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計算機網絡可以向用戶提供哪些功能答:數據傳輸:資源共享: 分布處理功能2.簡述分組交換的要點。答:在分組交換網絡中,采用存儲轉發方式工作,數據以短的分組形式傳送。如一個源站有一個長的報文要發送,該報文就會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分組。每個分組包含用戶數據的一部分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分組交換網的主要優點: 高效。 靈活。 迅速。 可靠。缺點:分組在節點轉發時因排隊而造成一定的延時;分組必須攜帶一些控制信息而產生額外開銷;5.網絡協議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義?答:(1)語法: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2)語義: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及執行何種響應。(3)同步: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2、。6.客戶服務器方式與對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區別是什么?有沒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嚴格區分服務和被服務者,后者無此區別。后者實際上是前者的雙向應用。7.衡量計算機網絡有哪些常用的指標?答: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8.協議與服務有何區別?有何聯系?答:聯系: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在協議的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而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面一層提供服務。協議和服務的概念的區分:1、協議的實現保證了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本層的服務用戶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下面的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服務用戶是透明的。2、
3、協議是“水平的”,即協議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但服務是“垂直的”,即服務是由下層通過層間接口向上層9.簡要說明因特網的面向連接服務如何提供可靠的傳輸。答:在面向連接方法中,在兩個端點之間建立了一條數據通信信道(電路)。這條信道提供了一條在網絡上順序發送報文分組的預定義路徑,這個連接類似于語音電話。發送方與接收方保持聯系以協調會話和報文分組接收或失敗的信號。12.Interent網際協議有幾層?答:TCP/IP參考模型: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網絡接口層。13.OSI模型中的哪一層處理以下問題:(1)把傳輸的位流分成楨。數據鏈路層(2)在通過子網時決定使用哪條路由路徑。網絡層14.T
4、CP和UDP之間最主要的區別是什么?答:TCP提供的是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流傳輸,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流傳輸。4.1網絡層向上提供的服務有哪兩種?是比較其優缺點。 網絡層向運輸層提供 “面向連接”虛電路(Virtual Circuit)服務或“無連接”數據報服務 前者預約了雙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網絡資源。優點是能提供服務質量的承諾。即所傳送的分組不出錯、丟失、重復和失序(不按序列到達終點),也保證分組傳送的時限,缺點是路由器復雜,網絡成本高; 后者無網絡資源障礙,盡力而為,優缺點與前者互易 .4.2IP地址分為幾類
5、?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分為ABCDE 5類;,每一類地址都由兩個固定長度的字段組成,其中一個字段是網絡號 net-id,它標志主機(或路由器)所連接到的網絡,而另一個字段則是主機號 host-id,它標志該主機(或路由器)。各類地址的網絡號字段net-id分別為1,2,3,0,0字節;主機號字段host-id分別為3字節、2字節、1字節、4字節、4字節。特點:(1)IP 地址是一種分等級的地址結構。(2)實際上 IP 地址是標志一個主機(或路由器)和一條鏈路的接口。 (3) 用轉發器或網橋連接起來的若干個局域網仍為一個網絡,因此這些局域網都具有同樣的網絡號 net-id。(4
6、) 所有分配到網絡號 net-id 的網絡,范圍很小的局域網,還是可能覆蓋很大地理范圍的廣域網,都是平等的。5.1數據鏈路(即邏輯鏈路)與鏈路(即物理鏈路)有何區別? “電路接通了”與”數據鏈路接通了”的區別何在? 答:數據鏈路與鏈路的區別在于數據鏈路出鏈路外,還必須有一些必要的規程來控制數據的傳輸,因此,數據鏈路比鏈路多了實
7、現通信規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 “電路接通了”表示鏈路兩端的結點交換機已經開機,物理連接已經能夠傳送比特流了,但是,數據傳輸并不可靠,在物理連接基礎上,再建立數據鏈路連接,才是“數據鏈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數據鏈路連接具有檢測、確認和重傳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鏈路變成可靠的數據鏈路,進行可靠的數據傳輸當數據鏈路斷開連接時,物理電路連接不一定跟著斷開連接。5.2數據鏈路層中的鏈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試討論數據鏈路層做成可靠的鏈路層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答:鏈路管理、幀定界、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將數據和控制信息區分開、透明傳輸、尋址
8、??煽康逆溌穼拥膬烖c和缺點取決于所應用的環境:對于干擾嚴重的信道,可靠的鏈路層可以將重傳范圍約束在局部鏈路,防止全網絡的傳輸效率受損;對于優質信道,采用可靠的鏈路層會增大資源開銷,影響傳輸效率。5.3網絡適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網絡適配器工作在哪一層? 答:適配器(即網卡)來實現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這兩層的協議的硬件和軟件 。網絡適配器工作在TCP/IP協議中的網絡接口層(OSI中的數據鏈里層和物理層)。5.4數據鏈路層的幀定界、透明傳輸和差錯檢測各解決什么問題?答:幀定界是分組交換的必然要求 、透明傳輸避免消息符號與幀定界符號相混淆 差錯檢測防止合差錯的無效
9、數據幀浪費后續路由上的傳輸和處理資源。5.6如果在數據鏈路層不進行幀定界,會發生什么問題? 答:如果在數據鏈路層不進行幀定界,將發生幀數據錯誤,造成數據混亂,通信失敗。5.7數據傳輸中常用的差錯檢驗技術有哪幾種?試比較它們的檢驗和糾錯能力?答:1.奇偶校驗,只能檢查單個錯誤,所以它的檢錯能力差,一般只用于通信質量要求較低的環境。2.循環冗余校驗,這種方法并不能確定究竟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比特出現差錯,只能達到無差錯接收的程度。3.二維奇偶校驗,只能檢測奇數個錯誤,若行和列同時出現偶數,則無法檢錯。4.漢明校驗,雖然能糾錯,但只能糾正1位錯,不能糾正多位錯,也不能確保偵測多位錯。5.8什
10、么是校驗碼?什么是奇偶校驗碼?試寫出二進制數0010110的奇校驗碼和偶校驗碼。答:校驗碼(jiào yàn m)通常是一組數字的最后一位,由前面的數字通過某種運算得出,用以檢驗該組數字的正確性。奇偶校驗碼是一種通過增加冗余位使得碼字中"1"的個數恒為奇數或偶數的編碼方法,它是一種檢錯碼。奇校驗碼:00010110;偶校驗碼:10010110。 注:這里將第一位設為校驗位。 5.12假定MAC地址不在ARP表中,發送者如何找到目的MAC地址?。答:向整個局域網發送一個廣播信息。5.13 ARP和RARP都把地址從一個空間映射到另一個空
11、間。它們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什么方面? 解答:在RARP的實現中有一個RARP服務器負責回答查詢請求。在ARP的實現中沒有這樣的服務器,主機自己回答ARP查詢。 5.14主機如何不需發送廣播就能解析位于同一子網的另一主機的IP地址? ARP高速緩存中包含什么?答:當條目已經處于源主機的ARP高速緩存中時。ARP高速緩存中包含: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生存時間值還指定了映射條目保留在高速緩沖中的時間長短,但它顯示不出來。5.15假設任何主機都沒有高速緩存這些條目,當主機和經過單臺路由器連接的其他子網上的主機通信時,需要多少個AR
12、P廣播?(地址轉換)答案:兩個。一個是試圖與路由器進行通信的源主機,另一是試圖與遠程網絡上,主機進行通信的路由器。5.16 HDLC幀可分為哪幾大類?試簡述各類幀的作用。答:分三大類。1信息幀:用于數據傳輸,還可同時用來對已收到的數據進行確認和執行輪詢功能。2監督幀:用于數據流控制,幀本身不包含數據,但可執行對數據幀的確認,請求重發信息幀和請求暫停發送信息幀等功能。3無編號幀:主要用于控制鏈路本身,不使用發送或接收幀序號。5.17 HDLC幀可分為哪幾大類?試簡述各類幀的作用。答:分三大類。1信息幀:用于數據傳輸,還可同時用來對已收到的數據進行確認和執行輪詢功能。2監督幀:用于數據流控制,幀本
13、身不包含數據,但可執行對數據幀的確認,請求重發信息幀和請求暫停發送信息幀等功能。3無編號幀:主要用于控制鏈路本身,不使用發送或接收幀序號。6.1局域網參考模型包含哪幾層?每一層的功能是什么?答:應用層,表示層,回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6.2簡單比較純ALOHA協議和分時隙ALOHA協議。答:純ALOHA的思想很簡單,即盡量滿足用戶發送數據的要求,信道利用率不超過18%。分時隙ALOHA的思想是用時鐘同步用戶數據的發送,信道利用率可以到達36%。6.3簡單比較1-堅持、非堅持和p-堅持CSMA協議。答 1-堅持CSMA的基本思想是當一個結點要發動送數據時,首先監聽信道,如果信
14、道空閑就立即發送數據;如果信道忙則等待,同時繼續監聽直至信道空閑;如果發生沖突,則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后再重新開始監聽信道。非堅持CSMA則在監聽到信道忙后將放棄監聽,這樣就減少了多個結點等待信道空閑后同時發送數據導致沖突的頻率。p堅持CSMA試圖降低1堅持CSMA協議中多個結點檢測到信道空閑后同時發送的沖突頻率;采用“堅持”監聽,是師徒客服非堅持CSMA協議中由于隨機等待造成等待時間較長的缺點。6.4簡述CSMA/CD的工作過程。答:在某時刻一個結點完成數據發送,信道變為空閑,此時其他結點可以發送數據;當多個結點同時發送時產生沖突,各結點檢測到沖突后立即停止發送,這是形成爭用時隙;當爭用信道的結
15、點較多時,會形成一系列爭用時隙;經過幾輪競爭后,有一個結點發送數據成功。隨后重復這一過程。CSMA/CD的工作過程就是傳輸周期、爭用周期和空閑時期周而復始,交替出現的過程。6.5為什么以太網存在最小幀長度問題?以太網的最小幀長度為什么是64B? 答:以CSMA/CD作為MAC算法的一類LAN稱為以太網。CSMA/CD沖突避免的方法:先聽后發、邊聽邊發、隨機延遲后重發。一旦發生沖突,必須讓每臺主機都能檢測到。關于最小發送間隙和最小幀長的規定也是為了避免沖突。按照標準,10Mbps以太網采用中繼器時,連接的最大長度是2500米,最多經過4個中繼器,因此規定對10Mbps以太網一幀的最小發送時間為5
16、1.2微秒。這段時間所能傳輸的數據為512位,因此也稱該時間為512位時。這個時間定義為以太網時隙,或沖突時槽。512位64字節,這就是以太網幀最小64字節的原因。6.6試說明10BASE-T中的10,BASE,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號在電纜上的傳輸速率為10MB/s,“BASE”表示電纜上的信號是基帶信號,“T”代表雙絞線星形網,但10BASE-T的通信距離稍短,每個站到集線器的距離不超過100m。6.12為什么在無線局域網中不能使用CSMA/CD協議而必須使用CSMA/CA協議?由于無線信道信號強度隨傳播距離動態變化范圍很大,不能根據信號強度來判斷是否發生沖
17、突,因此不適用有線局域網的的沖突檢測協議CSMA/CD。802.11采用了CSMA/CA技術,CA表示沖突避免。這種協議實際上是在發送數據幀前需對信道進行預約。 這種CSMA/CA協議通過RTS(請求發送)幀和CTS(允許發送)幀來實現。6.13簡述CSMA/CA的工作過程。答:CSMA/CA協議的工作流程分為兩個分別是:1.送出數據前,監聽媒體狀態,等沒有人使用媒體,維持一段時間后,才送出數據。由於每個設備采用的隨機時間不同,所以可以減少沖突的機會。2.送出數據前,先送一段小小的請求傳送報文(RTS : Request to Send)給目標端,等待目標端回應 CTS: Clear
18、 to Send 報文后,才開始傳送。 利用RTS-CTS握手(handshake)程序,確保接下來傳送資料時,不會被碰撞。 同時由於RTS-CTS封包都很小,讓傳送的無效開銷變小。6.14結合隱蔽站問題和暴露站問題說明RTS 幀和CTS 幀的作用。RTS/CTS 是強制使用還是 選擇使用?請說明理由。 答:源站在發送數據幀之前發送RTS 幀,若信道空閑,則目的站響應CTS 幀,當源站收到CTS 幀后就可發送其數據幀,實際上就是在發送數據幀前先對信道預約一段時間。RTS/CTS 是選擇使用的,因為當數據幀
19、本身長度很短時,使用RTS/CTS 反而會降低效率。6.15為什么在無線局域網上發送數據幀后要對方必須發回確認幀,而以太網就不需要對 方發回確認幀? 答:無線局域網可能出現檢測錯誤的情況:檢測到信道空閑,其實并不空閑,而檢測到信道 忙,其實并不忙,因此需要接收方發回確認幀來確定信道是否空閑。6.16無線局域網的MAC 協議中的SIFS,PIFS 和DIFS 的作用是什么? 答:SIFS,即短幀間間隔。SIFS 是最短的幀間間隔,用來分隔開屬于一次對話的各幀;PIFS, 即點協調功能幀間間隔(比S
20、IFS 長),是為了在開始使用PCF 方式時(在PCF 方式下使 用,沒有爭用)優先獲得接入到媒體中;DIFS,即分布協調功能幀間間隔(最長的IFS), 在DCF 方式中用來發送數據幀和管理幀。6.17網橋的工作原理和特點是什么?答: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它根據 MAC 幀的目的地址對收到的幀進行轉發。 網橋具有過濾幀的功能。當網橋收到一個幀時,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轉發此幀,而是先檢查此幀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確定將該幀轉發到哪一個接口 。6.18以太網交換機有何特點?網
21、橋與轉發器以及以太網交換機有何異同? 答:以太網交換機則為鏈路層設備,可實現透明交換。當網橋收到一個幀時,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轉發此幀,而是先檢查此幀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確定將該幀轉發到哪一個接口 轉發器工作在物理層,它僅簡單地轉發信號,沒有過濾能力 以太網交換機則為鏈路層設備,可視為多端口網橋。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臺自主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在相應軟件的支持下,以實現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為目標的系統。2.信道帶寬:信道中能夠傳送信號的最大頻率范圍,如果信號的帶寬小于信道的帶寬,則輸入信號的
22、全部頻率分量都能通過信道。如果信號的帶寬大于信道的帶寬,則輸入信號的部分頻率分量將不能通過信道。3.計算機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中用于規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發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規則稱為網絡協議或通信協議,它主要有語義、語法和同步三個部分組成。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分成若干層來實現,每層都有自己的協議。我們將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為網絡的體系結構。5.面向連接的網絡服務:面向連接服務在數據交換之前,必須先建立連接。當數據交換結束后,則應終止這個連接。面向連接服務具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和連接釋放這三個階段,是可靠的報文分組按順序傳輸方式。7. 虛擬局域網:是局域網中由一些具有
23、某些共同需求的網段構成的與物理位置無關的邏輯組,網絡中的每一個幀都帶有明確的標識符以指明其源發站是屬于哪個VLAN的。8. 無線局域網: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組網技術,它是以無線信道為傳輸媒質構成的計算機網絡,通過無線電傳播技術來實現在空間傳輸數據10.什么是TCP/IP :TCP/IP協議是當今技術最成熟、應用廣泛的網絡傳輸協議,并擁有完整的體系結構和協議標準14. Internet:通常稱為“因特網”、“互聯網”和“網際網”等。它是全球性的、最具有影響力的計算機互連網絡。15.FTP:文件傳輸協議FTP是Internet提供的又一項基本服務。利用這個協議可以方便地在兩臺連網計算機間傳輸文件,
24、我們通常所說的“下載”就是用FTP實現的。16. 網絡操作系統:是使網絡上的各計算機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網絡資源以及為網絡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的軟件和有關規程的集合。1.廣域網 覆蓋范圍從幾十千米到幾千千米,可以將一個國家、地區或橫跨幾個洲的計算機和網絡互聯起來的網絡2.城域網 可以滿足幾十公里范圍內的大量企業、機關、公司的多個局域網互聯的需要,并能實現大量用戶與數據、語音、圖像等多種信息傳輸的網絡。3.局域網 用于有限地理范圍(例如一幢大樓),將各種計算機、外設互連的網絡。 4.無線傳感器網絡 一種將Ad hOC網絡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的新型網絡6.網絡拓撲 通過網中結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幾
25、何關系來反映出網絡中各實體間的結構關系1.0SI參考模型 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0制定的網絡層次結構模型。2.網絡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層次結構模型與各層協議的集合。3.通信協議 為網絡數據交換而制定的規則、約定與標準。4.接口 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交換信息的連接點。5.數據鏈路層 該層在兩個通信實體之間傳送以幀為單位的數據,通過差錯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成無差錯。6.網絡層 負責使分組以適當的路徑通過通信子網的層次。7.傳輸層 負責為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進程通信服務的層次。8.應用層 .0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1、從通信雙方信息交互的方式來看,有三種基本方式,即單工、全雙工和 半雙工
26、。2、802.3局域網的MAC幀的最小長度是 64 字節,MAC地址長度為 48 位。3、標準化的DTEDCE接口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特性:物理特性、機械特性、功能特性、規程特性。4、以太網是局域網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它的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采用的協議是 CSMA/CD 。6、CDMA系統中使用的多路復用技術是 碼分多址 。7、100BASE-T標準規定的信號是 基帶 ,網絡速率是 100Mb/s 。8、設理想低通道信道帶寬為3000Hz,根據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為 6000波特。10、IP地址7的網絡類別是 A 類,主機號是 12.240.17 。
27、1、計算機網絡按作用范圍可分為 廣域網 、 局域網、城域網。2、計算機網絡中常用的三種有線傳輸媒體是 雙絞線 、同軸電纜 、光纖 。3、數據交換有電路交換 、 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三種主要交換技術。4、計算機網絡最主要的兩個性能指標是 帶寬 和 時延 。5、網絡協議的三要素是 語法 、 語義 、 同步
28、。6、數據傳輸系統分為 模擬傳輸 系統和 數字傳輸 系統兩種。7、現在的數字傳輸系統都采用脈碼調制PCM體制,它有兩個互不兼容的國際標準,分別是 北美的24路PCM 和 歐洲的30路PCM 。8、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是 比特/秒 ,碼元傳輸速率的單位是 波特 。9、數據通信可分為 同步通信 和 異步通信兩大類。10、有固定基礎設施的無線局域網中的一個站檢測到信
29、道處于忙態,或者是由于物理層的 載波監聽 檢測到信道忙,或者是由于MAC層的 虛擬載波監聽 機制指出了信道忙。11、CIDR將 網絡前綴 都相同的連續的IP地址組成“CIDR”地址塊,路由表就利用CIDR地址塊來查找目的網絡,這種地址的聚合常稱為 路由聚合 ,也稱為構成超網。12、IPV6與IPV4相比,地址增大到 128bit,為便于閱讀和操縱這些地址,IPV6使用 冒號十六進制 計法。13
30、、運輸層為 應用進程 之間提供邏輯通信,網絡層為 主機 之間提供邏輯通信。14、TCP傳輸的可靠是由于使用了 序號 和 確認號 。15、以太網端到端的往返時延2t稱為 爭用期 ,又稱為碰撞窗口。以太網取51.2u爭用期的長度,并規定凡長度小于 64 字節的幀都是無效幀。16、TCP在進行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時,發
31、送端的發送窗口上限值應取“接收方窗口”和“擁塞窗口”中較小的一個,前者是來自 接收 方的流量控制,后者是來自 發送 方的流量控制。為更好地在運輸層進行擁塞控制,因特網標準定義了4種算法,即 快啟動 、 快重傳 、 擁塞避免 、 快恢復 。18、物理層的接口特性有機械特性、 電氣特性 、功能特性和 規程特性 。19、在網絡中傳輸包可通過 數據報 和 虛電路兩種
32、方式傳輸。 20、在TCP/IP網絡中,TCP協議工作在 傳輸層,FTP協議工作在 應用層。21、防火墻技術可分為兩類: 應用層防火墻技術和 網絡層防火墻技術。22、時分多路復用技術可分為 同步時分復用 和 異步時分復用 。 23、計算機網絡原理體系結構共分為五層,它們是 應用層 、 運輸層 、 網絡層
33、160;、 數據鏈路層 、 物理層。 24、在 OSI 參考模型中,在對等層次上傳送的數據,其單位都稱為該層的 數據傳輸單元PDU 。 25、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稱為 協議 。 26、TCP/IP 模型分為四層,它們是 應用層 、 運輸層 、 網際層 、
34、0;網絡接口層 。27、每赫帶寬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的每秒 2 個碼元,這就是奈氏準則。28、廣域網由 一些接點交換機 和 連接這些交換機的鏈路 組成。 29、將主機名轉換成 IP 地址,要使用 DNS 協議,將 IP 地址轉換成 MAC 地址,要使用 ARP 協議。 30、PING 命令使用了 ICMP 的 Echo 請求和 Echo 回答報文。 31、TCP/IP 運輸層有兩個不同的協議,即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和 傳輸控制協議TCP 。 32、TCP/IP 網絡中,物理地址與 數據鏈路層有關,邏輯地址與 網絡層有關,端口地址和 傳輸 層有關。 33、 碼元/秒 是碼元傳輸的速率單位, 比特 是信息量的單位。 34 、在虛電路服務中,任何傳輸開始前,要先 建立連接 。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助辦稅終端管理辦法
- 福建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 工作紀律獎懲管理辦法
- 室外體育業態管理辦法
- 肥胖危害健康課件
- 路政內業培訓課件
- 公司培訓課件怎么寫
- 肝臟磁共振檢查技術課件
- 肝硬化課件中醫
- 甘肅禮縣中考數學試卷
- 基于數據的女性健康問題研究及解決方案探討
- T-CCPS 0014-2024 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原則與實施指南
- 閩教版(2024)三年級英語下冊全冊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術規范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工廠生產管理制度流程
- 《弟子規之信篇》課件
- 電力設施的定期檢查與維修記錄管理
- 四升五數學暑假思維訓練題90道
- 光伏發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GD-003-2025
- 新能源車輛充電樁建設和運營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