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忻州市陽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2017年3月初,我國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受某天氣系統影響。下表為“華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緯度)三天氣象資料”,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地點甲乙丙日期123123123最高氣溫(℃)1202123312134最低氣溫(℃)2-7-64-4-545-3天氣晴陰雨晴晴陰雨多云晴晴陰雨

17.下列表示3月2日甲、乙、丙三地所處天氣系統相對位置的四幅圖中,正確的是A.a

B.b

C.c

D.d18.3月2日丙地氣溫最高,主要原因是A.太陽輻射強

B.受暖氣團影響C.大氣削弱作用弱

D.大氣逆輻射強參考答案:17.A

18.B17.請在此填寫小題的解析!從表中分析,甲、乙兩地在1日到3日的天氣變化特征為,晴→雨→晴,并且氣溫降低,可以判斷是受冷鋒天氣系統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冷鋒的降水在鋒后,在2日,甲、乙兩地都降水,應該都位于鋒后。a和b都表示冷鋒,但b表示乙地位于冷鋒的鋒前,B錯誤;a表示甲地位于冷鋒的鋒后,A正確;c和d都表示暖鋒,與題意不服,故CD錯誤。故答案選A。18.請在此填寫小題的解析!表中數據信息顯示,丙地到3日受鋒面影響出現陰雨天氣,而在1日和2日氣溫都較高,因為2日丙地位于該冷鋒的鋒前,受暖氣團控制,所以氣溫較高。故選B項。2.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產受到直接威脅,對此最為擔心的國家A.中國

B.印度

C.印度尼西亞

D.南非參考答案:C3.西藏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省區之一,為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某學校(90°E)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自制了一臺可調式太陽能熱水器(下圖),讓太陽能熱水器的吸熱面每天能獲得最大的太陽輻射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7.西藏地區太陽能豐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勢高,空氣稀薄

B.氣溫高,太陽輻射強C.處于臭氧層低值區

D.大氣逆輻射強18.當地正午,該熱水器獲得的太陽輻射量為最大值時,圖中的α角與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是A.相等

B.互補

C.互余

D.沒有關系參考答案:17.A

18.C17.西藏地區太陽能豐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勢高,空氣稀薄,被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18.當熱水器獲得的太陽輻射量為最大值時,太陽光線與面板垂直,此時圖中的α角與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互余,C正確。4.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位于天山山脈中段南緣及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推冰”奇觀是博斯騰湖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觀,每到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塊受到風的影響涌向岸邊形成場面壯觀的景觀,其中以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區最為壯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11.博斯騰湖發生“推冰”奇觀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當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區出現壯觀的“推冰”奇觀時,湖區的風向主要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13.博斯騰湖成為內陸淡水湖的原因(

)A.深居內陸,遠離海洋

B.冰雪融水補給量大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D.緯度高,蒸發量小參考答案:11.A

12.D

13.B11.應該是春季,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塊受到風的影響涌向岸邊形成場面壯觀的景觀。選A正確。12.當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區出現壯觀的“推冰”奇觀時,是湖冰被風推到西岸和南岸,即吹東北風。選D正確。13.博斯騰湖位于天山山脈中段南緣及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以天山上的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冰雪融水補給量大,又是一條河流的源頭,即有河流流出帶走鹽份。選B正確。5.通過建造天文臺來觀測星空是人類認識宇宙的重要方式,圖中①、②、③、④表示四個天文臺的位置及其海拔高度。讀圖完成1~2題。1.圖中四個天文臺所在地A.①比②的年晝夜變化幅度小

B.③在④的東北方向C.③的自轉角速度最大

D.冬至日④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2.圖中天文臺光學望遠鏡觀測的優勢條件是A.①地受副熱帶高壓與東南信風控制,降水少B.②地緯度最高,全年處于夜晚的時間最長C.③地位于太平洋中部,人煙稀少,光污染少D.④地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參考答案:AD6.下列關于地方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經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時也相同

②經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時不同③地理位置越靠東的地方,地方時值越大

④一天中,當一個地方太陽升得最高時,地方時正好是12時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7.煉鋁企業屬于

A.原料指向型工業

B.市場指向型工業C.勞力指向型工業

D.技術指向型工業參考答案:C8.下圖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由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是()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參考答案:C由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C對。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季風環流影響形成,A、D錯。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受大陸性氣團控制形成,B錯。9.下列因素中,與美國乳畜帶的形成無關的是A.交通便利

B.飲食習慣

C.靠近市場

D.廣闊的天然牧場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乳畜業的區位條件。美國乳畜業的區位條件為:地形平坦,氣候溫涼、潮濕,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10.荷蘭位于歐洲西部,利用溫室無土栽培方式種植花卉、蔬菜,技術先進。山東某蔬菜生產企業在荷蘭投資興建蔬菜生產基地,同樣采用溫室種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荷蘭吸引山東蔬菜生產企業投資興建蔬菜生產基地的優勢條件是A.生產技術先進 B.交通運輸便捷C.自然條件優越 D.生產成本低廉18.山東蔬菜生產企業在荷蘭興建蔬菜生產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滿足國內需求 B.拓展國際市場C.提高研發水平 D.增強國際影響參考答案:17.A

18.B【17題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溫室無土栽培方式種植花卉、蔬菜,技術先進”說明荷蘭的區位優勢為生產技術先進,故A正確。和荷蘭相比,山東生產成本更低;荷蘭緯度較山東高,因此自然條件優越不符合事實;我國山東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蘭無明顯優勢。故B、C、D錯誤。【18題詳解】在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中,市場因素最終決定農產品的類型和產量。中國和荷蘭相距遙遠,產自荷蘭的蔬菜用來滿足我國市場需求,其運輸和保鮮成本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歐洲市場,故B正確、A錯誤。提高研發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蘭興建蔬菜生產基地不會增強國際影響。故C、D錯誤。11.下列大氣環流圖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冷的地方,空氣下沉”,故①錯誤;晚上的海陸之間,陸地氣溫較海洋低,故海洋盛行上升氣流,陸地盛行下沉氣流,故②正確;城市為熱島,故城市始終盛行上升氣流,郊區盛行下沉氣流,③正確。白天的海陸之間,陸地氣溫較海洋高,故海洋盛行下沉氣流,陸地盛行上升氣流,④錯誤。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學生只要仔細讀圖,結合熱力環流對應知識即可作答;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熱力環流形成的基本原理。12.讀“近三十年來我國某省四個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齡構成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7.圖中四個年份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8.按照聯合國標準,如果一個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0%,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C.③以后,②之前 D.④以后參考答案:7.C

8.A本題結合某區域不同階段人口年齡結構圖,考查人口自然增長的變化規律【7題詳解】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反映了人口出生率的變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出生率,逐漸降低,故根據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可知,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的年份順序是④①②③。故選C【8題詳解】由老齡化社會的含義可知,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0%時,該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結合圖示可知,該省進人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應在①以后,②之前。故選A。13.種桑養蠶、織錦刺繡,絲綢生產技術曾被中國長期壟斷。由于絲綢編制技術是一種復雜的工藝,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被譽為“東方絢麗的朝霞”,曾是價值昂貴的服飾用料,是西方各國長期從中國輸入的主要商品之一。但隨著殖民主義擴張和工業革命的到來,近代西方各國輸入量迅速減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9.近代西方各國從中國輸入絲綢數量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是A.生產技術的引進 B.新產地的出現C.貿易保護盛行 D.服飾用料多元化40.中國傳統刺繡是指在絲綢上用針線手工繡制裝飾圖案,但目前多由電腦控制的機器進行批量生產。導致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機械自動化的普遍運用 B.勞動力成本上升C.手工技藝缺乏傳承 D.生產質量標準化的推行參考答案:39.D

40.B39.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殖民貿易和工業革命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棉花、羊毛、麻類等原料大量進入西方紡織領域,使服飾用料多元化,導致西方各國從中國輸入絲綢數量迅速減少,故D正確。目前世界上絲綢的主要產地仍然在中國,B錯誤;從中國輸入絲綢數量迅速減少與生產技術的引進、貿易保護盛行等因素關系不大,故AC錯誤。故選D40.A.機械自動化的普遍運用,會影響傳統刺繡行業發展,但不是根本原因,A錯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傳統刺繡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勞動力多,由于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所占比重較高,且效率較低;由電腦控制的機器進行批量生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獲得更高的利潤,故B正確;C.中國刺繡技藝傳承良好,且技藝缺乏傳承不是根本原因,C錯誤;D.隨著時代的發展,刺繡的個性化定制需求量大幅度增長,所以生產質量標準化的推行不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D錯誤。故選B14.與農作物種類、復種制度、產量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A.光熱條件

B.氣候條件

C.降水條件

D.地形條件參考答案:A15.下列關于南北半球風帶和風向的組合,正確的是:A.北半球低緯信風帶——東南信風B.北半球中緯西風帶——西南風C.南半球中緯西風帶——西南風D.南半球低緯信風帶——東北信風參考答案:B16.下面四幅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中,正確的是參考答案:C17.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緯度,其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參考答案:C【知識拓展】由于海陸熱力性的差異,大陸熱容量小,增溫和冷卻的速度快于海洋。因此白天或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夜晚或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海洋晝夜溫差小于陸地。多云的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強,氣溫較晴天低。多云的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高于晴天,因此多云的晝夜溫差小于晴天。18.讀“水稻種植業、商品谷物農業、乳畜業的空間分布范圍(曲線與橫坐標圍成的區域)與熱量、水分條件的關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a代表的農業地域類型是A.水稻種植業 B.商品谷物農業C.混合農業 D.乳畜業6.圖中c農業地域類型分布范圍廣,其影響因素主要是A.政策 B.交通C.市場 D.勞動力7.圖中a、b、c農業地域類型都有分布的國家是A.美國 B.俄羅斯C.澳大利亞 D.日本參考答案:5.A

6.C

7.A【5題詳解】圖中看,a分布在水熱條件好的地區,應該為水稻種植業,A對;商品谷物農業和乳畜業對水熱條件要求不高,BD不對;根據題目,圖中沒有混合農業,C不對。故選A。【6題詳解】根據圖中所示,a是水稻種植業,b分布在水熱條件不充足的地區,為商品谷物農業,則c是乳畜業;c的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因此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區,分布范圍較廣,C對,ABD不對。【7題詳解】商品谷物農業、乳畜業和水稻種植業在美國都有分布,A對;俄羅斯熱量條件差,水稻種植業少見,B不對;澳大利亞水分條件不足,少見水稻種植業,C不對;日本地狹人稠,商品谷物農業少見,D不對。故選A。19.中新社北京2015年11月9日電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層林盡染的季節。但由于同期中國北方陸續進入供暖季,每年此時,中國北方也隨之進入“霧霾季”。霧由水汽凝結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顆粒物飄浮在空氣中形成。下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7.圖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A.太陽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氣輻射B.太陽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

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C.地面輻射大氣的削弱作用

太陽輻射

大氣逆輻射D.太陽輻射

大氣輻射

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28.出現霧霾時,會導致A.甲增強

B.乙減弱

C.丙增強

D.丁增強參考答案:27.B

28.D27.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據圖可知,甲表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乙表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丙表示地面輻射;丁表示大氣的逆輻射,故B項正確。28.霧霾出現時,說明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增強,大氣輻射量增加,大氣逆輻射量增強,保溫效果好,故D項正確。【點睛】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1、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

②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

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2、影響地面輻射大小(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導致地面受熱面積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程長短,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同時,它的大小受下墊面因素(反射率)和氣象因素等的影響。20.烏爾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區域,“雅丹”是維吾爾語“陡壁的小丘”之意。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下面小題。23.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質作用是A.風化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風力搬運作用

D.風力堆積作用24.這里的小丘有規律排列的方向是A.東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東南向

D.東北—西南向參考答案:23.B

24.C23.本題主要考查地質作用與地貌。雅丹是地理學上的名詞,專指干燥地區古河湖相土狀堆積物被風吹蝕、形態多姿的土丘。據圖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因此主要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故選B。24.雅丹地貌中,高起的風蝕土墩作長條形,排列方向與主風向平行。據圖可知,該地區為我國的西北地區,風口為西北方向,因此可判斷這里的小丘有規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東南方向。故選C21.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共有幾級天體系統A.3

B.4

C.5

D.62.地球是中心天體的天體系統是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宇宙3.在鄉間,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蒼穹,繁星滿天。這些星星基本上是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參考答案:1.B

2.A

3.A1.圖中共有4級天體系統,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B正確。2.地月系的中心天體為地球。A正確。3.恒星能自行發光,它的光線經過大氣層時發生多次折射,傳到我們眼睛的過程中就會忽明忽暗,一閃一閃的,這是區分恒星與行星的方法之一。【點睛】注意天體的視覺特征。恒星是閃爍的;行星、衛星是明亮的;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22.我國東部地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勢西高東低,水流湍急B.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強弱不同C.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D.臺風的影響所致參考答案:B23.有關城市服務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有(

A.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服務范圍大的城市數量相對較多

B.城市的服務范圍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鎮和農村地區

C.服務范圍大的城市等級一般較高

D.服務范圍大的城市彼此之間相對距離較近參考答案:C略24.下表是非洲和歐洲某年人口增長的相關數據。讀表,完成18~19題。大洲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非洲4.01.42.6歐洲1.01.2-0.218.非洲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A.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D.“低—低—低”模式19.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較高

B.人們的離婚率較低C.資源貧乏,人口合理容量最低

D.人們的生育意愿較高參考答案:18-19BA25.近代,我國滇、藏、川之間的貿易是通過“茶馬古道”進行的,它是以馬幫(騾馬)運輸為基礎,實現川、滇的茶葉和西藏馬匹、藥材的交易,故稱“茶馬古道”。讀下圖,完成3~4題。

3.馬幫運輸是滇、藏、川之間一種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采用馬幫運輸的主要原因是()A.當地畜牧業發達,騾馬數量多B.當地經濟落后,發展馬幫運輸可增加就業機會和運輸收入C.可豐富旅游活動的內容,推動旅游業的發展D.騾馬適應性強,可滿足當地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對交通運輸的需要4.在建設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線時,國家堅持了先公路后鐵路的原則,其原因是()①公路運輸靈活性強,對地勢起伏的適應性遠比鐵路強②沿線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后,運輸量不大③公路運輸的連續性比鐵路強,運輸效率更高④公路建設的工程造價遠比鐵路低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3.D4.D

26.下圖為2016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根據65-69歲年齡段和40-44歲年齡段人口的比重可以推知日本(

A.

性別比嚴重失衡

B.

以前出現過嬰兒潮C.

人口數量負增長

D.

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2)針對人口年齡結構存在的問題,日本應該(

A.

發展工業,增加就業機會

B.

增建校舍,培訓嬰幼兒保育人員

C.

完善制度,提高社會養老保險

D.

美化環境,大量吸引國外人口遷入參考答案:(1)D(2)C(1)本題以2016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為載體,考查人口問題,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由圖可知,2016年日本65~69歲年齡段和40~44歲年齡段人口的比重遠高于其他年齡段人口的比重,由此可以推知40年前,日本婚育適齡人口較多,曾經出現過嬰兒潮現象;40~44歲年齡段人口男女比重相差不大;根據65~69歲年齡段和40~44歲年齡段人口的比重并不能判斷人口數量負增長:;日本早已進入老齡化階段。故選D。(2)本題以2016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為載體,考查解決人口問題的措施,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讀圖可知,日本人口老齡化較嚴重,因此要完善社會養老制度,提高社會養老支出和保險;日本老齡化嚴重,就業勞動力不足,不需要增加就業機會;日本新出生人口少,對幼兒保育人員的需求量少;日本地狹人稠,大量吸引國外人口遷入,會加劇日本的人地矛盾。故選C。

二、判斷題(共10分)27.一個地區的人口總數是由人口自然增長率決定的。參考答案:

錯誤28.(判斷題)在極圈內,緯度越高的地區,一年中出現極晝極夜的時間越長。參考答案:正確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陽直射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夏至日時,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極晝范圍也最大。當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過程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范圍不斷擴大(從北極點擴大至北極圈),當太陽直射點由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過程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的范圍不斷縮小(從北極圈縮小為北極點),南半球情況與上述情況相反。所以在極圈內,緯度越高的地區,一年中出現極晝極夜的時間越長。29.(判斷題)農業文明階段,自然資源的數量對人類的影響不大,自然資源的質量對人類的影響較大。參考答案:B(錯誤)三、綜合題(共38分)30.讀圖,回答問題.(1)該圖中河流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是 ,湖泊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是

.(2)在a和b兩個補給區中,有利于大氣降水轉化為地下水的地區代號是,理由是

.(3)從利用上講,C層地下水的主要優點是

,它分布的地區地質構造多為

.參考答案:(1)地下水補給河流水;湖泊水補給地下水.(2)a;地表平緩,植被茂密,有利于地表水下滲.(3)埋藏深,直接受氣候影響小,流量穩定,水質好,不易受污染;自流盆地(向斜).

【分析】主要看潛水位與河(湖)水水位之間的關系,當潛水位高于河(湖)水位時,潛水補給河(湖)水,反之則河(湖)水補給潛水.【解答】解:(1)當地下水位高于河(湖)水位時,地下水補給河(湖)水,反之則河(湖)水補給地下水.(2)a區域地面坡度平緩,植被茂密,有利于減小降水到達地面的強度,增加地表滯留時間,有利于下滲.(3)C層埋藏深,受氣候影響小,構造多為向斜自流盆地.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歐洲局部示意圖。材料二:荷蘭素有"鮮花之國"的美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產品供應國和貿易國。據不完全統計,荷蘭每年出口的鮮切花球莖和觀賞植物總值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