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3798-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 鼠類》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為鼠類病媒生物的密度監測提供統一的方法指導。該標準適用于公共衛生領域內對鼠類種群數量及其分布情況的調查與評估工作,通過規范化的操作流程確保數據收集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標準中詳細介紹了幾種主要的監測手段,包括夾夜法、粉跡法和目測法等。每種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要求:
- 夾夜法:利用捕鼠器在夜間設置于目標區域,根據次日回收到的捕獲量來估算當地鼠類密度。此方法需要考慮季節變化、食物資源等因素對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
- 粉跡法:通過撒布特殊粉末(如滑石粉)形成追蹤帶,在一定時間內觀察并記錄下經過該區域留下的足跡數,以此推斷鼠類活動頻率及相對密度。
- 目測法:直接觀察并計數可見范圍內的活體或死體鼠只數目,適用于開闊地帶或建筑物內部等易于視覺檢查的地方。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9-05-04 頒布
- 2009-12-01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11.020
犆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23798—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鼠類
犛狌狉狏犲犻犾犾犪狀犮犲犿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狏犲犮狋狅狉犱犲狀狊犻狋狔—犚狅犱犲狀狋
20090504發布20091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書
犌犅/犜23798—2009
前言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負責解釋。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
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起勇、魯亮、孟鳳霞、郭天宇、霍新北、徐仁權、付學鋒。
Ⅰ
書
犌犅/犜23798—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鼠類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鼠類密度監測方法,包括粘鼠板法、夾夜法、粉跡法、盜食法、鼠跡法、堵洞查盜法、目
測法。
本標準適用于鼠種和鼠密度的監測,其中粘鼠板法、粉跡法適用于室內鼠密度的監測;堵洞查盜法
適用于室外鼠密度的監測;夾夜法和鼠跡法適用于室內外環境的鼠密度監測;盜食法適用于下水道鼠密
度的監測;目測法適用于旱獺密度的監測。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2.1
鼠類狉狅犱犲狀狋
哺乳綱嚙齒目動物。
2.2
鼠密度狉狅犱犲狀狋犱犲狀狊犻狋狔
單位面積或空間內監測到的鼠類數量或活動量。用百分率表示,如捕獲率、陽性率等。
2.3
有效夾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狋狉犪狆
處于正常布放狀態的鼠夾,以及夾到鼠類或由于鼠類原因造成擊發和誘餌丟失的鼠夾。
2.4
捕獲鼠犮犪狆狋狌狉犲犱狉狅犱犲狀狋
捕獲的整鼠、鼠頭或部分肢體(腿、鼠皮等)。若僅存有鼠毛、鼠尾、鼠爪則不計為捕獲鼠。
2.5
有效粉塊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狆狅狑犱犲狉
可辨別有鼠跡(鼠爪印、尾印)或無鼠跡的完整粉塊。
2.6
陽性粉塊狆狅狊犻狋犻狏犲狆狅狑犱犲狉
可辨別有鼠跡的粉塊。
2.7
有效粘鼠板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犵犾狌犲犫狅犪狉犱
粘到鼠或正常展開、未受損壞且未捕到鼠的粘鼠板。
2.8
陽性房間狆狅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網絡閱讀推廣計劃
- 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輔優計劃
- 酒店管理項目部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家長參與計劃
- 大型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處理流程
- 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營銷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2024-2025學年牛津譯林版英語四年級教學方案計劃
- 水利工程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制度流程
- 一年級語文新教師實習計劃范文
- 新時代教師師德教育心得體會
- GB/T 10125-2021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
- 政府用地項目用地報批流程
- 造型設計基礎形態PPT
- 徐健順吟誦文集(.12.16)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與海 中英文對照版
- 居委會開具的自建房證明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管理的風險及安全分析
-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動鎮靜、譫妄、制動及睡眠障礙的預防和管理的臨床實踐指南(PADIS)2018
- 常見的天氣系統_公開課
- 二灰碎石就地冷再生監理細則
- 長焰煤快速熱解(快速熱解裝置100×10項目商業計劃書寫作模板-融資招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