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8中醫自學入門基礎知識(完整版)有不少中醫愛好者,和中醫初學者,都面對著同樣的一個困惑:我想學好中醫,但究竟該怎樣學呢?按個人經驗,結合教學實踐,無疾這里把中醫的學習,大致劃分成以下四個階段:一蒙學階段啟蒙是此階段的重點。需要學習的內容,在古代就是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內科學這五門核心課程。作為在校學生,是要求系統學習的,無須多說。對于自學者,無論內容,還是方式,都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才好。因為在缺少老師指點的情況下,要系統學習上述幾門課程,存在幾個常見的問題:內容枯燥,難以入目。課堂的講解可以是很豐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內死沉沉的教科書是明顯不同的。沒有重點。一本中醫基礎理論,絕不是每一個章節都同等重要;同為五悟,都需要一個認識的基礎,即對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學者由于缺少前輩指導,很容易在起點上走偏,從而產生對整個中醫學的偏激認識。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種種問題,建議自學中醫者在啟蒙階段,采取以下的學習方法:疾相信,把這本書熟讀過三遍,不但學習方法可以逐漸開朗,還會在不經意間學到老先生很多寶貴的臨證心得。學社每年開辦的學中醫線上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新版教材容納了諸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整體水平還是值得信賴勝任的。無疾依據上面的兩項原則,即權威性和趣味性,參照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16間大約是三年(當然還要學習其他課程);的時間和進度。太松或太緊,都可能為將來的半途而廢埋下伏筆。二經典學習階段經過前期的蒙學階段,有了對中醫學的初步認識,就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的四部經典著作了。也就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無疾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同學認為:經典都是過時的老土東西,不過是講中醫的整體觀、辨證論治;我們已經學習過中醫基礎、中醫診斷,還有什么必要學習這些陳腐的東西呢?對這個問題,或許可以這樣回答:論,就意味著需要用最短的時間,重溫古人曾經走過的路,再在實踐中發展創新。“不幸”的是,醫學更多的是一門“人學”,醫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喻了。又有一些同學認為,既然經典是最好的,后人永遠無法超越經典,達到古人的境界,還有什么必要學習現代的中醫教材,妄走些彎路呢?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要想與古人交流,向他們學習,至少需要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得知道古人在說什么。作為現代人,每天生活在現代化的環境里,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全部都是嚴重西化的。這樣的狀態,讓我們與古人之間產生了距離。雖然寫著同樣的文字,說著同樣的語言,卻無法相互理解了。所以,中醫教材的價值首先就在于,用現代人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試著表達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說,現代的中醫教材,就是在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語言上的橋梁。讓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的,與古人的思想發生共鳴。其次,時代在發展,認識在提升,一味的崇古泥古,只能把自己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小的領域里,成為井底的青蛙。學習經典,初衷并非要恢復古中醫的原貌,把自己完全還原成古人,不但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學習經典,是希望從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啟發,從古人豐富的經驗中擷取珍寶。惟其如此,為今人所用,古人的思想才在今天真正活了下來,中醫的靈魂也才終于不滅。講了這么多,經典的學習,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當過老師都知道,講基礎課是比較容易的,但講經典課就困難的多。難就難在,先是要老師自己鉆進去,理解古人想要表達的所謂“本意”;接下來再表達出來給學生。那么對于希望通過自學來理解經典,難度自然就更大了。所以,對于經典的學習,無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明確自己的方向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確自己的方向,要知道面前的路通向哪里,學習經典也是一樣。先假定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對中醫理論的認識理解,以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這種情況下,學習的重點就在于,如何將經典中的思想用于臨床病癥的治定適用。而有些將經典的內容加以應用,條文下緊隨著治療醫案的書就要好的來配合經典的學習,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起來會更有動力。如果是從治學的角度,或是哲學、史學甚至文學的角度來學習,自然需要另當別論,這里就不多講了。從淺到深的學習自學者,學習文言文有困難者,不妨先從白話文入手。雖然也會遇到譯文質量不好,影響理解的時候,但畢竟也是經過專家認可,質量相對還是不錯的。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更進一步,全部符合“古意”,真的就是我們評判價值的惟一標準嗎?翻譯的版本方面,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幾部標題為《××校釋》的書,逐段譯的,質量還可以。遇到問題,多參考注家閱讀古文,在理解上很容易遇到問題。這時候,多參考幾位注家的注解,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歷代醫家中,很多是花了畢生精力來鉆研經典的。他們對經典的理解認識,常常可以為我們打開一片新的天空,開闊我們的思維,形成新的認識。學經典而不讀注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經典的注家雖常以千記,但其中非常著名的也不過幾家、十幾家,比如研究《內經》的楊上善、王冰、馬蒔、張介賓、張志聰等;注解《傷寒論》的成無己、尤在涇、柯韻伯等。相信在經典學習的過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講到的白話文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了解到以上注家,和他們的著作。自學者,不妨根據個人的興趣選擇來讀。三臨床探索階段醫學是一門實踐學科,離開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醫學很難找到存在的依的練習。練習的起點,又在哪里呢?醫學生畢業前,一定會經歷兩個過程:見習和實習。所謂見習,是在觀察中體驗診療實踐的過程。對中醫來說,主要指跟師侍診。老師診療時,在旁悉心觀察傾聽,如何問診,舌象怎樣,如何施針,怎樣開方。隋唐以降,針道衰而方藥興,所以現代中醫侍診過程,主要形式演變成跟師抄方,抄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醫見習、侍診的代名詞。體驗。比如一個簡單的冷熱感覺,無論讀多少書,向多少位“專家”、老師請感覺的領域,不在頭腦的范圍之內,無法通過科學來界定,這是一個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體驗得來的感覺,往往歷久彌新。無疾至今對第一次體驗革脈的情形記憶猶新,那是讀大學時,跟隨方劑許老師侍診時經歷的案例,當時提到的一句“男子則亡血失精,女子則半產漏下”,恐怕已經銘刻在終生的記憶里。說回來,中醫診療能力練習的起點在跟師侍診。侍診不是簡單的聽聽看看,是用心在觀察和傾聽中體驗診療的過程,為接下來的模仿做準備。練習從模仿開始。無疾今天在臨床上的診療行為,細品下來,到處都隱蘊著當初兩位老師的身影。模仿的范圍很寬,從問診的次序和語氣,到處方用藥的思路和習慣,到針刺的手法與穴法。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對空的臆想,而是實踐中的運用和體驗;模仿的過程,就是實習的過程。難則首先體現在風險控制。得遇師長是緣,得遇明師更是珍貴的善緣。外緣無惜緣為念,取人之長,擇善而從,假以時日,必有所得。醫之為業,關乎性命,敢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初學實習者,遇虎狼之須讓位給慈悲的心。四臨證與讀書相參階段經過了前面的讀書學習,見習實習,初學者或許已經可以小試牛刀,并且開始體會到病情好轉,甚至治愈疾病的欣喜。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臨床可能遇到的種種困境了:別人講很好用的方法,到自己怎么就不好用了?之前試過很好用的方法,現在療效為什么就不再讓人滿意了?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了怎么辦?首先需要明確,作為普通愛好者,以及初學者,當下首務一定不是攻克某種病,而是對人體,對疾病有所認識,有所體驗。如此,在病癥選擇上,就需要有所考慮:一些急癥,如高熱、昏迷、呼吸困難,可能直接威脅生命;一些大病,如癌癥、中風、心梗,心理負擔太過沉重;一些難病,如癲癇、紅斑狼瘡、牛皮秘,慢性頭疼、腰疼,普通感冒等,更適合初學上手練習。千萬別小看這些病癥,真要取得滿意的效果,已經相當不易。明確了大致的范圍,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實戰了。對初學者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如上文所講,即療效的不確定、不穩定。這例有效,那例無效;此時有效,彼時無效。猶如段譽手里的六脈神劍,似乎毫無規律可以把握。只知道失眠可以從心火、肝郁上得,用清心、疏肝法有效,再遇到腎陰虛、痰火、瘀血、食積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會起到同樣的效果。破解的方法,可以找老師請教,與同道交流,但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框架類的知識結構問題,可以多回顧院校教科書,詳見前文。至于臨證經驗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臨證經驗類的圖書和文章。別人的經驗,不論古今,不管成敗,對豐富自己的體驗,都會有所幫助;尤其是那些用心書寫的文字,能讓人心動的經歷。畢竟,將心比心,總比從腦到心,來的方便些。11130讀。上,都可以很方便的檢索到大量專業文章。譬如,輸入關鍵詞“咳嗽”、“經兒咳嗽經驗》。相比書籍,期刊有兩點優勢明顯:一,內容較新;二,方便檢索。相比《名醫類案》時代的記載,現代醫案無疑和今天的生活更貼近;而檢索,則可以大幅提高獲得知識的效率。舉個例子,我現在遇到一個頑固的便秘案例,各種方法都試過,效果仍不滿意,怎么辦?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經驗類醫書中,翻看前人治療便秘的經驗;也可以直接上知網輸入關鍵詞“便秘經驗”。在前人經驗的海洋里,我現在遇到的問題,很可能之前別人也遇到過。如此,那位醫生頭腦中閃過的一點靈光,就可能瞬間點亮我的思想。一個困擾許久的難題,或許就此解開。要在千頭萬緒中坐懷不亂,離不開強大的定力。經典,就是這樣一種力量,安定、渾厚。游移不定時,讀到這一句,“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澳門摩托車管理辦法規定
- 小型企業新員工管理辦法
- 楊浦區綜合倉儲管理辦法
- 銀行領導存款管理辦法
- 杭州市實習律師管理辦法
- 醫院輻射標準化管理辦法
- 封閉式養老機構管理辦法
- 導師實驗經費管理辦法
- 江西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
- 北京大型美容院管理辦法
- 05-衣之鏢-輔行訣湯液經法用藥圖釋義
- LS/T 3240-2012湯圓用水磨白糯米粉
- GB/T 15298-1994電子設備用電位器第一部分:總規范
- 泥水平衡盾構簡介課件
-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6《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教案
- 2023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 自然指數NatureIndex(NI)收錄的68種自然科學類期刊
- 手術報告審批單
- 《專業導論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教學大綱
- 廣東省湛江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
- 少兒美術國畫- 少兒希望 《紫藤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