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_第1頁
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_第2頁
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_第3頁
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_第4頁
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PACEDESIGN子宮內膜癌篩查規范建議匯報人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在歐美國家,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首位,在我國也呈現上升趨勢。如何在人群中篩選出子宮內膜癌前病變及早期子宮內膜癌,提高子宮內膜癌的篩查效率,實現子宮內膜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勢在必行。目錄Part01Part02Part03依據發病風險的人群分類及篩查人群子宮內膜癌篩查的方法子宮內膜癌篩查結果的處理流程01PART依據發病風險的人群分類及篩查人群建議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篩查方法普通人群沒有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因素的人群風險增加人群有子宮內膜癌相關風險因素的人群高風險人群Lynch綜合征患者、三級親屬中有Lynch綜合征患者但本人未行相關基因檢測者、有子宮內膜癌或結腸癌家族史者依據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的人群分類01.不推薦對普通人群進行常規篩查;02.沒有證據表明通過經陰道超聲檢查或血清CA125、HE4等腫瘤標志物檢測進行子宮內膜癌篩查能降低死亡率;03.若普通人群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長期閉經、經期延長等癥狀,則需要到醫院就診進行相應檢查,這些患者不屬于篩查人群。普通人群風險增加人群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肥胖,體質指數(BMI)≥30kg/m2;多囊卵巢綜合征;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使用史;晚絕經(>55歲);終身未育或原發不孕;他莫昔芬長期治療(尤其是>50歲或絕經后仍在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年齡≥45歲,且合并有糖尿病。推薦對高風險人群進行遺傳咨詢和基因檢測,并建議Lynch綜合征患者及其親屬進行子宮內膜癌篩查。Lynch綜合征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顯著增高,終身累積風險達25%~60%。罹患子宮內膜癌高風險的婦女,應了解推薦篩查是基于專家的觀點,并應了解篩查的風險以及早期檢測的局限性。高風險人群綜上所述,推薦行子宮內膜癌篩查的人群風險增加人群應進行健康宣教,建議每年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以監測子宮內膜厚度。如超聲檢查發現增殖期子宮內膜厚度>11mm(絕經后>5mm)或血管增多、子宮內膜不均質、透聲差的宮腔積液等,建議行子宮內膜癌篩查。其他情況根據我國計劃生育的實際國情,對圍絕經期婦女可在取出宮內節育器的同時進行機會性子宮內膜癌篩查。高風險人群Lynch綜合征患者及其親屬在30~35歲后(或者在其患癌家屬發病年齡前5~10歲),需每年進行子宮內膜癌篩查。02PART子宮內膜癌篩查的方法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子宮內膜微量組織病理檢查經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內膜癌篩查的方法經陰道超聲檢查常用的無創性輔助檢查方法,可以了解子宮大小、宮腔內有無贅生物、子宮內膜厚度、有無異常血流信號;>對于絕經后婦女,超聲下子宮內膜厚度≤4mm,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陰性預測值>99%;>不推薦作為子宮內膜癌單獨篩查的方法,僅作為無癥狀的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人群或高風險人群的初步評估。>子宮內膜微量組織病理檢查操作簡便、不需要麻醉鎮痛、無需擴張子宮頸的優點,且取材比較全面,是一種有效的子宮內膜癌篩查和早期診斷方法不足:子宮內膜須有足夠的厚度,對于絕經后或子宮內膜厚度<5mm的患者,易造成取材不足致診斷困難而出現假陰性,對病理科醫師的要求較高;對良性宮腔內病灶的取材滿意度較低,但對子宮內膜病變和大致正常子宮內膜的取樣合格率較高。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目前也是國際上使用較多的子宮內膜癌篩查方法;能夠在無麻醉條件的門診完成,操作簡便,可有效減少子宮內膜損傷,減少子宮穿孔及宮腔感染的風險,并且標本的滿意度不受絕經年限和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不足:只能起到篩查和輔助診斷的作用,不能代替組織病理學檢查。03PART子宮內膜癌篩查結果的處理流程經陰道超聲檢查僅作為初篩的方法,不能單獨用于子宮內膜癌篩查子宮內膜微量組織病理檢查和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是相對有效的篩查方法對于子宮內膜微量組織病理檢查和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都缺乏的基層醫院,出現超聲異常的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人群或高風險人群,可考慮直接行宮腔鏡下定位活檢或診刮。(一)子宮內膜微量組織學篩查結果的處理(二)子宮內膜細胞學篩查結果的處理總結宮腔鏡下定位活檢或診刮是子宮內膜癌確診的“金標準”在篩查中高度可疑子宮內膜癌或癌前病變、取材不滿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