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_第1頁
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_第2頁
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_第3頁
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_第4頁
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39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印度出現了一個新興產業,它是()A.石油化工業B.造船業C.服務外包業D.棉紡織業2、中東地區最豐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資源是()A.石油、天然氣B.石油、水C.森林、水D.黃金、金剛石3、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比例大致是()A.三分表面,七分陸地B.四分海洋,六分陸地C.五分海洋,五分陸地D.七分海洋,三分陸地4、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A.亞洲B.歐洲C.非洲D.北美洲5、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A.亞馬孫河B.剛果盆地C.亞洲南部D.澳大利亞東部6、世界上最大的湖是()

A.里海B.地中海C.死海D.黑海7、讀中東示意圖回答8-10題。

代表紅海的數字是()A.①B.②C.③D.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熱帶在之間,溫帶在之間,寒帶在之間,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帶。9、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它是由______河泥沙沖積而成.10、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使用該語言的國家主要是______.11、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是______.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是______.12、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回答。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____B____城市F____H____

(2)數字代表的島嶼名稱: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從圖上看,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日本的首都____位于____島.13、【題文】印度半島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高原,印度北部是_______山脈。14、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______,大陸西岸降水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云南省的麗江老城不屬于世界文明遺產。()16、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17、狂風暴雨、風調雨順、烏云密布這幾個詞是形容天氣的.18、目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有300多處。()19、等高線上一般都標有高度,例如100米,它指的是海拔高度。()20、我國西北部人口稠密,東南部人口稀疏.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4題,共28分)21、A.東南亞地區①四合院B.北極地區②厚墻小窗的房屋C.黃土高原③水城D.威尼斯④高架屋E.北京⑤冰屋F.西亞地區⑥窯洞22、23、將下列地區與居住地特色建筑物用線連起來。A.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l巴拿馬運河B.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2烏拉爾山、烏拉爾河C.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3蘇伊士運河24、讀等高線地形圖;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

(1)C_______、D______、E_______(2)在這幅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______米以上。(3)圖中A處位于B處的______方向。

(4)如果要從A、B兩處爬山,則選擇從__處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____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2題,共10分)25、將下列的氣候類型的序號填寫在相應的溫度帶后面.

A.亞熱帶季風氣候B.地中海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E.極地氣候F.溫帶海洋性氣候。

熱帶______

寒帶______

溫帶______.

26、2010年3月28日;全球4000多座城市參與“地球一小時關燈”接力活動.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燈接力活動從大洋洲開始;經亞洲;歐洲、A______洲、B______洲,最后在北美洲西岸結束.

(2)國際日期變更線經過北冰洋和C______洋.亞洲與A大洲的分界線①______河.

(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②______平原;它位于______半球(東或西).圖中③的經緯度是______.

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27、【題文】讀日本略圖;回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稱:

A____海B____洋C____島。

(2)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主要是因為日本處在____板塊和____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3)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相比,日本氣候有明顯的____性特征。

(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是____。

(5)日本____島附近形成世界著名的漁場。

(6)日本發展經濟最有利的條件是____;與俄羅斯相比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____。28、根據北京市地圖和中國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范圍較大的是______地圖;比例尺較大的是______地圖,表示內容較詳細的是______地圖.

(2)北京在天津的______方向.

(3)北京市地圖上比例尺改為文字式為圖上l厘米代表實地距離______千米;中國地圖上比例尺改為數字式為1:______.

(4)根據圖例寫出圖中ABC三個字母所示符號的名稱:A、______B、______C、______.29、讀圖分析;根據圖中A;B兩點的經、緯度位置填寫如表。(每組全部正確得1分)

。分析內容A地B地緯度(帶符號)____________經度(帶符號)____________屬于低緯、中緯、高緯____________屬于南、北半球____________屬于東、西半球____________30、“地球一小時”活動于2013年3月23日全球啟動;這是世界基金會應對全球變化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當天晚上20:30,家廈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旨在喚起人們以買際行動應對全球變暖的意識,讀圖回答問題。

(1)世界重要城市熄燈從大洋洲開始;經太平洋,跨過世界上最大的大洲A______洲,越過B______洋,到達C______洲。

(2)②為______海峽;A大洲與非洲分界線①為______運河;

(3)從全球來看;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______(重要緯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非洲北部形成世界最大的沙漠E是______沙漠;

(4)C大洲有當今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美國;中國與美國的合作,國際上稱為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南美洲D為______山脈,為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5)請你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解釋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成因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解:印度利用本國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外服務外包訂單,發展了信息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產業,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

故選:C.

印度獨立后;在原來利用煤;鐵資源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電子、汽車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興工業逐漸崛起.近年來,印度的電腦軟件外包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班加羅爾以生產計算機軟件而聞名于世,被稱為“南亞硅谷”.

本題考查了印度高新技術的發展狀況,要理解記憶.【解析】C2、B【分析】解:中東地區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森林和淡水資源非常缺乏.

故選:C.

中東是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

本題考查了中東地區的相關知識,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解析】B3、D【分析】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觀察世界海陸分布圖,根據課本知識作答,本題屬于典型的基礎題.【解析】D4、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大洲的相關知識。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亞洲和北美洲?!窘馕觥俊敬鸢浮緼5、A【分析】【分析】亞馬孫河;剛果盆地、亞洲南部、澳大利亞東部都有大面積熱帶雨林的分布;而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分布在亞馬孫河,故選A。

6、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亞洲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它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面積約386400平方千米。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窘馕觥緼7、D【分析】解: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④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聯系亞洲、歐洲和非洲,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

故選:D.

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西亞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資源的爭奪.也可以說西亞的戰爭是為信仰而戰、為水而戰、為油而戰、為土地而戰.

考查西亞優越的地理位置,要理解記憶.【解析】D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試題分析: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陽光線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將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溫度帶,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內;溫帶位于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键c:本題主要考查地球的運動。【解析】【答案】南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南北極圈以內寒9、略

【分析】解:中南半島上河流眾多;各大河自北向南流,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河流的下游河谷展寬,泥沙沉積,多形成沖積平原,由湄公河沖積而成的湄公河平原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平原,也是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

故答案為:湄公河平原;湄公.

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平原;它是由湄公河泥沙沖積而成.

考查了東南亞最大的平原及成因,屬于基礎題.【解析】湄公河平原;湄公10、略

【分析】解:漢語是我國漢族使用的語言;同時也為國內的一些少數民族和海外的華人華僑所使用.在當今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總人數超過12億.

故答案為:漢語;中國.

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總少不了語言.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種語言,其中大約30%有文字,70%沒有文字.現在使用得比較多的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這6種語言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

考查世界語言的分布,要理解記憶.【解析】漢語;中國11、回歸線極圈【分析】解: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是回歸線.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是極圈.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回歸線;極圈.

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溫度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熱帶的范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為北回歸線(23.5°N),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為南回歸線(23.5°S);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為北極圈(66.5°N),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為南極圈(66.5°S).

地球五帶的分界線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點,應當結合示意圖加強訓練.【解析】回歸線極圈12、略

【分析】

(1)圖中A是ri本海;B是太平洋,F是名古屋,H是東京;

(2)ri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

(3)ri本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沿海多良港,便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產品的出口,所以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ri本的首都東京位于本州島.

故答案為:(1)ri本海;太平洋;名古屋;東京;(2)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3)太平洋;瀨戶內海;東京;本州.

【解析】【答案】ri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四個大島以及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37.8萬千米2.ri本的海岸線長約3萬千米;沿岸多島嶼;半島、海灣和天然良港.

1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南亞指位于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南亞地形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是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中部平原區是由印度河、恒河沖積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淵地帶,南部德干高原區略成三角形的德干高原,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古老地塊。

考點:該題考查印度半島的地形特點?!窘馕觥俊敬鸢浮康赂筛咴柴R拉雅14、略

【分析】解:世界降水的規律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多對流雨;兩極地區冷,空氣下沉,降水少.)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沿海迎風地區,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多;內陸地區距海洋遠,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造成的.)受地形的影響,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答案為:多;少.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過10000毫米.少雨的區域,有時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考查世界的降水規律,要理解記憶.【解析】多;少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傳統聚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云南省的麗江古城、山西省的平遙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法國的“巴黎塞納河岸”等都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键c:此題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遺產【解析】【答案】×16、√【分析】試題分析:打開各種地圖,盡管它們所表示的內容不同,卻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構成了地圖的三要素??键c:地圖的三要素?!窘馕觥俊敬鸢浮俊?7、×【分析】【分析】“風調雨順”描述的內容時間長;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應是氣候.而“狂風暴雨”,“烏云密布”描述的內容時間短,變化快,應是天氣.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天氣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段內的具體狀況,突出特點是時間短,多變;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特點是時間長,穩定.18、√【分析】【解析】試題分析:世界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美學、考古學、科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是人類的無價之寶。目前,目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有300多處??键c:此題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遺產【解析】【答案】√19、√【分析】等高線上一般都標有高度,例如100米,它指的是海拔高度?!窘馕觥俊敬鸢浮繉?0、×【分析】【分析】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南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故答案為:×.

【點評】我國人口分布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四、連線題(共4題,共28分)21、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用連線的形式,考驗學生對民居和自然環境環境關系的理解。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差異很大,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聚落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風格。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聚落的建筑外觀、建筑材料等因環境而異。東南亞地區由于全年炎熱多雨,為了避免潮濕,保持涼爽,居住在高架屋。北極地區,由于全年低溫,因紐特人可以居住冰屋。中國黃土高原地區,由于降水稀少土質疏松,形成了特色民居冰屋。意大利威尼斯水,一百多條運河縱橫全市,河多橋多,故成為了世界文明的水城。中國北京,位于溫帶季風區,有典型民居四合院。西亞位于熱帶沙漠地區,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為了減少熱風、減少白天熱量傳播,房屋出現了厚墻小窗的特點??键c:此題考查的是民居和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答案】A——④B——⑤C——⑥D——③E——①F——②2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溫度帶的相關知識。熱帶終年炎熱,沒有寒冷的冬天,溫帶冷熱適中、四季分明,寒帶終年寒冷,有奇特的極晝,極夜現象?!窘馕觥俊敬鸢浮?3、略

【分析】本題考查大洲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故如圖所連。【解析】

24、略

【分析】(1)從圖中看出;C處是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應為鞍部,D處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應為山谷,E處有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應為陡崖。

(2)從圖中看出;該圖的等高距為100米,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400米以上,有指向標的地圖按指向標箭頭指向北確定方向,圖中A處位于B處的西南方向。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A處等高線密集則坡陡,B處等高線稀疏則坡度越和緩,爬坡較省。

考點:該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窘馕觥?1)鞍部山谷陡崖。

(2)400西南。

(3)BA處等高線密集則坡陡,B處等高線稀疏則坡度越和緩五、簡答題(共2題,共10分)25、略

【分析】

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都屬于溫帶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屬于熱帶氣候;極地氣候屬于寒帶氣候.

故答案為:CD;E;ABF.

【解析】【答案】地球上的氣候類型根據氣溫的高低可分為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三大類;其中在溫帶的較低緯度部分,被單獨劃分出來,稱為亞熱帶,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26、略

【分析】

(1)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關燈接力活動依次經過:大洋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2)根據地理位置位置可知C為太平洋;A為非洲,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3)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位于西半球.

故答案為:

(1)非;南美;

(2)太平;蘇伊士運;

(3)亞馬孫;西;0°;23.5°N.

【解析】【答案】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的排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的面積按從大到小排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亞洲;歐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洲;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亞洲;非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歐洲;非洲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南極洲分界線:麥哲倫海峽;

歐洲;北美洲分界線:丹麥海峽.

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27、略

【分析】【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日本的相關知識。(1)A為日本海,B為太平洋,C為本州島;(2)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主要是因為日本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3)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相比,日本氣候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4)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是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便于進口原料、出口產品;(5)日本北海道島附近形成世界著名的漁場;(6)日本發展經濟最有利的條件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與俄羅斯相比發展經濟的不利條件是礦產資源貧乏。【解析】【答案】(1)日本太平本州(2)亞歐太平洋(3)海洋(4)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便于進口原料、出口產品(5)北海道(6)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礦產資源貧乏28、略

【分析】解:讀圖分析可知:

(1)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較兩幅地圖,表示范圍較大的是中國地圖,比例尺較大的是北京市地圖,表示內容較詳細的是北京市地圖.

(2)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以判知;北京在天津的西北方向.

(3)北京市地圖上比例尺改為文字式為:圖上l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千米;中國地圖上比例尺改為數字式為1:80000000.

(4)圖中ABC三個字母所示符號的名稱:A是運河;B是鐵路,C是國界.

故答案為:

(1)中國;北京市;北京市;(2)西北;(3)40;80000000;(4)運河;鐵路;國界.

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圖上;可以直接獲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開各種地圖,盡管它們所表示的內容不同,卻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構成了地圖的三要素.

本題考查了地圖的應用,理解答題即可.【解析】中國;北京市;北京市;西北;40;80000000;運河;鐵路;國界29、22°N66.5°S75°W15°E低緯高緯北南西東【分析】解:依據經緯度的判讀;讀圖分析可知,讀圖分析可知,A點的經緯度是22°N;75°W;B點的經緯度是66.5°S、15°E.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