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7036.7-2023 是中國國家標準系列中的一部分,專注于信息技術領域內移動設備上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本標準特別關注的是多模態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原則。多模態指的是結合使用兩種或以上不同類型的生物特征(如指紋、面部識別、虹膜掃描等)來增強身份驗證過程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該標準定義了多模態生物特征識別系統的架構模型,包括但不限于數據采集、處理、存儲以及匹配等多個環節的要求。此外,還規定了針對不同類型生物特征組合時應遵循的最佳實踐和技術指南,旨在通過統一的標準促進各廠商間產品的互操作性,并提高用戶體驗。
在安全方面,GB/T 37036.7-2023 強調了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提出了對于收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及安全存儲的具體措施。同時,也考慮到了抗欺騙攻擊能力的提升,比如防止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偽造真實用戶身份的行為。
性能指標方面,除了基本的準確率之外,還包括響應時間、資源消耗等因素,確保即使是在資源受限的移動設備上也能高效運行。此外,還討論了如何評估和測試這些系統的性能,為開發者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最后,考慮到實際應用中的多樣性需求,該標準也涵蓋了一些特殊場景下的考量,比如光照條件變化對人臉識別的影響、手部濕潤對手指靜脈認證效果的影響等,指導開發者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優化設計方案。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3-03-17 頒布
- 2023-10-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3524001
CCSL.6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70367—2023
.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
第7部分多模態
:
Informationtechnology—Biometricsusedwithmobiledevices—
Part7multi-modal
:
2023-03-17發布2023-10-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70367—2023
.
目次
前言
…………………………Ⅰ
引言
…………………………Ⅱ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總體框架
4…………………2
融合層級
4.1……………2
技術架構
4.2……………2
業務流程
5…………………3
概述
5.1…………………3
樣本級融合
5.2…………………………3
特征級融合
5.3…………………………4
分數級融合
5.4…………………………5
決策級融合
5.5…………………………6
功能要求
6…………………8
總體要求
6.1……………8
多模態特征采集模塊
6.2………………8
多模態特征存儲模塊
6.3………………8
多模態特征比對模塊
6.4………………9
注冊失敗率和識別響應時間
7……………9
多模態識別注冊失敗率
7.1……………9
多模態識別響應時間
7.2………………9
安全要求
8…………………9
總體要求
8.1……………9
多模態信息采集安全
8.2………………9
多模態信息存儲安全
8.3………………9
多模態信息使用安全
8.4………………9
參考文獻
……………………10
GB/T370367—2023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是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的第部分已經發布
GB/T37036《》7。GB/T37036
了以下部分
:
第部分通用要求
———1:;
第部分指紋
———2:;
第部分人臉
———3:;
第部分虹膜
———4:;
第部分指靜脈
———6:;
第部分多模態
———7:;
第部分呈現攻擊檢測
———8:。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
本文件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SAC/TC28)。
本文件起草單位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東分院人力資
:()、、
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
、、、
化研究院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曙光易
、、、、
通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得意音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想中天科技有限公
、、、
司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多尼斯智能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北京尊冠科
、、、()、
技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西安凱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萬里紅科技有限公
、、、、
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威爾曼科技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虹識技術有限
、、、、
公司浙江大學惠州學院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銘圖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國網區塊鏈科
、、、、、
技北京有限公司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廣東中科臻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冠辰鐘陳宋繼偉彭晉王文峰王智飛蔡春水梅敬青李亮蔣建平
:、、、、、、、、、、
陳繼東郎俊奇高健劉倩穎朱東鋒馬晨光邱晗若李星光張亞浩鄭方楊春林李揚蔣慧
、、、、、、、、、、、、、
朱亞軍魏大利王思善黃貴玲胥建民何召鋒張小亮楊占金張屹顧群劉麗娟易開軍張秉晟
、、、、、、、、、、、、、
羅中良何強龔瓊李清順王棟賴華添楊敬鋒
、、、、、、。
Ⅰ
GB/T370367—2023
.
引言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擬由個部分構成
GB/T37036《》9。
第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的技術架構通用流程和要求
———1:。、。
第部分指紋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指紋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2:。。
第部分人臉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人臉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3:。。
第部分虹膜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虹膜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4:。。
第部分聲紋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聲紋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5:。。
第部分指靜脈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指靜脈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6:。。
第部分多模態目的在于確立移動設備在多模態生物識別方面的流程和要求
———7:。。
第部分呈現攻擊檢測目的在于規定移動設備呈現攻擊檢測要求
———8:。。
第部分測試方法目的在于描述移動設備不同類型生物特征識別的功能和性能測試方法
———9:。。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給出了總體架構提出了通用的要求后續部分根據
《》1,;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發展情況針對指紋人臉虹膜聲紋指靜脈等具體模態提出具體
,、、、、
要求最后從安全和性能出發對呈現攻擊檢測以及性能測試做出了規范指導產品的落地與評估
,,,。
多模態識別技術是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的重要技術之一為提高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的安全
,
性性能以及用戶體驗提供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并且已經廣泛用于各種應用場景包括移動支付電子
、,、、
政務電子醫保等本文件給出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多模態識別技術要求
、。。
Ⅱ
GB/T370367—2023
.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
第7部分多模態
: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移動設備多模態識別系統總體框架業務流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
、、、。
本文件適用于移動設備上多模態識別系統設計研發生產測試和應用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
本文件
。
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多模態及其他多生物特征融合
GB/T36460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通用要求
GB/T37036.1—20181: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指紋
GB/T37036.2—20192: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人臉
GB/T37036.3—20193: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虹膜
GB/T37036.4—20214:
信息技術移動設備生物特征識別第部分聲紋
GB/T37036.5—202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底稚唐返奶厥庑?,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潤滑油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 《跨境電商實務》課件全套 李穎芬 項目1-8 認識跨境電商 - 掌握跨境客戶服務技巧
- 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庫單選七
- 2025屆北京昌平臨川育人學校高一下化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前地理模擬卷三(含答案)
- 2025年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 思想政治(無答案)
- 市場整頓活動方案
- 少先隊隊歌活動方案
- 展廳布置活動方案
- 小學讀書月演講活動方案
- 2025年高考軍隊院校征集和招錄人員政治考核表(原表)
- TCCEAS001-2022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計價規范
- 2024年河北省物理組招生計劃
- 法院機關差旅費管理規定
- 【圖文】泵用密封沖洗方案演示圖
- 基于MATLAB牛頭刨床仿真分析畢業設計
- 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4 Unit1
- 振型中的節點,節線,節徑和節圓
- 虹鱒魚養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工業清洗劑PPT課件
- 質量管理七大手法(英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