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4光的折射(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光的折射現象。2.記住光的折射規律。3.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折射現象。【學習重點】光的折射規律及其解釋有關現象。【學習難點】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光的折射現象。【自主預習】閱讀教材,完成以下問題: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規律: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側。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方向偏折,折射角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③在折射現象中,光路(選填“可逆”或“不可逆”)。3.“潭清疑水淺”是光的現象。“疑水淺”是指站在岸邊向水底看,覺得水底比實際的(淺/深)一些。“海市蜃樓”是遠處物體發出的光在射向空氣的過程中,由于空氣疏密不均勻而發生產生的現象。任務一、探究光的折射【演示實驗】①讓一束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觀察現象。②讓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時,觀察現象。實驗現象:觀察到當光斜射入玻璃磚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當光垂直射入玻璃磚時,傳播方向不變。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任務二、認識“三線兩角”(1)入射光線:照射到兩種介質分界面的光線;(2)折射光線:進入另一種介質的光線;(3)法線:過入射點且垂直于兩介質分界面的直線;(4)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5)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想一想】光反射時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那么,光在折射時有什么規律呢?任務三、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提出問題】清澈見底、看起來不過齊腰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人千萬不要貿然下去,因為它的實際深度會超過你看到的深度。這是因為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的緣故。那么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光的傳播方向如何偏折?折射光線、入射光線的位置有什么關系?折射角跟入射角大小是什么關系?【猜想與假設】請跟小組同學討論,說說你們的猜想。你的猜想是:①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可能會。②折射光線、入射光線位于法線。③折射角可能入射角。【設計實驗】①實驗器材:激光筆、水槽、。②如圖所示,讓激光筆發出的一束光從空氣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觀察光束在空氣和水中的徑跡,并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讓激光筆發出的一束光從水射入空氣中,重復上述實驗。讓激光筆發出的一束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從水垂直射到空氣中),觀察光的傳播路線。同時改變介質進行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律。【進行實驗】①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觀察光的整個傳播路徑,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記錄在表格中。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觀察并記錄折射角的變化情況。③讓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觀察光的整個傳播路徑,比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記錄在表格中。④改變入射角的大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情況。⑤讓光垂直射入水中,觀察光的整個傳播路徑。⑥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同時逆著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觀察兩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途徑。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實驗次數實驗次數介質入射角折射角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3光從空氣垂直入水4光從水斜射入空氣【分析論證】①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折射角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②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玻璃中時,傳播方向。③光從水斜射入空氣,折射光線法線,折射角入射角。④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可以看到,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就逆著原來入射光線的方向射出,就是說,在折射中光路也是的,這時的折射角入射角。綜合以上分析,歸納出實驗結論:(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2)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3)光從水斜射入空氣,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例題1】一束光沿AO方向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答案】見右圖。【解析】過入射點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可畫出折射光線OC,靠攏法線。【例題2】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請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出折射角θ。【答案】見右圖。【解析】過入射點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可畫出折射光線。任務四、能解釋生活中的折射現象1.池底變淺【想一想】池底為什么看起來比實際淺呢?【分析】池底實際點A發出(反射)的光從水斜射向空氣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著折射光的方向看去,感覺光就好像由A′射出去的一樣。A′就是我們看到的S的像,這點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升高了,所以整個池底變淺。池底變淺原理池底變淺原理魚的虛像原理2.魚在哪里?【想一想】有經驗的漁民在叉魚時,要向看到的魚的下方投叉才能叉到魚。為什么?【分析】魚從水中發出的光線,由水進入空氣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覺得光線好像是從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即魚像發出來的,像比魚位置高。所以,有經驗的漁民在叉魚時,要向看到的魚的下方投叉才能叉到魚。3.神奇的“硬幣”【做一做,想一想】如圖所示,起初茶碗看起來是空的,但當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時,就會發現碗中原來還藏著一枚硬幣。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分析】加水后,硬幣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偏離法線,折射光進入了眼睛,眼睛看到的實際上是升高了的硬幣的虛像。4.“海市蜃樓”【想一想】你見過海市蜃樓嗎?海市蜃樓是怎樣產生的嗎?【分析】海市蜃樓的產生原因:光在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果介質疏密不均,光就不會沿直線傳播而會發生折射。海市蜃樓是一種由光的折射產生的現象,多發于夏天的海面或沙漠。遠處物體發出的光本來到達不了我們的眼睛,但是在射向空氣的過程中,由于海面或沙漠附近的空氣疏密不均勻,而發生折射,逐漸向地面彎曲,進入觀察者的眼睛。觀察者逆著光線看去,就看見了遠處的“物體”形成美麗的海市蜃樓現象。課堂小結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①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②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③空氣角大;④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折射規律①水中物體變淺、筷子在水中“折斷”;②海市蜃樓:折射現象光的折射【課堂練習】1.唐詩“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如圖所示,詩人看到的潭底和水中的魚都是________像,這是光的______現象,是光從______中斜射入______中時發生的。2.下列光現象與海市蜃樓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綠樹成蔭 B.瞄準魚的下方才能叉到魚C.手影 D.有趣的倒影3.下列選項中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光路圖解釋的是()
A.人眼看到水中的“魚”B.人眼看到水中的“藍天白云”C.水中的潛水員看到水面上的“路燈”D.潛水艇中的士兵通過潛望鏡觀察海面上的“艦艇”4.圖中,哪一幅圖正確地表示了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光路()A BC D5.防溺水主題班會上,班主任提醒學生“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大家切莫擅自下水”。請畫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光路圖(圖中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濰坊工商職業學院《生物醫藥知識產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 盛唐氣象 》教學設計
- 藥品水分活度測定儀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馬鈴薯挖取體驗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人造石材仿古處理技術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眼科醫院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古建筑修繕工程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項目商業計劃書
-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第二中學2025屆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新疆兵團八師一四三團一中學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燈塔一中學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如何給領導拍照
- 四川省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大綱初稿
- 科學版二年級《隊列隊形原地由一路縱隊變成二路縱隊》教案及教學反思
- 2023-2024年醫學高級職稱-婦產科護理(醫學高級)考試題庫(含答案)
- 醫療器械公司咨詢培訓記錄表(全套)-
- 橫紋肌溶解癥課件
- 供應鏈整體運作流程
- MT/T 548-1996單體液壓支柱使用規范
- GB/T 9765-2009輪胎氣門嘴螺紋
- GB/T 23806-2009精細陶瓷斷裂韌性試驗方法單邊預裂紋梁(SEPB)法
- GB/T 23312.1-2009漆包鋁圓繞組線第1部分:一般規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