s,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第10s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
D.在0~5s內,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
7.某司機開車接近一學校門口時,為了安全踩剎車減速5s,再輕踩油門繼續向前行駛,汽車速度
跟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
A.在5?10s之間,汽車是靜止的
B.在。?10s之間,汽車的平均速度為5.5m/s
C.在0?5s之間,汽車的速度每秒減小2m/s
D.第12s,汽車的速度為6m/s
(7題圖)
8.甲、乙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由
圖像可知錯誤的是()
A.在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
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
C.在10s~20s內,乙同學是靜止的
D.在0~10s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
9.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線運動,當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甲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R;
當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乙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B,兩次運動時的速度分別為Vi、
V2o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FJ=F2VJ〉V?B.FJ=F2V/V,
C.F1>EV1〉V?D.F)<F2V"
10.如圖所示,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路程一時間(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速度一時間(v-t)圖
像,由圖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靜止開始運動
B.甲車速度越來越大,乙車速度不變
C.甲、乙兩車經過5s一定相遇
D.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
11.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線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圖像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前2秒內,小明跑得更快
C.8秒內,小明的速度是5米/秒D.8秒內,小明跑的路程更長
(11題圖)(12題圖)
12.小柯和小橋從同一地點出發,同時開始向東運動,小柯運動的距離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中實線
部分ABCD所示,小橋運動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中虛線部分AD所示。則小柯和小
橋在出發后第秒時第一次相遇,在第4-5秒內,小柯相對于小橋向(填
“東”或“西”)運動。
摩擦力相關圖像
1.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
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若鐵
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等于5NB.在0?2s內拉力F等于7N
C.在0?6s內拉力F等于5ND.在2?6s內拉力F等于7N
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
系、物體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t=1s時,和t=3s時所受摩擦力大
小分別為()
3.如圖1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
測力計也有示數,且示數會變化。圖2是某次實驗開始拉木塊直到木塊勻速直線滑動的F-t圖
象,其中0?L時間內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分析圖象可知()
B.如果測力計示數為2N,木塊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C.h?tz時間內,滑動摩擦力為2.ON
D.ti?t?時間內,滑動摩擦力可能是2.2N
4.如圖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運行。初速度大小為vz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
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
運動的V-t圖象(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V2>Vi,則()
A.tz時刻,小物塊離A處的距離達到最大
B.的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
C.0?L時間內,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時間內,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
5.如圖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有一物體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自h時刻開始,F逐漸減小,至h時刻為ON(如圖乙)。則在0-七時段內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
大小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可能是丙圖中的()
6.如圖所示,用F=10N的水平力將重5N的物體壓在豎直墻上并保持靜止。當壓力
F逐漸減小時,下列表示物體所受墻壁摩擦力f與壓力F關系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
7.如圖1所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塊,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t
=0開始,小兵每隔2s記錄的物塊位置和時刻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4F/N
I——IF4------------------1----------------------]--------------------;O8slOs12s14s16s18s
2
匕I..!_,_,_:_,_,__J||」
24681。12141618t/s
圖1圖2圖3
A.0-4s內,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4N
B.8-10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6N
C.t=10s時,物塊的速度一定小于6m/s
D.若18s時撤去F至木塊靜止的運動過程中,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將不斷減小
8.小明經常與同學進行爬桿比賽,圖乙是小明向上爬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圖丙是他所受摩擦力
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但漏畫了一部分,若將之補充完整,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9.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塊,用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著木塊沿桌面運動,設最大靜摩擦等于滑動摩擦力,則木塊受到的摩
擦力f隨拉力F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下圖中的()
10.如圖1,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物
體相應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為分析物體在不同時間段內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同學們建構了如下的思維模型:
結合模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科先分析了圖3,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哪一步?答:o
(2)第8?10秒,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牛。
11.如圖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作用,F大小與
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ls
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N;當t=6s時,物體處于(選填“勻速”、“變
速”或“靜止”)狀態,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No
12.如圖甲所示,力傳感器A與計算機系統相連,可獲得力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將力傳感器固定在
光滑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質細繩與滑塊相連,調節傳感器高度使細繩水平,滑塊(m
=1.0kg)放在較長的小車上,一根輕質細繩跨過光滑的輕質滑輪,其一端連接小車,另一
端系一只空沙桶,調節滑輪可使桌面上部細繩水平,整個裝置先處于靜止狀態。現打開傳感
器,同時緩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當小車剛好開始運動時,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傳感器采
集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貝U:
(1)空桶的質量等于o
(2)0~2.5s內,滑塊與小車間的摩擦力為(填“動”或“靜”)摩擦力。
(3)滑塊與小車間的滑動摩擦力等于N?
13.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圖象分別
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
(1)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
(2)6?9s內,推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3)9?12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No
14.小柯看見農民伯伯在用鐵鍬挖土時,不時地往手上吐口水,詢問后得知是為了防止打滑,但為
什么許多場合寫著“地板濕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來彈簧測力計、滴管、木塊和一杯水進行探
究。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滴不同滴數的水并涂勻,立即讓木塊在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
出摩擦力,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序12345肅“小,仙,
水滴數/滴510152025
___
◎
摩擦力/N1.31.51.81.4匚_1
—―
(1)該實驗的假設是o
(2)第五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為No
A.B.C.D.
15.為更精確地測量木塊的滑動摩擦力,小麗引入拉力傳感器并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她將一塊
長、寬、高均不同的長方體木塊平放,水平向右拉動木板發現傳感器示數不穩定,同時觀察到實
驗中木塊總有些擺動,獲得數據如圖乙。是什么引起了木塊的擺動,進而引起摩擦力測量值的不
穩定?小麗繼續實驗,將同一木塊側放,重復實驗,獲得數據如圖丙。
(1)實驗中測量滑動摩擦力時,木板勻速直線拉動(填“需要”或“不需要)。
(2)分析圖乙,第1秒末,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方向為。
(3)繼續實驗環節基于的假設是。
(4)小麗認為,本實驗還可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小科認為不正確,并從實驗中
找出了說服小麗的證據o
壓強相關圖像
1.如圖所示,一上面開口的圓柱形容器內盛有一定質量的水。容器底部開一個小孔,水從小孔中流
出。下列圖象中正確反映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關系的是()
(1題圖)(2題圖)
2.將兩個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倒入如圖所示不同液體甲、乙,已知p.>p乙,若繼續分別倒入高度Ah
相同的甲、乙液體,則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p與高度Ah的關系是()
A.B.C.D.
3.如圖所示,將一長方體從水中勻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此過程中,容器底受到
水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大致如下列圖像中的()
4.圖甲中圓柱形容器裝有適量的水,當水溫從升到15℃時,水的密度p和水溫t關系如圖乙所
示,此過程水的質量不變,不考慮圓柱形容器的熱脹冷縮,下列選項中能正確反映圖甲中容器底
受到水的壓強p和水溫t關系的是()
5.勻速地向某容器內注滿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p)與注水時間
圖,這個容器可能是(
6.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若用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分別
制成實心正方體,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正方體的密度和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
分別為()
A.p甲:p乙=1:8p甲:p乙=4:1B.p甲:p乙=8:1p甲:p乙=4:1
7.將平底薄壁直圓筒狀的空杯放在飲料機的水平杯座上接飲料,杯座受到的壓力F隨杯中飲料的高
度h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0.8cm2,飲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
H=10cm,杯底面積S2=30cm,,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4.5N
B.飲料的密度為1.Sg/cm,
C.飲料持續流入空杯5s后關閉開關,杯對杯座的壓強為800Pa
D.飲料持續流入空杯8s后關閉開關,杯對杯座的壓強為l.SXIO'Pa
8.A、B兩個質量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B的邊長是A的2倍。將A沿豎直方
向切去寬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疊放在B上,B對地面的壓強PB與L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
切割后,A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為PA,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取g=10N/kg)
A.B的重力是50NB.L=2.5cm時,pA:PB=16:21
C.B的底面積為100cm?D.A切去一半后,pA=2000Pa
9.繪制圖像是科學實驗數據處理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科學量之間的關系。下列
圖像中能用陰影面積表示相應量的是()
10.如圖所示是小聰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時得出的圖像,用上述兩種物質分別做成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甲的
邊長是乙的2倍,把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兩物體對水平地面
的壓強之比為()
A.p甲:p乙=1:8B.p甲:p乙=1:4
C.p甲:p乙=1:2D.p甲:p乙=1:1
11.圖甲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分別用a、b兩種物質
制成的兩個實心正方體的棱長之比為1:2.將它們如圖乙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時,a對b的壓強和b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A.4:3B.3:4C.1:2D.2:1
12.如圖所示,往量杯中勻速注水直至注滿。選項中表示此過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隨時間t
變化的曲線,其中合理的是()
pp,pp
13.如圖所示,把鐵塊放在空平底杯中,沿杯壁緩慢均量地向杯中加水,直至加滿。則在加水的全過
程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與水深h的關系圖像是()
14.如圖在一盛水的柱狀容器中,浸沒著一塊用細繩拴住的實心冰塊,細繩固定在燒杯底部。下列能
正確表示冰塊逐漸熔化時(不考慮水蒸發和溫度影響,p冰=0.9XIO,千克/米D,容器底部受到
水的壓強隨冰熔化體積變化而變化的圖像是()
15.如圖1是a,b兩種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象,則a,b兩種物質密度之比為,
如果用質量相等的上述兩種物質分別制成甲、乙(圖2)兩個底面積不同、高度相同的實心圓柱
體,并將它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16.如圖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該容器上、下兩部分都是圓柱形,其橫截面積分別為8、
Sz,容器底部裝有控制閥門。容器內裝有密度為O.SXlO'kg/n?的液體,液體通過控制閥門勻速排
出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閥門打開前液體的深
度H=cm,上、下兩部分橫截面積之比S2=O
17.如圖甲所示是某種升降電梯的簡化模型,它由轎廂、配重、電動機、鋼絲繩、定滑輪等部件組成,
其中轎廂的質量為800千克。某次電梯搭載一位質量為60千克的乘客上樓,電梯上升的速度與時
間關系及電動機輸出功率與時間關系如圖乙所示(鋼絲繩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計)。
闞溫機
6000
電梯鐵軌4000
2000
■安全鉗
甲Z
(1)當該乘客站立在靜止的轎廂內時,雙腳的受力面積為300厘米*則乘客對轎廂的壓強為—帕。
(2)該電梯的配重為牛。
浮力相關圖像
L小明利用筆和銅絲制作了一個簡易密度計(如圖甲)。根據密度計在液體中的深度和液體密度繪
制了h-p圖像(如圖乙)。小明測得密度計在A液體中對應深度和液體密度的關系為A點。為
使密度計更穩定,增加銅絲質量后,仍測量A液體,此時A點位置將()
密度計在淹體中的深度和和液體的密度的關系圖
A.向①移動B.向②移動C.向③移動D,向④移動
2.蘇通大橋施工時,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假設一正方體構件被緩緩吊入江水中(如圖
甲),在沉入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逐漸增大,隨著h的增大,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
FI、鋼繩拉力E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浮力E隨h變化的圖線是圖乙中的①圖線B.構件的邊長為4m
C.構件所受的最大浮力為L2XIO,ND.構件的密度為Z.SXIO-g/mS
3.某同學把幾個鴨蛋放入配制好的鹽水中,其中一個鴨蛋進入鹽水中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該
鴨蛋在此過程中所受浮力變化的大致曲線為()
4.將四個形狀不同、高度均為L的實心金屬塊,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L的盛水容
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此時水未溢出。四個實驗中與下圖所描繪的浮力大小F與金屬塊浸入水中
深度h的關系一致的是()
5.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是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如今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將為中國
的發展再提升一個新高度。根據相關知識回答問題。半潛船可以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
浮于河面(如圖甲);裝載時需要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河面以下
(如圖乙);將貨物拖至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量減小,甲板上浮至河面,完成
貨物裝載(如圖丙)。選項中圖像能正確表示同一艘半潛船從圖甲到圖丙受到的浮力變化是
()
6.如圖是某-海底隧道的施工現場,起重船將圓柱形物體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沒的過程中,起重船所
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是()
7.用圖像來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規律是很直觀的,如圖a所示為一立方
體木塊,下面用一段細線與之相連,細線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
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圖b所示,
若細線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圖中可以準確
描述拉力F隨深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A.B.C.D.
8.如圖甲所示,燒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恰好處于水面下,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
現在燒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塊,在燒杯內水溫下降到0℃的過程中,若小球的體積始終不變,則
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甲
A.先不變,后變小B.先不變,后變大
C.先變大,后變小,沉底后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4℃時最大
9.如圖所示,a、b是兩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分別用a、b兩種
物質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穩定后
()
A.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B.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C.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D.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10.如圖甲所示,小程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實心圓柱形金屬塊,使其緩慢勻速下降,并將其浸
入平靜的游泳池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金屬塊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
忽略金屬塊浸入水中時池水液面高度的變化,g取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
A.金屬塊所受重力大小為26N
B.金屬塊的密度為LBXlO'kg/m,
C.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20N
D.金屬塊浸入深度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11.將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塊系好細線后放入已裝有部分水的容器中,并把細線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
底部的中央,剛開始細線松弛如圖甲所示,然后緩慢勻速加水如圖乙所示,己知h時細線剛好拉
直,t2時木塊剛好完全浸沒。則該過程中木塊所受的浮力隨時間變化情況最合理的是()
(木塊不吸水)
勻速加水
甲乙
12.小李同學在探究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中,用測力計懸掛一個正方體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容
器足夠大,不考慮液面的變化,如圖甲),緩慢地將金屬塊從液體中豎直提起,該過程中測力計
讀數F隨金屬塊提起高度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根據圖象信息可以確定()
A.該金屬塊的邊長為6cm
B.在高度h由2cm變化到6cm的過程中,金屬塊所受浮力逐漸增大
C.該液體的密度約為1.56X103kg/m3
D.該金屬塊的密度約為3.46XlO'kg/m3
13.學習了浮力的相關知識后,學校科技節開展了制作潛水艇的比賽,某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
潛水艇模型。請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小題。通過注射器可以實現潛水艇從水面下沉至水底,則
該潛水艇從剛開始漂浮在水面到下沉至水底的過程中其浮力F隨其下降的高度H變化曲線
鐵絲
\膠管瑞器
試管進、'排水管
(13題圖)(14題圖)
14.如圖甲所示,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著浸沒在水中的小物塊A,現將小物塊緩緩拉出水面到底部
剛剛脫離水面為止。乙圖坐標體現了某些科學量隨H(小物塊底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的變化情
況。有下列選項①彈簧秤示數②小物塊受到的浮力③臺秤的示數④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⑤小
物塊底面受到的壓強,符合圖乙圖象變化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只有⑤
15.某同學用軟瓶和礦泉水瓶制作“浮沉子”。先在軟瓶內加入適量液體并密封,再放入礦泉水瓶
并使其漂浮(如圖甲),最后密封礦泉水瓶。用力擠壓礦泉水瓶,軟瓶稍有下沉但仍漂浮(如圖
乙)。擠壓過程中,
A.
軟瓶
水
礦泉
水瓶
(15題圖)(16題圖)
16.不具有彈性的a材料制成的氣球體積始終不變,具有彈性的b材料制成的氣球體積可變,兩氣
球充足氫氣后質量、體積相同,在同一地點釋放后最終都懸停在高空。已知大氣密度隨高度的變
化如圖所示,則氣球受到的浮力隨高度變化正確的是()
17.小明利用如圖甲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入液體體積的關系”時,得到圖乙所示的圖
像,其中一條是浮力隨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化圖像,另一條是彈簧秤示數隨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化圖
像,G物=2牛,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Fi=2.0牛B.液體的密度pM=p^
h2
C.FI=F2+F3D.物體的體積V物=4
p液g
18.清理效果調試。如圖為某水上垃圾收集器在水中漂浮時的狀態。小組同學通過上下移動泡沫柱
來改變收集口離水面的距離H,以滿足不同厚度垃圾的收集需求。在調試過程中,該收集器所受
浮力F浮與距離H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18題圖)(19題圖)
19.如圖甲,某同學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實心金屬塊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
深度的關系”。實驗記錄了從金屬塊底面剛接觸水面開始,到完全浸沒水中(未接觸容器底部)
不同深度h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繪制得到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從圖乙中可以得出:浸在液體中的金屬塊受到浮力大小與其(選填“排開
液體的體積”或“浸沒水中的深度”)有關。
(2)據圖乙可求得金屬塊的密度為kg/m3?
20.如圖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彈簧,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甲,容器側面的底部有一個由
閥門K控制的出水口。此時物體甲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接著打開閥門K,緩慢放水,直至物
體甲恰好完全離開水面,再關閉閥門K,這個過程中,彈簧的彈力F與物體露出水面的體積V
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甲的密度為O.GXIO'kg/n?,木塊體積為V。,不計彈簧所受浮力。
貝
(1)AB段彈簧處于狀態(選填“壓縮”或“伸長”)。
(2)點B的橫坐標值為(用V。表示)。
(3)點A與點C的縱坐標a、c的絕對值之比為。
21.在科技節中,小寧用傳感器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浮力感應裝置,豎直細桿的上端通過力傳感器
連在天花板上,力傳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下端與物體M相連,細桿
及連接處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向圖甲所示的空水箱中加水直到剛好加滿。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
大小隨水箱中加入水質量變化的圖像。求:
(1)由圖乙可知,物體M受到的重力為No
(2)當向水箱中加入質量為4kg的水時,物體M受到的浮力為No
(3)物體M的密度。
22.為了給正方體工件表面均勻地涂上某種油,需要用豎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緩緩
地壓入油內,如圖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與油面的距離為h,力F與h的大小關系如圖乙所示。
小科覺得圖中CB的延長線BA線是沒有意義的,老師告訴他,當力F為負值時,標明它的方向
與原來的方向相反了。
(1)若A點的坐標為(a,0),則2=,從圖像分析,a表示工件一個物理量的
值,這個量就是工件的o
(2)求C點所對應的狀態下,油對工件下底面的壓強(不考慮大氣壓強)。
(3)求油的密度。
23.如圖①所示,有一盛水容器放于地磅上,地磅示數是2000N,一石塊在鋼絲繩拉力作用下從水
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水未從容器溢出,如圖③所示是鋼絲繩拉力隨時
間t變化的圖像,若不計水的阻力,求:
(1)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2)石塊的密度。
(3)當石塊在水中恰好浸沒時地磅的示數。
24.如圖甲所示,一個棱長為10cm、重為9N的正方體物塊M,水平放置在一個方形容器中,M與
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
示,當t=100s時,物塊M在水中(選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圖
乙中a的值為多少cm?
25.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專業潛水員的指導下,到某水庫調查水下沉水植物的種類、數量及分布情
況。潛水所用氧氣瓶的體積為7.5*10一3后,空瓶質量為6kg,內充有3kg的氧氣,如圖所示。
(1)同學們在水下作業時氧氣瓶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同學們背負氧氣瓶慢慢走向深水區,人和裝備的重用G。表示,受到的浮力用F浮表示,那
么同學們從身體涉水開始到水底行走作業時,浮力隨時間的變化圖像正確的是o
(3)請你計算,至少用去多少千克氧氣后,氧氣瓶才有助于潛水員上浮?
歐姆定律相關圖像
1.如圖甲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a端滑到b端的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
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A
A.滑片向右移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小
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
C.電源電壓為5V
D.滑片移動過程中,兩電表示數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2.如圖是電阻甲和乙的U-I圖象,小明對圖象信息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A.當甲兩端電壓為0.5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3A
B.當乙兩端電壓為2.5V,其電阻值為10。
C.將甲和乙串聯,若電流為0.3A,則它們兩端的電壓為2V
D.若甲和乙并聯,若電壓為IV,則它們的干路電流為0.4A
(2題圖)(3題圖)
3.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b端滑到a端,電壓表示
數U與電流表示數I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源電壓是12V
B.定值電阻R的阻值是6。
C.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是。?18。
D.若定值電阻R斷路時,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為0V
4.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i為定值電阻,氐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
從a端移動到b端,電流表示數I與電壓表示數U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電源電壓為6V
B.氐的最大阻值為20。
C.當滑片P位于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6A
D.圖乙中C點表示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的中點
5.圖甲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為定值電阻,R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
示,閉合開關S,溫度升高時()
z
A.電流表示數變小
B.電壓表示數變大
C.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不變
D.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小
6.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不變,初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動變阻器
某處發生短路(只有一段短路),合上開關后滑片P向左滑動過程中,電壓表讀數U與滑動距
離X、電流表讀數I與滑動距離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A.短路點位置在x等于4cm處開始,共有3cm發生短路
B.電源電壓U。為3V
C.該滑動變阻器電阻絲沒有短路時總電阻值為30。
D.電阻R。的阻值為5。
7.如圖甲表示燈泡L和定值電阻R的I-U關系圖象。將L和R先后以圖乙和圖丙兩種方式接在同
一恒壓電源U上,流過它們的電流和它們兩端電壓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乙丙
A.Il=l2=l4=LB.L=I2cLe品
C.U2<Ui<U4=U;D.Ui=U2=U4=U3
8.如圖是R|、氐兩電阻的U-I圖像。將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車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 事故案例的心得體會
- 消防安全會議
- 中國增強聚丙烯(FRPP)行業調查報告
- 2021-2026年中國金屬制液體儲藏罐市場全面調研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安全生產法15條
- 工作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 2024-2030年中國網絡社區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水上搜救應急預案
- 安全員2025年工作計劃
- 車工考評員培訓課件
- 站姿走姿坐姿禮儀培訓
- 小規模稅務視頻教學課件
- 苗木種植專項方案(3篇)
- 監督檢查酒店管理制度
- 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科學6月期末試卷(含答案)
- 業務外包費用管理制度
- 痛風的康復護理課件
- 2024年山西特崗教師招聘筆試真題
- 【英語 北京版】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含答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