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_第1頁
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_第2頁
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_第3頁
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_第4頁
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外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創新實踐

1圖書館發展新技術的投入和使用隨著國外圖書館預算和財政支持的減少,圖書館的轉型加劇。圖書館必須在“變化”中發展。此外,近年來圖書館資源的循環顯著減少,單份文件的需求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面臨著空間重建的壓力,ic建設是這場空間重建和優化的重要投資項目。此外,一些新技術的投資和使用,以降低成本為基礎,極大地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總的來看,圖書館IC建設一是滿足了用戶信息搜尋越來越依賴于數字媒體這一需求變化,二是解決了紙質書庫縮減,數字館藏增多的情況下用戶對于創造空間的需求。IC空間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強化了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是對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的改造。2圖書館設置的重要內容是整合和保護用戶和利用資源的功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美圖書館界就興起了一種新的服務模式——信息共享空間(InformationCommons,IC),它綜合了傳統圖書館和e時代數字化圖書館的優勢,重新詮釋了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的社會核心價值。199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間的概念,1999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圖書館IC前負責人DonaldBeagle在《IC構想》一文中將IC的定義界定為兩種:一種是獨特的在線環境;另一種是新型的物理設施或空間。謝菲爾德大學將IC定義為一個整合的學習空間,應該包含空間、資源和服務3個基本要素,并且圖書館IC建設應該包括物理空間建設和虛擬空間建設兩個層面。一些基本的物理空間,如個人學習區、小組學習區、會議室、寫作培訓室、休閑室已經得到初步發展,并且配有圖像掃描儀、彩色打印機等硬件和各類應用程序、文字處理軟件;在虛擬空間建設中,必要的網絡接入、技術、各種設備支撐也日臻完備,使用戶對所需資源實現了開放式的存取。IC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大學和研究所得到了成功實踐。美國、加拿大、英國、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等有許多圖書館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IC空間。如美國的北卡羅萊納大學90年代就組建了IC任務組,并制定一系列IC發展計劃;隨后匹茲堡州立大學、愛荷華大學、亞利桑那州大學圖書館也開始實施IC項目;紐約州水牛城圖書館IC團隊實施了InformationCommonstogo(ic2go)項目,解決了一些公用網絡應用問題;加拿大的多倫多公共圖書館按照制定的規劃進行信息空間建設,不斷地增強IC空間的影響力;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也是投入大筆經費進行IC建設;臺灣師范大學圖書館推出“SMILE”共享空間;香港地區圖書館和大陸的一些圖書館和研究機構也推出了IC項目以支撐創新,而且國內對IC的研究從2005-2006年的理念引入擴展到案例深度分析和IC空間構建的實踐研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3圖書館服務的革新IC本質的最佳描述應該是(在現階段也只能是)信息資源價值的實踐機制,也就是說IC強調空間優化、資源支撐基礎上的創新服務環境的構建。隨著近年來政策的轉變、技術的革新和圖書館服務的轉型,IC建設有了一些新進展。由于數字化資源的迅速增加和實體資源實際使用量的下降,圖書館的物理空間和功能需要重新規劃,要把更多的原留館藏空間留給讀者。周欣平在美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中提出舒適、實用、美觀、高科技和有情調、沙龍型的現代圖書館舍為美國重要高校圖書館的潮流,斯坦福大學SEQ2圖書館愿景中信息實驗室也重點談到了空間規劃等內容;德雷塞爾大學圖書館設計師斯科特·厄爾提出的建筑理念也是提供開放、靈活的空間,使圖書館不僅提供書本知識,還要提供學習過程。3.1空間重建和設備配置3.1.1內部空間布局及規劃在外形設計和物理空間改造上,圖書館更加注重空間設計的環保性和可持續性。古徹學院雅典娜圖書館以現代美學建筑風格而著稱,在裝修材料選擇上更加注重材料的耐用性、環保性和可回收性。外部裝修材料包括銅、水磨石、白橡木、紅木、地毯、玻璃等,內部裝修材料主要包括可回收的地毯、橡木座椅、可清洗的漆面家具以及合成革的軟座椅,還配有太陽能熱水器、空調系統、熱輻射、能量回收系統和通風裝置,設計雨花園和兩個屋頂花園,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在內部空間布局和規劃上,圖書館IC應結合服務項目進行合理規劃。美國俄亥俄州貝德福德公共圖書館(theBedfordPublicLibrary)在IC空間裝修和設計時,采用彎曲的墻面、屋頂和彩色玻璃進行裝飾;坦佩公共圖書館(TheTempePublicLibrary)也對空間進行重新整頓,配有110臺公共電腦,其中包括一個“家庭計算機空間”;庫斯科茨溪谷分館(TheGroveBranchLibraryoftheDallasPublicLibrary)新增了兒童空間;美國丹佛公共圖書館(theDenverPublicLibrary)注重建筑結構和風格設計,設置臨時區、語言學習區、兒童和家庭區等,進行多功能的空間設置,充分利用相關技術,兼顧不同年齡、階層和文化層次的用戶需求,配備相應的設備和可以移動的家具,供人們合作討論使用。總的來看,國外圖書館建筑設計總體的規劃理念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變革并具有獨特性,綠色環保的建筑理念,縮小書庫空間,讓圖書館熱鬧起來,設置一些專門空間,既滿足用戶合作的需求也滿足用戶獨處的需求。3.1.2d熱壓技術美國著名《時代》周刊歐洲版揭曉了2010年全球“50個最佳發明”中,排名17的是用于印刷器官的3D打印機,2011年3D打印的衣服再度入圍50個最佳發明。199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幾位科研人員發明了“3D打印”技術,并申請了專利。1997年,一家名為Zcorporation的公司,把3D打印技術推而廣之。2010年,一位名叫恩里科·迪尼的發明家設計了3D打印機,功能上與激光成型技術一樣,采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形,即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與傳統的加工技術完全不同,稱之為“打印機”是參照了其技術原理,因為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打印十分相似。圖書館IC空間在原有的技術、設備支持的基礎上,紛紛引進3D打印機設備,為圖書館創新服務。如美國內華達大學圖書館,是美國大學圖書館中第一家提供3D打印技術和掃描儀器的,此外StratsysuPrint和3DTouch同樣可以創造多彩的物品;康乃狄克州的韋斯特波特公共圖書館(WPL)新增NewMaker空間,并專門騰出空間放置新引進的設備,如MakerBot3D打印機等,WPL館長MaxineBleiweis認為:“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趨勢并且有席卷全國之勢,而這僅僅只是一個起步。”;康奈爾大學創造機器實驗室(CreativeMachinesLab)2011年成功打印了一個硅膠做的人耳;此外還有運用3D打印系統創造出了如藥品等化學物質。比起實驗室和專業的課程學習,3D打印技術的最大貢獻是它提供了一個合作和共同學習的機會,很多學校也開始開設一些有關最新科學技術的課程,如雪城大學iSchool研究生項目中“公共圖書館的創新”這門課程就涉及到3D打印技術的一些操作和使用。3.2開發并進行資源服務近年來,基于圖書館的資源相繼推出了living圖書館、感官故事時間等服務項目,并進行游戲開發和運用社交網站改善圖書館服務,更加注重視頻和多媒體資源的采集和資源提供,使圖書館資源提供的類型和服務模式更加多樣化。3.2.1“真”的引入BrandyHamilton(北卡羅萊納州圖書館協會公共政策主席)主張搜集個人成長故事和視頻素材,并借助與圖書館宣傳隊合作推廣圖書館服務。很多圖書館推出了真人圖書館服務項目,真人圖書館(LivingLibrary)就是通過把不同人生經歷的人邀請到一起以一種面對面溝通的形式來完成“圖書”的閱讀。它的優勢在于提供的真人書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真人圖書館最早的活動其實源于丹麥哥本哈根5位年輕人創立的“停止暴力組織”。2009年3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首次引入真人圖書館服務。真人圖書館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舒適的享受文學和人生財富的方式。3.2.2兒童故事的安排和學習故事時間(StoryTime)的推出使用戶可以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聆聽文學和提升素養,尤其是一些針對自閉兒童和智障人士的感官故事時間,充分發揮了圖書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職能。奧克蘭圖書館(AucklandCouncillibrary)主要由圖書館員、作者和邀請的嘉賓進行故事講解和引導,主要針對3~5歲的兒童;俄勒岡州蒙諾瑪郡圖書館(MultnomahCountyLibrary)對家長進行培訓和提供閱讀時間;美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TheSeattlePubliclibrary)家長可以通過故事時間日歷表來查看故事時間的安排和主題;哥倫比亞特區公共圖書館(DCpubliclibrary)的故事時間主要是針對一些學齡前兒童的素養技能教育。亨內平(位于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國家圖書館(HennepinCountryLibrary)分為寶寶故事時間(1~2周)、學步時期兒童故事時間(2~3周歲)、學齡前兒童故事時間(4~6周)、家庭故事時間(對2歲以上兒童進行書籍、故事、韻律、音樂和運動的訓練和學習)、世界語故事時間(針對2歲以上兒童進行非母語故事講述)。此外,還會針對一些特殊的節日(如圣誕節和復活節)進行故事講解。3.2.3參與互動學習學習的最佳方式是在互動中獲取知識,而游戲是激發用戶挑戰性、促進用戶協作、提升學習能力的最佳方式。近些年,圖書館也開始進行游戲開發,創建輕松愉悅的和交互的學習環境,激發用戶的學習熱情。通過讓用戶參與設計和構造挑戰進行學習(Kolodner,2003),將一些想法付諸實施并以轉化為“人工制品”(具有針對性的產品)而告終。Scratch就是一款支持“想法·分享·創造”的程序,它由媒體圖書館和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使創造交互的故事、動畫、游戲、音樂、藝術變得簡單,并且允許學生在網上分享他們的創造。3.2.4社交媒體發揮服務推廣的作用圖書館不會因為數字化而消失,但是圖書館的具體形態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圖書館越來越強調社群空間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利用人們普遍依賴的社交媒體來構建社群環境和提供服務項目。圖書館運用社交網絡,可以最便捷地獲取用戶和社群的需求,改善圖書館服務和進行圖書館服務推廣。此外,社交網站的在線討論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圖書館界紛紛與Facebook等社交網絡合作,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總之,未來圖書館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技術為支撐,加上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開源軟件的普及和發展,用戶更加注重感官和體驗。故事時間和真人(living)圖書館等服務,使用戶可以以更加舒適的方式享受文學;自動化和一些智能功能大大節省了用戶的時間;使用社交媒體,運用社交媒體進行圖書館宣傳推廣,實現用戶和館員的協作,是改善和推廣圖書館服務的最好的反饋和交流平臺;設置游戲元素,將圖書館資源嵌入到游戲當中,讓圖書館服務好玩起來,為用戶提供一種輕松愉悅的體驗環境,這種互動設計為圖書館資源使用增添了社會化元素。3.3服務的技能要求圖書館服務的革新和更多技術元素的使用,在服務態度上,要求更多主動的圖書館員,要在服務中不斷引導用戶的行為,還要對用戶有耐心有愛心;在技能要求上,對圖書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員在服務中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扮演培訓人員的角色。圖書館員需要使用最新交流技術和工具與用戶取得聯系,這也對圖書館員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技術緊密相關的視覺信息素養和移動信息素養的培訓。4最大限度地發揮用戶的創造力現如今是一個用戶參與的時代,打破障礙,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用戶在參與中進行學習和創作,讓用戶感覺到是空間的主人,最大限度地發揮用戶的創造力是當前圖書館服務革新的一大理念。而創客空間和面向年輕人的創新學習空間的YOUmedia項目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的。4.1創客空間或制造空間創客空間20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于德國混沌電腦俱樂部(theGermanChaosComputerClub),但是這個概念并沒有迅速流行起來,直到2006年才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到2012年,全世界已經建立了700到1100活躍的創客空間組織,并且成員數在逐年增加。創客空間(hackerspace,hackspace,hacklab,makerspace,creativespace)是一個人們能分享興趣——多數是電腦、技術、科學、數字或者電子藝術(也包括其他更多方面)——合作、動手、創造的地方。創客空間可以被看作開源社區創客能聚集在一起分享知識、創造新事物的實驗室、廠房、工作坊、工作室等等,很多創客空間還參與自由軟件、開源硬件、新媒體的活動。這一概念隨后傳播到了世界各國。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這個概念也開始影響到了美國的公共圖書館。最近一年以來,“創客空間”或者“制造空間”成為了美國公共圖書館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2011年,雪城大學信息研究學院的學生LaurenBrittonSmedley在畢業后加入了雪城當地的法耶特維爾公共圖書館(FayettevilleFreeLibrary,FFL),開始推行一個制造空間的項目,這個項目隨后被命名為“發明實驗室”(FabLab)。在設備上,FFL引進了兩臺3D打印機,它可以把讀者設計的數字化文檔轉換為塑料制作的實體物品,而這個設備也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制造空間中最重要的設備。圖書館也使用了Thingiverse這樣的網絡服務,幫助初級用戶進行數字設計的操作。這個項目的目的在于提供工具,幫助圖書館用戶進行創造。在FabLab開放之后,這個項目受到更多社區的關注,進而更多美國公共圖書館也開始開設制造空間。到目前為止,印地安那州的阿倫縣公共圖書館、伊利諾伊州的斯考基公共圖書館,以及最近剛剛開放的康涅狄格州的維斯特港公共圖書館和匹茲堡的卡內基圖書館也都開始籌建制造空間項目。在2012年6月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夏季年會(ALAAnnual)上,除了設立專門的制造空間分會場,此話題還在其他相關內容中多次被提及,而且除了公共圖書館外,制造空間項目也受到中小學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的廣泛關注。4.2與數字媒體的創造相關的實踐研究YOUMedia項目發端于2006年,芝加哥的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Foundation)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試圖探討年輕人是如何參與和學習數字媒體的使用的。在該研究的支持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哈羅德·華盛頓圖書中心(HaroldWashingtonLibraryCenterofChicagoPublicLibrary)建立了第一個YOUMedia空間。YOUMedia的宗旨在于通過協作性和創造性的實體和虛擬的綜合空間,幫助年輕人利用這個空間中的技術和資源進行數字媒體的創造,并且通過數字媒體的學習來增強年輕人對于數字媒體的興趣和確立更大的學習目標。另外,YOUMedia項目也試圖通過對年輕人數字媒體實踐的研究,更好地了解年輕人數字媒體的使用方式。2009年,一項名為“數字城市規劃者”(DigitalCityPlanner)的YOUMedia項目向人們展示了年輕人如何使用數字媒體與現實世界進行聯系。該項目是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和新學習研究所(NewLearningInstitute)合作進行的,參加項目的學生在工作人員和導師的幫助下,研究了1909年芝加哥建城時一個未被采納的城市設計方案,他們通過數字的方式展示如果當時采用了這個方案,現在的城市會是怎樣的。此后,YOUMedia項目得到進一步的推進。2010年9月,麥克阿瑟基金會與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協會(InstituteofMuseumandLibraryServices)宣布了一項合作計劃,將在美國范圍內建立30座YOUMedia中心。正如Lankes對“新圖書館(NewLibraryship)”的定義:“圖書館員的使命在于通過提供幫助,在本地社區中進行知識創造。”對于美國的圖書館創新者來說,正如在上述兩個不同案例中所體現的,圖書館的使命不再只是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而應該積極地幫助用戶提升在各自社區中的創造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