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區域地理環境與4區域差異中國地理練習含解析湘教版_第1頁
浙江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區域地理環境與4區域差異中國地理練習含解析湘教版_第2頁
浙江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區域地理環境與4區域差異中國地理練習含解析湘教版_第3頁
浙江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區域地理環境與4區域差異中國地理練習含解析湘教版_第4頁
浙江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九章區域地理環境與4區域差異中國地理練習含解析湘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區域差異(中國地理)考點1影響我國四大地區發展差異的因素(b)我國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區域發展差異,是一系列自然、社會、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自然因素影響因素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氣候以季風氣候為主有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自然資源水熱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東北地區)豐富礦產資源豐富,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豐富2.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因素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城市化水平較高較低科教水平發達欠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低發展基礎發展早、基礎好發展晚、基礎差產業結構較合理不合理交通運輸交通便捷、海陸聯運便利交通通達度差、交通不便區域差異比較的內容(1)自然地理環境的比較。首先比較區域之間的相像性;其次比較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詳細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比較要素具體內容地形地勢的起伏狀況、地形類型氣候氣候特點、氣候類型植被植被覆蓋率、植被類型水文徑流的多少、流量的改變、水力資源、航運價值等礦產豐歉程度及主要礦產資源(2)經濟發展水平及要素的比較。比較要素具體內容經濟發展特點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進程起步的早晚、發展進程中的特點工業布局主要工業部門、工業分布及布局的主導區位因素農業地域類型、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人口和城市人口數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2024·浙江4月選考真題)下表為2024年我國上海、浙江、陜西和新疆四省(市、區)不同土地利用類型面積比重表(單位:%)。完成(1)、(2)題。土地利用類型省(市、區)農業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及其他耕地林地草地其他農用地甲3.16.521.401.068.0乙18.862.70012.56.0丙19.459.710.50.64.75.1丁23.39.405.337.524.5(1)甲是 ()A.新疆 B.上海 C.浙江 D.陜西(2)乙、丙兩省(市、區)建設用地比重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密度差異 ②礦產資源開發程度③經濟發展水平 ④城市公共服務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維導引】【嘗試作答】(1)A,(2)B。

1.(2024·浙江11月選考真題)體現我國四大地區發展差異的是 ()A.東部地區第三產業比重最高B.西部地區農業總產值最大C.中部地區城市分布密度最大D.東北地區工業化水平最高【解析】選A。我國東部地區第三產業最發達,所占比重最高;西部地區由于自然條件較差,不相宜發展農業,農業總產值最小,東部地區由于自然條件優越,相宜發展農業,農業產值最大,有利于城市的發展,城市分布密度也最大;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快速發展,工業化水平最高。2.關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部為內流區 B.地勢相對高差不大C.氣候干燥 D.氣溫日較差不大【解析】選C。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部分屬于內流區,但也有少部格外流區;該區域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相對高差較大;該區域氣候干旱,氣溫日較差大。(2024·浙江4月選考真題)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要素差異的基礎上,按肯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下列三圖中分別標注了我國的甲、乙、丙三個不同區域。讀圖,回答3~5題。3.甲區與丙區的自然景觀存在差異的主要緣由是 ()A.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B.丙區緯度較低,熱量較足夠C.丙區海拔高,氣溫低D.甲區年降水量多,獲得太陽輻射少4.比較甲、乙、丙三個地區,從農業角度來看,共同點是 ()A.夏季熱量足夠,雨熱同期B.地形平坦廣袤,地廣人稀C.農作物都有春小麥、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廣布5.乙區域中的山脈為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該山脈大致是 ()①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②暖溫帶和中溫帶分界線③半干旱區和干旱區分界線④水田農業與旱作農業分界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解析】3選B,4選A,5選D。第3題,甲、丙分別是我國黑龍江省旁邊和山東省。山東省位于沿海,黑龍江省距海也不遠;山東省緯度明顯低于黑龍江省,受夏季風影響更大,降水和熱量條件都較黑龍江省足夠。第4題,乙為寧夏平原,三者都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熱量足夠,雨熱同期。只有黑龍江省地廣人稀;春小麥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溫帶,山東省是暖溫帶;只有黑龍江省分布有黑土。第5題,乙區域中的山脈是賀蘭山,由此可得①③正確。賀蘭山位于中溫帶內部;④對應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考點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c)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是我國經濟密度和人口密度都很大的地區,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差異顯著,尤其是其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更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詳細分析如下:1.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差異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位置范圍地形特征跨我國地勢其次、三級階梯,平原面積廣袤跨我國地勢其次、三級階梯,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小而分散河流徑流量小,季節改變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東北地區有春汛和夏汛徑流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水量豐富、河流中下游航運價值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氣象災難: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洪澇,冬季寒潮災難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氣象災難:夏季洪澇,夏秋季節多臺風,冬季寒潮、凍害自然資源林業: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自然林區;水資源不足;煤、石油、自然氣等常規能源足夠,鐵礦豐富林業:主要分布在西南、東南山區,茶、油桐、毛竹、杉樹、樟樹繁多;水資源豐富;常規能源缺乏,水能豐富,有色金屬礦豐富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文特征差異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農業生產旱地農業;東北:一年一熟,華北:兩年三熟至一年兩熟;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溫帶水果的重要產地水田農業;一年兩熟至三熟;我國水稻、油菜、甘蔗、茶葉、自然橡膠、亞熱帶和熱帶水果的重要產區工業環渤海工業帶(遼中南、京津唐,以重工業為主);山西能源基地;紡織業長江中下游工業帶(“長三角”滬寧杭地區和以武漢、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西南地區(重慶、成都、攀枝花等,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發達);“珠三角”工業基地人們生活主食為面食,房屋墻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馬路和鐵路為主,冬季溜冰主食為大米,房屋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內河航運發達,龍舟競賽,游泳環境問題東北平原:黑土流失;華北平原:旱澇、風沙、鹽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洪澇災難、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紅壤改造(2024·全國卷Ⅲ)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予人們對美妙生活的憧憬。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3)題。(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長江三角洲(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山河相間,降水勻稱(3)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A.川劇 B.豫劇 C.粵劇 D.越劇【思維導引】【嘗試作答】(1)D,(2)B,(3)D。

我國地理詩詞、諺語眾多,如①“清明季節雨紛紛”、②“黃梅季節家家雨”、③“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④“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⑤“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據此完成1、2題。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國哪幾個地區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黃土高原黃淮海平原西北地區B.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北平原青藏高原C.東南沿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北平原西北地區D.江淮地區華北平原西北地區四川盆地2.屬于諺語⑤所示地區南部區域特征的有 ()①地帶性土壤肥力較高②河流眾多③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④水熱條件優越,盛產甜菜、油菜⑤有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解析】1選C,2選D。第1題,“清明季節雨紛紛”主要是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春末夏初雨帶登陸帶來的降水。“黃梅季節家家雨”主要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主要是指簡單發生春旱的華北平原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指我國西北地區日較差大的特點。第2題,“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指秦嶺南北景觀的差異。秦嶺以南地區屬于我國的亞熱帶地區,地帶性土壤為紅壤,河流眾多,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甜菜是中溫帶作物,不能在亞熱帶地區種植。(2024·溫州模擬)讀我國甲、乙兩地區(北方、南方地區)水資源總量、土地面積、人口及耕地分布對比圖,回答3、4題。3.關于甲、乙兩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區,乙代表南方地區B.甲地區水資源總量比重大的主要緣由是降水多,蒸發少C.乙地區人口比甲地區少的主要緣由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低D.乙地區耕地面積比重大與平原面積廣袤有關4.有關甲、乙兩地區的對比分析,正確的是 ()A.甲地區以旱地為主B.乙地區的石油、煤炭資源均不如甲地區豐富C.甲地區能源供應足夠,可以滿意工農業生產的須要D.乙地區需進行水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來緩解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狀況【解析】3選D,4選D。第3題,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不匹配,北方耕地面積廣袤而水少;南方耕地面積少但水資源豐富。由圖可知,甲地區代表南方,乙地區代表北方。第4題,我國北方地區工農業及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驚慌,為此國家修建了南水北調工程,用以解決北方缺水問題。讀下面兩幅中國民居圖片,回答5、6題。5.甲圖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環境是 ()A.燥熱干旱的沙漠 B.終年寒冷的地區C.熱而多雨的氣候 D.地勢高峻的高原6.乙圖中的民居具有“春洼、夏崗、秋平、冬陽”的遷徙習慣,對其緣由的分析正確的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