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葉酸對成人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卒中的療效試驗意義 : 由于數據的限制性,葉酸對腦卒中一級預防的效果仍有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試驗目的 : 驗證-依那普利與葉酸聯合治療比單獨使用依那普利能更有效降低中國成人高血壓患者初發腦卒中的風險。實驗設計及樣本人群: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實驗,從2008 年 5 月 19日開始至2013 年 8 月 24 日結束, 歷時 5 年 3 個月, 遵循隨機、雙盲原則, 其涉及江蘇、安徽兩省內32 個社區, 參與者共有20702位 (均有高血壓病史,但無中風和心肌梗死病史)。試驗設計:符合納入條件的參與者通過MTHFR C677T基因型篩選后,隨機分為依那普利10mg+葉酸0.
2、8mg組合片聯合治療組( 10348人) ,依那普利10mg 片劑單獨治療組(10354人) 。試驗主要計量轉歸事件:主要轉歸為“初發中風”,次要轉歸為“初發缺血性腦卒中”、 “初發出血性腦卒中”、 “心肌梗死”、 “復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腦卒中) ”及“全因死亡”。試驗結果:4 年半的持續性治療顯示:與依那普利單獨組相比,依那普利和葉酸聯合治療組顯著降低了 “初發腦卒中”( 2.7聯合組VS3.4單獨組 ; HR, 0.79; 95 CI, 0.68-0.93) 、 “初發缺血性中風”( 2.2聯合組VS 2.8單獨組; HR, 0.76; 95 CI, 0.64-0.9
3、1)和“復合心血管事件” ( 3.1聯合組VS 3.9單獨組; HR, 0.80; 95 CI, 0.69-0.92)的發生風險。但兩組間 “初發出血性腦卒中”( HR, 0.93; 95 CI, 0.65-1.34) 、( HR, 1.04; 95 CI, 0.60-1.82)以及“全因死亡”( HR,0.94; 95 CI, 0.81- 1.10)的發生風險無明顯差異。同時,不良事件的頻率在 2 個治療組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試驗結論:在無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人高血壓患者中,與單獨使用依那普利相比,依那普利+葉酸聯合治療更能有效的降低腦卒中初發的風險。這些研究結果與高血壓或低基線葉酸水
4、平的成年人使用葉酸的好處是一致的。調查研究腦卒中目前高居中國國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同時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一級預防對于77%的腦卒中患者來說是首要事件,2 但由于數據的不完善及調查的限制性,葉酸在腦卒中一級預防中的具體作用仍然有不明確的部分。盡管一些臨床試驗研究及META分析明確表明葉酸能夠降低腦卒中的風險,6、 8、 13 但是大多數的相關的二級預防隨機試驗并沒有驗證葉酸補充劑有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4-12這就提出了一個可能性,即葉酸對腦卒中的預防作用比心血管疾病更有效,但是前期的所有試驗沒有一個研究涉及葉酸對初發腦卒中轉歸的意義。而且,一個隨機試驗的META分析還證明過葉酸在降低腦卒中發
5、生風險方面存在天花板效應(約 0.8mg/d) 。 14此外, 大多數相關的臨床試驗都是在高葉酸攝入的地區進行的,因為存在天花板效應,所以這些試驗也許不能很有效的驗明葉酸的積極效益。四氫葉酸還原酶是調節葉酸代謝的最主要的酶。四氫葉酸還原酶 基因 C677T的多態性導致酶活性降低,從而導致了葉酸水平的降低。大量遺傳研究和臨床試驗的META分析顯示MTHFR C677T基因變異對卒中風險的影響可能被體內葉酸狀態而變化。綜上所訴,葉酸在腦卒中一級/二級預防中的功效受個人因素、葉酸基線水平、C677T基因多樣性的影響。中國腦卒中初發試驗表明:對于成人高血壓患者,依那普利+葉酸聯合治療比單獨使用依那普利
6、能更有效降低腦卒中初發風險。方法研究監督本研究經中國合肥安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倫理委員會批準(FWA assurance number FWA0000126)3。所有參與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方案和數據分析規劃詳見補充1。此試驗設計在學術指導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的監督下完成。所有的轉歸事件,包括主要轉歸和次要轉歸,都有其獨立的斷點審判,而且審判者均不知道自己所裁定的研究組。一個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臨時性的對數據分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試驗完成后, 數據庫立即鎖定,在寫作組整理出首稿之后所有作者再相繼修訂。參與者納入的參與者為45-75 歲之間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
7、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進行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患者者,無性別限制。主要的排除標準包括已診斷有腦卒中、心肌梗死(MI) 、心臟衰竭、冠狀動脈血運重建或先天性心臟病病史者(詳見補充1) 。試驗設計CSPPT是一個多社區、隨機、雙盲的臨床研究試驗,其從2008年 5 月 19 日始至 2013 年 8 月 24 日止, 涉及江蘇,安徽兩省32 個社區,并在每省設置一個研究協調中心。該試驗由3 個階段組成,即:1、篩選和招募;2、 3 周的磨合治療期;3、 5年的隨機治療期。篩選和招聘在篩選階段,每個參與者均要進行體檢并完成一份關于生活方式、疾病史和服藥史的問卷調查。MTHFR C67
8、7T基因多態性的分型也在此階段完成。磨合治療期通過上述納入和排除標準,甄選出所有符合條件的參與者,并要求口服 3 周依那普利(10mg/ 日)。依從性良好、對依那普利無過敏反應者均納入下一階段。隨機化治療期進入此階段的參與者通過MTHFR C677T 的基因型 ( CC, CT, 或 TT)進行分層,并以1: 1 的比例隨機分配到兩組:1、含 10mg 依那普利和 0.8 毫克葉酸的單片藥劑(依那普利-葉酸聯合治療組);2、僅含10mg 依那普利的單片藥劑(依那普利組)(圖1)。這兩種類型的片劑由同一膠囊包裝,其外觀、大小、顏色、口味均相同。隨機化是由 4 組隨機表方法集中執行:1 是一個隨機
9、的藥品編碼和處理分配,其它 3 個是 MTHFR C677T 基因型(CC, CT,或TT)特定的隨機序列并規定區間大小為4。 所有研究者和參與者均不知道隨機化處每 3 個月隨訪一次。每次隨訪由訓練有素的科研人員和醫生完成,內容包括:生命體征、研究藥物依從性、合并用藥、不良事件以及可能的終點事件的記錄。實驗室檢測MTHFR C677T ( rs1801133) 的多態性通過ABI Prism 7900HT序列檢測系統使用TaqMan 探針法進行檢測(Life Technologies ),且重復實驗的一致率為99.4。在實驗室使用免疫熒光測定法(新工業)測量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 12 的基線水平
10、及退出隨訪水平。使用自動臨床分析儀( Beckman Coulter 公司) 測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脂和血糖的基線水平及退出隨訪水平。該數據在廣州南方醫院國家臨床腎病研究中心的核心實驗室內測量完成。 結果評價關于定義和事件裁決的更多詳細信息可參見補充1,簡單地說,主要轉歸是初發的非致死性或致死性卒中(缺血性或出血),不包括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無癥狀卒中。所有疑似卒中的病例包括醫療記錄、 影像數據以及事件報表的原始數據均提交給審判委員會做進一步查證。 次要轉歸包括復合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初發性缺血性腦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初發性出血性中風(致死性和非致死性)、MI 和
11、全因死亡。心肌梗死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缺血癥狀;2、心肌損傷相對應的心電圖改變。心血管死亡包括心臟猝死(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卒中; 心血管或侵入性操作)、心腦血管出血性疾病和其他已知的血管疾病性原因。全因死亡包括所有致死性原因。死亡的確立必須有由醫院或調查員家訪所得的死亡證安全轉歸包括所有報告的不良事件、任何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任何嚴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導致停藥和有臨床意義的異常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在探索分析中,我們進一步研究基線血清葉酸水平的修正效應(以四分位數)和MTHFR C677T 基因型與葉酸兩者之間對主要轉歸的治療效果的相互作用。統計分析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年齡在45歲
12、? 75歲之間的中國成人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的年發病率約為1.0。16 因為考慮到進入試驗的參與者會有更好的血壓管理,所以我們假設依那普利組腦卒中的年發病率為0.7。我們從前期8 個隨機試驗的META分析中評估出服用葉酸補充劑的患者其腦卒中的風險比(HR)約為0.82。某些區域不食用葉酸強化谷物,在這些區域的亞組中腦卒中的風險比約為0.75,我們的CSPPT參與者則就來自這些區域。但是為了保守起見,我們假設 5 年隨訪中的風險比為0.80 ( 5%的 I 型錯誤率); 因此,試驗將需要 20 337 的樣本量。所以在這項試驗中20 702 的樣本量足夠充分解決首要研究的試驗假設。臨時有效性分析僅集
13、中在主要轉歸,而the O Brien-Flemingalpha 支出函數用于定義統計顯著性的邊界。 17只有DSMB(數據安全監督委員)成員可訪問中期分析的結果。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DSMB 可能會建議終止試驗:1、 2 個治療組之間存在顯著的療效差異 ; 2、依那普利-葉酸組存在更大的風險收益比; 3、在合理的時間段病率)。意向性治療原則組(ITT)包括隨機接受治療的所有參與者,其用于主要療效分析。符合方案集分析組由與協議無重大偏差并且在試驗結束后整體治療依從率 70的所有參與者組成,且主要用于主要轉歸的的敏感性分析。安全組由ITT 組的參與者組成,除未服用任何研究藥物或沒有隨訪記錄的人員
14、外。如果某次服用藥片片數的數據缺失,但最后訪問的數據是可用,那么丟失的數據則通過最后的總結向前推測進行填補;否則, 輸入的數字是0。對于其他所有變量,丟失的數據被視為失去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的價值。因為缺失數據相較較少,我們并不希望缺失的數據會顯著影響主要轉歸的試驗結果。為了檢驗主要假設,主要轉歸的療效分析將遵循ITT 原則。 轉歸事件的效能指數為從隨機化分組到出現感興趣的首次事件的時間。依那普利-葉酸聯合治療組和依那普利單獨治療組的累計發生率分別采用 Kaplan-Meier 法進行估算。原始和調整后的的HR 及 95的置信區間由 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估計。考慮到前面主要轉歸的中期療
15、效分析結果(見補充1 統計分析計劃),最后的分析中使用未經調整的雙尾P <0.048 作為主要轉歸療效分析的有意義的截止點。同時, 主要轉歸還進行了兩項敏感性分析。第一個敏感性分析是評估符合方案集的風險值。第二敏感性分析涉及復合轉歸(其包括主要成果和全因死亡)。 這一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處理兩個治療組之間的其他死亡原因所帶來潛存的差異競爭風險(differential competingrisks) 。 一種類似的方法同時也應用于所有次要轉歸的療效分析,但它們以未經調整的雙尾P <0.05 作為標準。在探索性分析中,我們首先考察了血清葉酸水平的修飾效果(以四分位數)和MTHFRC6
16、77T 基因型對葉酸治療療效的相互作用。還有亞組分析的其他變量,包括性別、基線年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四分位數)、血清維生素B 12的水平(以四分位數)和吸煙。以上所有數據的統計分析軟件為2.15.1版 R軟件 ( http:/www.R-/)結果研究參與者和基線特征如在 圖 1 所示, 2008 年 5 月和 2009 年 8 月期間從29 190 人中篩選出20 702 名合格者,其平均年齡為60.0 歲 ( SD, 7.5 歲) ,并隨機分配到依那普利-葉酸聯合治療組(10 348 人)和依那普利單獨治療組(10354 人)。因為兩個治療組均使用降脂藥(0.8
17、)、降糖藥( 1.6)和抗血小板藥物( 3.1),所以志愿者自報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的比例低, 分別為2.7和3.1至 3.2。 同時, 維生素 B12缺乏 ( <200pg/mL )1.5)(見表1)。表 1 研究參與者的基線特征MTHFR C677T 多態性的比例分別為CC基因型 27.3( N =5652)、 CT基因型 49.2( N = 10 176)和 TT 基因型23.5(N =4874)。當進一步分層MTHFR 基因型時發現(e 表 1 補充2)各基-葉酸組和依那普利組之間的基線特征將沒有顯著差異 (全部 P> 0.05)。治療隨訪多數受試者(依那普利-葉酸組69.1
18、n = 7152、依那普利組69.2 N = 7159) 服用了至少70的研究藥物而沒有重大違反方案的行為。研究停藥率分別為依那普利-葉酸組14.2、依那普利組14.1。兩組中中途停止干預的受試者大多數仍然持續隨訪至終點事件。但是在試驗完成之前仍分別有32( 0.3依那普利-葉酸組)和35( 0.3依那普利組)名受試者失去隨訪。失去隨訪的所有受試者都將包括在最后的分析中,并在最后隨訪的時間進行審查。血清葉酸水平對葉酸治療的影響大多數受試者會分別在試驗開始和隨訪結束時進行血清葉酸水平的測定即基線水平和退出水平。試驗人員對兩個治療組的不同基因型之間的基線葉酸水平進行比較。治療后,依那普利-葉酸組葉
19、酸值的中位數增加了11.2ng/mL 、依那普利組增加了4.4ng/mL ,并且治療后各 MTHFR C677T基因型之間葉酸增長的平均中值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 2 和在 e 圖 1 補充2)。表 2.治療前后總樣本和各基因型間的血清葉酸水平及血壓情況基線血壓和治療期間血壓2 組之間的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基線水平和退出水平具有高度可比性(表 2 和 e 圖 2 補充 2)。在試驗期間,依那普利-葉酸組和依那普利組的平均血壓水平分別為139.7 /83.0mmHg 和 139.8/83.1mmHg , 其血壓值會在各基因型間進行比較。同時,57.1的受試者伴隨服用其他降壓藥,其中 41.2的人
20、服用1 種額外的藥物、15.9的人服用2 種額外的藥物。他們服用的伴隨抗高血壓藥物的種類主要是鈣通道阻滯劑(依那普利-葉酸組48.8、依那普利組48.9)和在主、次轉歸方面葉酸治療的功效分析在 2013 年 6 月, 48 個月的治療和590 主要終點事件之后,DSMB進行的第四次中期分析觀察到兩個治療組間的顯著性療效差異( P ?=0.003 ,數秩檢驗)。超過了預先規定的停止邊界。因此,DSMB 建議提前終止試驗。在分析DSMB 的建議之后,督導委員會終止了試驗,并在3 個月內對所有受試者進行了最后一次訪問。在意向性治療原則分析中,2 個治療組初發腦卒中累計事件發生率如圖 2 Kaplan
21、-Meier 曲線所示。在4.5 年(四分位距,4.2-4.7 歲)治療時間內,依那普利-葉酸組與依那普利組相比初發腦卒中人數分別為 282 ( 2.7)和355( 3.4)人,即葉酸組絕對減少了0.7的風險和相對降低21的風險(HR, 0.79 95 CI, 0.68-0.93; P?=0.003; 需要治療的人數4.5 年 = 141 95 CI, 85-426 )( 表 3)。同樣,復合轉歸(由主要轉歸和全因死亡構成)的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結果(5.4依那普利-葉酸組與6.2依那普利組; HR, 0.86; 95 CI, 0.77-0.97; P?= 0.01 )。采用符合方案集分析主要轉歸
22、(事件發生數量/受試者人數:152/7159 依那普利 -葉酸組、199/7152 依那普利組) 也產生相似的效果( HR, 0.76; 95 CI, 0.62-0.94; P ?= 0.01 ) 。基于計算機斷層掃描( N = 577) 或磁共振成像技術( N = 168) ,卒中病例被進一步分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在 110 名同時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成像的受試者,卒中結果的符合率為100。如果圖像數據無法獲得(N = 2 ),卒中將通過臨床癥狀進行定義。次要轉歸的分析顯示,依那普利-葉酸組受試者缺血性卒中(2.2依-葉酸組與2.8依那普利組; HR, 0.76; 95 CI,
23、0.640.91; P?= 0.002 ) 和復合心血管事件( 3.1依那普利-葉酸組與3.9; HR, 0.80; 95 CI, 0.69-0.92; P?= 0.002 )的風險顯( 表 3和e圖 3 補充 2) 。 但是, 兩組之間出血性腦卒中( 0.60 VS0.56 ; HR, 0.93; 95 CI, 0.65-1.34; P?= 0.71 )、 MI( 0.24VS0.23 ; HR, 1.04; 95 CI, 0.60-1.82; P?= 0.89 ) 或全因死亡( 2.9VS3.1 ; HR, 0.94; 95 CI, 0.81-1.10; P ?= 0.47)三項次要轉歸無
24、表 3)。圖 2.兩組初發腦卒中累積發生率的Kaplan-Meier 曲線3.主、次轉歸的風險比通過重要協變量進行分層分析通過 MTHFR C677T的基因型(CC, CT和 TT)、同型半胱氨酸的四分位數、葉酸、維生素B12、年齡(每10 年一級別)、性別和在任何一個亞組均沒有顯著相互作用?P> 0.05, 所有的比較), 包括葉酸水平( P?= 0.16) 和 MTHFR C677T基因型 ( P ?= 0.16) ; 但是,具有較低葉酸基線水平者其有益效果更加明顯(在eFigure 4 補充 2)。探索性分析葉酸基線水平和MTHFR C677T 基因型E 圖 5 補充2 示, 通過
25、 MTHFR C677T基因型和葉酸基線水平分別對依那普利-葉酸組與依那普利組初發腦卒中的發生率進行分層分析。在依那普利組,大多數 CC 基因型(正常純合子)受試者基線卒中風險越高( P ?= 0.01 ,線性趨勢)。同樣的,CT基因型(雜合子)受試者符合上述規律(P?= 0.01 為線性趨勢)。所以如圖示所見CC和 CT基因型葉酸基線水平最低四分位數時其卒中風險值最大。但是TT 型(純合的變體)受試者在所有葉酸基線水平處均有持續性高風險( P ?= 0.65 ,線性趨勢)。在每個基因型和基線葉酸分組中進一步評估葉酸治療對初發腦卒中的療效。在葉酸水平低于中位數基線葉酸水平時,大多數CC 基因型
26、受試者的葉酸治療顯著降低了腦卒中的風險(絕對風險減少比例,2.1 ; HR, 0.45; 95 CI, 0.29-0.72; P?= 0.001 )。同樣的試驗方法觀察到大多數CT 基因型受試者于最低四分位數處有最大療效(絕對減少風險,1.4 ; HR, 0.68; 95 CI, 0.44-1.07; P?= 0.10)。與此相反,大多數TT 基因型受試者在基線葉酸水平最高四分位數處,體現出葉酸治療對腦卒中的預防作用(絕對減少2.8 ; HR, 0.24; 95 CI, 0.10-0.58; P ?= 0.001 )。即,對于CC、 CT 基因型,當其處于最低基線葉酸水平時,腦卒中的風險最高、
27、葉酸治療的療效最好;而TT 基因型受試者在不同的基線葉酸值均有較高的卒中風險,且有相對較大的葉酸需求。不良事件2 個治療組之間的任何不良事件頻率的報告沒有顯著的差異,(定義 e 表 3 和 4 補充2)。.治療組間的其他安全轉歸無統計學意義, 包括嚴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導致停藥和實驗室檢查的異常結果。討論葉酸補充劑在預防腦卒中方面的效果還不夠完善。 3 CSPPT,即在中國無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成人高血壓人群間的大型隨機試驗發現:與單獨用依那普利相比,依那普利-葉酸治療顯著減少了初發腦卒中相對風險(21)。進一步調整重要協變量,包括基線高半胱氨酸水平,結果基本同上(見表3)。Clarke 等
28、人 18報道的一份薈萃分析顯示:葉酸補充劑對降低腦卒中的風險沒有顯著性意義(N= 35603;RR 率比, 0.96; 95 CI, 0.87-1.06 )。由霍等人14,完成的最新和最全面的薈萃分析,其包括Clarke 等人薈萃分析所有的試驗報告, 發現補充葉酸顯著降低了腦卒中的風險( 15個隨機試驗; N =55 764;相對危險度,0.92; 95 CI, 0.86-1.00; P = 0.04 ) ; 尤其是,沒有葉酸強化的試驗組(N =43 426; 相對風險度,0.89; 95 CI,0.82-0.97; P = 0.01 )及他汀類藥物使用率較低的試驗組(相對風險度, 0.77;
29、 95 CI, 0.64-0.92; P ? = 0.005 )。葉酸補充劑和腦卒中發生風險之間的變量的關聯強度可能會因為試驗設計和受試者的特征產生重要差異。在 CSPPT之前,曾有一個對腦卒中一級預防特別缺乏有力證據的隨機臨床試驗。已發表的四個的關于補充葉酸的試驗(腦卒中事件超過200 例): SEARCH ( 534例 ; HR, 1.02; 95 CI, 0.86-1.21 ) 4 、 VITATOPS( 748例 ; HR, 0.92; 95 CI, 0.81- 1.06) 5、 HOPE-2( 258例 ; HR, 0.75; 95 CI, 0.59-0.97 ) 6、和 VISP(
30、 300例 ; HR, 1.04; 95 CI, 0.84-1.29 ) 7。 4項試驗均以有 心血管疾病病史、無腦卒中病史的患者人群作為試驗對象進行研究。CSPPT 20 702名參與者中卒中發生事件為637例, 是迄今為止腦卒中一級預防試驗中樣本量最大的臨床試驗,發生腦卒中的事件例數( 637例)僅次于VITATOPS 5( 748例,主要是卒中復發)。CSPPT通過對單個基準葉酸水平和MTHFR 基因型的數據分析,發現了有力證據證明基線葉酸水平是葉酸預防腦卒中的重要決定因素。 盡管前期隨機試驗的薈萃分析顯示低葉酸水平時葉酸治療對預防腦卒中有更大的有益效果13 - 15 。 CSPPT是第
31、一個使用個體基線葉酸水平來驗證假設的大規模隨機試驗。在沒有葉酸強化的人群中,我們觀察到血漿葉酸水平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并清楚地表明了有益的作用似乎在低葉酸水平的受試者中更加明顯。相比較而言,VISP 研究是在美國一葉酸強化區域進行的。7在北美強制性的葉酸強化已對人血漿葉酸水平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19在 VISP 研究中基線葉酸水平的平均值約為28 nmol / L ( 12.4ng/mL ),這較CSPPT試驗高約50。因此, 之所以前期在高葉酸水平區域的葉酸試驗中常常產生空結果,這很可能是因為高葉酸區域葉酸補充的“天花板效應 ”。 14MTHFR 基因型對腦卒中的影響需要在基線葉酸水平的背景
32、下進行評估,正如由霍姆斯等15完成的一個大型的遺傳研究和臨床試驗的薈萃分析所指示:MTHFR 基因對腦卒中風險的影響是隨人口膳食葉酸水平(基于生態數據)的改變而改變的。他們推測,在低葉酸區域 (亞洲) 葉酸干預將會有一個較大的影響(相對危險度,0.78; 95 CI , 0.68-0.90 )。據我們所知,CSPPT是第一個使用個體MTHFR基因型和基線葉酸水平來驗證假設的大規模隨機試驗。這樣的設計允許(1)在主要分析上通過分層隨機MTHFR C677T 基因型的方式來控制基因混雜因素(2)研究基線葉酸水平和MTHFR 基因型這兩個因素在葉酸治療功效上的共同作用。從 MTHFR 基因型和基線葉酸水平的聯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對于CC或 CT基因型的受試者,當其處于最低基線葉酸水平時,腦卒中的風險最高、葉酸治療的療效最好。此外,我們的數據表明,TT 基因型受試者可能需要補充更高劑量的葉酸以克服生理水平的不足(反映在TT 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樓盤變廢為寶活動方案
- 桐鄉八年級數學活動方案
- 油田插花活動方案
- 植樹節樹木掛牌活動方案
- 殷都區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 校長講安全活動方案
- 水泥廠東宿舍活動方案
- 森林沙龍活動方案
- 民營企業家聯誼活動方案
- 氣墊抽獎活動方案
- 河北省石家莊市2025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 四川省德陽市2025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
- 石獅子購銷合同協議
- 2025廣州市荔灣區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課題申報書: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理念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的策略研究
- 模聯面試題及答案
- 上海市楊浦區2025屆高三語文一模質量調研試卷(含答案)
- 貴州省遵義市2024年八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題與參考答案
- 隔壁拆房相鄰協議書
- GB/T 320-2025工業用合成鹽酸
- 2025(人教版)小升初數學總復習 知識點總結+專項練習(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