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荊州市郝穴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有人形象的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不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①洪秀全在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②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艦上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③孫中山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次國務會議

④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參考答案:B中國近代史是的開端是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標志的,而鴉片戰爭最終的結果是1842年中英簽訂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約地點就在南京。中國近代史的終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取得勝利,標志就是1949年渡江戰役攻占南京,推翻了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因此符合這一說法的是②④,而這不符合題意,故選B。

2.1921年,列寧說:“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嘗試已經挫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边@說明新經濟政策A.目的是在俄國恢復資本主義

B.實質是調整社會主義經濟結構C.挽救了蘇俄的社會主義制度

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參考答案:答案:B試題分析:據材料“目前已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嘗試已經挫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回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新經濟政策實質是調整社會主義經濟結構,采用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促進經濟,故B正確。新經濟政策不是要在俄國恢復資本主義,故A排除。新經濟政策目的是向共產主義過渡,不是挽救社會主義制度,故C排除。新經濟政策在斯大林模式之前,故D排除??键c: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新經濟政策3.“他是一個階級的引領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領者,也是另一種新型社會的預言者。他的學說,拋棄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縝密和嚴謹展示了無產者的前程。”這段話高度評價了A.伏爾泰和其反封建學說B.歐文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C.馬克思和其社會主義理論D.達爾文和其進化論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他的學說,拋棄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縝密和嚴謹展示了無產者的前程?!苯沂玖笋R克思主義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種種弊端,成為無產階級斗爭的理論指導和指明了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所以答案選C??键c: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其社會主義理論4.冷戰時期,美國將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三類:民主國家、共產主義國家和夾在中間的第三世界國家。冷戰結束后,更是將世界簡單地劃分為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社會主義的南聯盟顯然被劃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國主導下,北約對南聯盟進行軍事打擊。這說明,在冷戰結束后A.國際上意識形態領域分歧在淡化 B.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上發揮重要作用C.美國反共產主義意識并沒有弱化 D.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發展的大勢所趨參考答案:C【詳解】考查二戰后世界政治的發展。材料中美國對世界的劃分說明,美國以意識形態劃分世界的思維方式,并未隨著冷戰的終結而消失,美國并沒有放松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和顛覆活動,其“反共產主義”雖然在美國的對外政策中以較少的直接體現出來,而以更多的間接方式表達出來,滲透在整體外交政策和各國國際關系中,故C項正確,A項錯誤;B、D項表述與材料主題不符,故排除。5.近代中國的落后,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瘋狂侵略的結果,資本主義的侵略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狀況是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惡性腫瘤”;但另一方面,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近代前期中國歷史發展呈現的特征是A.中外發動勢力由對抗到勾結

B.封建秩序日益解體,政治經濟文化日益近代化C.逐步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D.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經濟上日益半封建化參考答案:D6.史學家認為,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對歐洲大陸來說是一個大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歷史性變革的時代。導致這一歷史性變革的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確立

B.工業革命迅速擴展C.各國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D.爭奪世界霸權加劇參考答案:B7.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經歷了幾個階段。1979年至1987年為第一階段,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放權讓利,擴大國企自主權;1987年至1992年為第二階段,核心內容是實行國企承包制;從1992年起,國企進入第三個階段,即轉換經營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階段,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經濟體制改革從城市開始B.國企改革未突破原有體制C.市場取向是國企改革方向D.國企改革進程已基本完成參考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了國企改革。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故排除A項;根據題意可知,國企改革開始突破了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故排除B項;國企改革任重道遠,遠遠還沒有完成,故排除D項。根據“放權讓利,擴大國企自主權;……核心內容是實行國企承包制;……即轉換經營機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階段”可知市場取向是國企改革方向,故選C。【點睛】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按照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自主權。到1987年,全國已有80%的國營企業實行了各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在企業內部進行的以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也迅速推進。8.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運作過程中,“從決策機制看,很多皇帝雖然是決策和行政的最高負責人,但其決策都是建立在集體討論、決議的基礎之上?!边@表明()A.官僚制度對皇權有制約作用

B.“君主專制”也體現民主性C.皇帝制度經常遭到權臣的控制

D.中央集權遭到嚴重削弱參考答案:A

9.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雕塑、詩詞、書法等都講究“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以下對“意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宋代書法迫求個性而忽略法度,倡導“有意無法”B、宋代風俗畫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迫求神韻意趣C、中國繪畫強調表現精神風貌,力求傳統,以形寫神D、白居易的詩針砭時弊,韻味綿長參考答案:B考點:本題重在考查學生對古代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雕塑、詩詞、書法的理解和運用,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雕塑、詩詞、書法黑絲中華文化的瑰寶,體現不同時期藝術風格,一直是高考重點考查的主干知識。本題命題意蘊在此。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迫求神韻意趣是文人畫的特點,故B錯誤,符合題意,A、B和D均符合各自風格。10.1902年《大公報》刊登了中國第一則征婚廣告,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贊揚者稱其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廣告”;批評者認為“觀其口氣,大有以中國偉人自居之意,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口談維新的庸人罷了。……當今之世,不僅男擇女,女也有擇男的權利”。這表明當時中國A.男女的婚戀觀不同

B.自由戀愛得到普遍認同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女昏戀傳統受到西學沖擊參考答案:D11.右圖是英國不同時期城市和農村人口比重統計表,分析此表形成下列結論,其中錯誤的是18世紀中期

19世紀中期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67334852

A.工業企業逐漸增多

B.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

C.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

D.城市污染嚴重.英國總人口減少參考答案:D12.下表是各國在世界制造業總產值中的份額(百分比%),據此可知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英國1.94.319.918.5法國4.04.27.96.8德國293.54.913.2美國0.10.87.223.6中國32.833.319.76.2A.世界制造業結構漸趨合理B.世界工業化趨勢迅速發展C.工業革命影響世界制造業D.美國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表格中數據可知,1860年英國在世界制造業總產值中的份額較高,1900年美國在世界制造業總產值中的份額較高。結合所學可知,英國、美國分別是兩個工業革命的起源地,這體現了工業革命對世界制造業的影響,因此C選項正確。A、B選項錯誤,依據材料中各國在世界制造業總產值中的份額不能得出世界制造業結構和工業化趨勢發展迅速;D選項錯誤,美國確立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戰后。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3.公元539年頒布的《查士丁尼新律》明確規定,在刑事訴訟中,控方證人必須親自出庭,在事實審理者面前作證;在控方證人作證時,被告人應當有機會在場。不僅如此,該法還明確規定,’除非被告人在場,否則,證人即使在司法官員面前作證,其證言也是無效的。該規定①反映出民主是羅馬法的本質精神②保證案件審判程序的公正合理③從根本上維護了平民的基本權利④一定程度上遏制濫用權力行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參考答案:C14.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國占中國對外貿易總值的百分比。對表中數據解讀正確的是A.《馬關條約》簽訂后日本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對英貿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國國際地位的明顯下降C.這一階段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以商品傾銷為主D.對其他國家貿易比重變化折射出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參考答案:A【詳解】依據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對中國貿易的數據明顯呈上升趨勢,說明日本對中國經濟侵略的加劇,故答案為A項。對英貿易比重降低不能說明英國國際地位下降,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之后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排除C項;晚清中國國際地位比較低下,排除D項。15.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禪位嘉慶,但仍居養心殿掌控朝政;同年9月17日,華盛頓完成了第二屆總統任期,發表《致合眾國人民》,退出候選總統行列。這兩者都A.改變了歷史發展進程B.阻礙了政治民主化進程C.體現了本國政體本質D.推動了本國政體的創新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清朝乾隆皇帝和美國華盛頓總統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乾隆皇帝體現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美國華盛頓總統體現了資產階級共和制,故C選項正確;乾隆皇帝推行君主專制,沒有改變歷史發展進程,故A選項錯誤;華盛頓總統沒有阻礙政治民主化進程,故B選項錯誤;乾隆皇帝沒有推動本國政體的創新,故D選項錯誤。故選C。16.蘇維埃政權頒布的法令規定:“必須實行國家的糧食壟斷,即絕對禁止任何人的糧食貿易……絕對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隱藏余糧?!边@一措施實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時期

B.蘇維埃俄國內戰時期C.蘇俄新經濟政策時期

D.蘇聯農業集體化時期參考答案:B解析:該題考查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對蘇俄(聯)的經濟政策的再認再現能力,是新增加的考點。從材料中“糧食壟斷”“禁止糧食貿易”“禁止保存或隱藏余糧”可判斷是1918年開始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7.西周“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政治逐步確立B.秦滅六國疆域遼闊C.宗法觀念逐漸消亡D.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參考答案:A【詳解】從題意可知,西周時期因人出生的地方或原因而賜予姓氏、族名,分封土地而形成氏族,秦朝建立后未實行分封,國君后代或國民皆為庶民,有的以國名為氏,有的以姓為氏,有的以氏為氏,姓氏就不再區分??芍饕蚴乔卮_立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因此A選項正確;材料論述的是政治變革問題,不是疆域廣闊問題,B選項錯誤;C選項錯誤,宗法觀念在今天仍有影響,如祭祖活動等;D選項是經濟方面的根本原因,并非造成這種變化的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錯誤。18.下圖反映了某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消長和成分構成變化的基本情況,其中a年和b年分別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黨員數量消長

黨員成分構成變化參考答案:C19.孫中山認為:“可說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薄懊裆褪钦蔚闹行?,就是經濟的中心和種種歷史活動的中心”。在此孫中山強調A.解決民生問題是國家之根本B.應通過合理分配社會財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D.民生問題的解決就是政治問題的解決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據材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經濟的中心和種種歷史活動的中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解決民生問題是國家之根本,故A正確。材料無法體現通過合理分配社會財富改善民生,故B排除。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故C錯誤。民生問題解決就是政治問題的解決,過于片面和絕對,故D排除??键c: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民生主義20.乾隆年間的一首《竹枝詞》寫道:“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記問洋船曾到幾,近來絲價競何如”該情景應出現在A.天津地區

B.上海地區

C.蘇杭地區

D.珠三角地區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v觀整個材料不難發現,“妾理蠶繅已滿車”足以說明該地區絲織業發達,而乾隆年間珠三角地區的絲織業水平最高。所以答案選D。21.班固作《漢書》,內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區分為三等九則”。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與顏淵,管仲同屬“上中仁人”;老子與商鞅,墨翟,韓非都屬“中上”;秦始皇則為“中下”。以此推斷,班固評價歷史人物A.以時代先后為順序 B.以社會貢獻為根據C.以儒家標準為準繩 D.以個人善惡為標尺參考答案:C儒家思想。材料中老子、商鞅、墨翟、韓非都屬“中上”,秦始皇則屬“中下”,而孔子、孟子、顏淵都是儒家代表,屬于“上上”“上中”。班固生活在東漢時期,此時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他是以儒家“仁”的標準為評價準繩。22.下圖為康德拉捷夫世界經濟增長與衰退的波動周期表,圖中周期⑤凸顯了“美國世紀”的到來,其標志是

A.“美元帝國”形成

B.羅斯福新政

C.

美國獨立

D.兩極格局的建立參考答案:A23.某經濟學流派認為:“影響經濟的要素是貨幣發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張控制貨幣發行量,反對用擴大政府開支、增加預算赤字手段來對付經濟衰退和擴大就業?!边@一理論A.是凱恩斯主義的新發展

B.主張國家減少干預經濟C.與自由放任政策相一致

D.不利于滯脹危機的解決參考答案:B24.人類文明發展變化經歷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兩個時代,二者比較正確的是(

)?文明發展的支柱:前者采集和狩獵,后者工商業

?主要生產力:前者人力為主,后者開始以蒸汽機的使用為標志

?政治制度:前者一般是專制統治,后者民主政治逐漸完善

④意識形態:前者人類精神開始覺醒,但宗教迷信仍是主導,后者科學理性日益主宰人類意識形態思維方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C25.圖中①②③④分別是不同時期的歐洲局部圖。符合德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是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地圖的能力。解題過程中要注意每張地圖中體現的文字信息,如圖①中的“奧匈帝國”,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地圖所處的時間,最后對四張地圖按時間順序排序。26.《蜜蜂的預言》敘述了一個蜂群的興衰史。最初,蜜蜂們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揮霍浪費,這個蜂群興旺發達。后來他們開始崇尚節儉,結果蜂群凋敝,終于被對手打敗。后來學者根據這則寓言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節儉悖論”。下列關于這一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主張發揮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C.竭力鼓勵出口,控制商品進口D.主張政府對經濟實行保護主義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主義?!肮潈€悖論”認為,一個社會越消費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而需求和消費之間的關系是通過市場來調節的,故B項符合題意。27.在世界近現代史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有一定的學術建樹。下列學術觀點與科學家對應正確的是①“人的結構和其他動物一樣,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③“可以有這樣一個地方,過去的事尚未發生;也可以有這樣一個地方,未來的事已經發生”④“一切物體皆有引力,而且與各自所含的質量成正比”A.①拉馬克

②法拉第

③普朗克

④牛頓B.①達爾文

②伽利略

③愛因斯坦

④牛頓C.①達爾文

②牛頓

③愛因斯坦

④法拉第D.①拉馬克

②牛頓

③普朗克

④伽利略參考答案:B28.每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時代主題。在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時代的主題由“戰爭與革命”轉變為“和平與發展”,在這個時代中A.美國憑借其實力充當資本主義的保護神

B.國家利益的意識形態沖突趨向緩和C.發達國家主宰著當今世界的事務

D.發展中國家完全處于不利地位參考答案:B29.某一畫派在繪畫時,把打字的信和數字弄到畫里去,并把紙、標簽、撲克牌、仿木紋、大理石花紋等雜七雜八的東西粘在畫布上,表達他們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態度。這個畫派是()A.浪漫主義畫派

B.現實主義畫派

C.印象畫派

D.現代主義畫派參考答案:D浪漫主義畫派在繪畫上主張有個性、有特征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使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故A項錯誤;現實主義畫派主張以寫實的手法來表現一切,是一種接近人民的藝術,故B項錯誤;印象畫派強調光與色,故C項錯誤;現代主義畫派把自然形體分解為幾何切面,然后將它們互相重疊,極力夸張變形,任意組合或同時展現無數個面,與材料信息符合,故D項正確。30.歷史學家童書業說:“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組織漸漸向統一國家轉移,因之宗族觀念的一部便被國家觀念所取代;到了戰國,‘治國平天下’的學說大張,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潰了。”材料所述現象表明

A.國家觀念的興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權的成熟參考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0分)圣雄甘地是印度國父,他感召和引導著印度人民用和平的方式獲得了獨立解放,也給迷茫和狂亂世界帶來了一種希望,一種光明。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非暴力的核心是愛和感化。甘地繼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觀中的“戒殺”原則……雖然甘地的“非暴力”學說帶有很濃的宗教神秘主義色彩,但是也表現出他對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思想的強烈追求。——朱明忠《學者評甘地的非暴力主義及其影響》材料二

非暴力抵抗是一種自我純潔的過程,而我們的斗爭又是一個神圣的斗爭,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自我純潔的行動,似乎是很恰當的。讓印度的全體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當作絕食和祈禱的日子。……孟買的總罷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時的鹽稅是極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還有過一次爭取取消鹽稅的強大運動。我因此建議人民可以置鹽稅法于不顧,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鹽。我還有一個建議是售賣禁書。……把這兩本書加以重版并公開售賣似乎是進行文明的不服從的最輕易的辦法。

──《甘地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材料三1999年歲末,世界各大通訊社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公開評選中,20世紀以“非暴力主義”引領印度人民走向獨立和尊嚴的甘地,被一致公推為人類“千年政治領袖”。他改寫了人們對政治的認識,洗刷了政治的骯臟和血腥,把政治升華到人性的層面。——王小平《震撼心靈的奇跡》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來源。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產生的社會根源。(4分)(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倡導“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對印度民族獨立產生的積極影響。(4分)(3)據材料三,概括回答甘地被推為人類“千年政治領袖”的歷史依據。(2分)參考答案:(1)來源:印度傳統宗教;西方人道主義思想。(2分)社會根源: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英國殖民者的高壓殖民統治。(2分)(2)主要內容:號召罷市、絕食祈禱、自制食鹽和售賣禁書。(2分)積極影響: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最終獨立奠定了基礎。(2分)(3)歷史依據: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洗刷了政治的骯臟和血腥,把政治升華到人性的層面。(2分)

32.貨幣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貨幣的興衰彰顯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西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五銖止,沿用了七百多年。錢文嚴謹規矩,“五銖”二字修長秀麗,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內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錢直徑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表1時間政策西漢初年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漢文帝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令民縱得自鑄錢。故吳(吳王劉濞),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山東被水災,民多饑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廩以振貧民。猶不足,又募富人相貸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貧民……衣食皆仰給縣官?!滟M以億計,不可勝數。于是縣官大空。而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有司言三銖錢輕,易奸詐,乃更請諸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郡國多奸(私自)鑄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鐘官赤側,一當五,賦官非赤側不得行。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造。(元鼎二年,設水衡都尉掌管上林苑,其屬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