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機械與人 單元測試一、選擇題1.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 A. 我們正常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 B. 你的物理老師從一樓走到二樓時的功率約 C. 把 個雞蛋舉高 ,做的功約為 &
2、#160;D. 起重機的效率可以達到 2.甲升降機比乙升降機的機械效率高,它們分別把相同質量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則() A. 乙升降機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較多 B. 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額外功較多C. 甲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
3、160; D. 乙升降機的電動機做的總功較少3.如圖所示,一輛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灑水車正在灑水作業,關于該灑水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機械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4、60; B. 機械能變小,重力勢能、動能變小C. 機械能不變,動能變小
5、0; D. 機械能變小,動能不變4.如圖所示,“套圈”出手后,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套圈”由a到b過程中,動能逐漸增大B. “套圈”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a點的機械能C. “套圈”由b到c過程中,機械能逐漸變小D. “套圈”由a到b再到c過程中,重力勢能先變大后變小5.迎世博晚會上,彩色氣球伴隨歡慶的樂曲勻速上升,
6、在此過程中,氣球的 A. 動能轉化為勢能,機械能不變 B. 動能轉化為勢能,機械能增大C. 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7、60; D. 動能不變,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6.“引體向上”是近年來各地體育中考新設的男生考核體育鍛煉項目,為了盡可能準確地測量某位同學引體向上運動的功率,在下列物理量中,人體的質量m;單杠的高度H;每次身體上升的高度h;做1次引體向上的時間t;引體向上的次數n;引體向上的總時間T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A.
8、60; B. &
9、#160; C. D. 7.如圖所示,每個滑輪重2N,物體G1重100N,物體G2重10N。當G1不加外力時,G2恰好能勻速下降;若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箭頭所示)時,恰好能讓G1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為 多少?(
10、160; )A. 6N B. 12N
11、0; C. 10N
12、; D. 8N8.如圖是小龍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杠桿保持平衡。若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仍然使杠桿保持平衡,拉力F的變化情況是()A. 變小
13、160; B. 變大
14、0; C. 不變 D.
15、0;無法確定9.人拉弓射箭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放在張緊了的弓上的箭,具有彈性勢能 B. 弓被拉得越彎,人的彈性勢能越大C. 弓被拉得越彎,弓的彈性勢能越大
16、0; D. 弓的彈性勢能還和它的質量有關10.如圖所示,一名運動員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b點離手,c點是鉛球移動的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有在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B.在a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在不斷的變化C.在c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重力勢能減少D.在b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機械能先增加后減少11.四位同學一起到泰州園博園游玩時,突發奇想,要進行一次比賽。他們商定:四人同時出發,繞園博園中心的天德湖跑一圈,功率最大者獲勝那么,最后勝出者一定是() A. 體重最大的同學
17、 B. 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學 C. 速度最大的同學 D. 做功最快的同學二、填空題 12.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重為2N的物體沿斜面從底端勻速拉至頂端若不考慮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則拉
18、力F為_N;若斜面的機械效率為80%,則此時拉力F為_N13. 長沙體育中考,男生新設引體向上項目如圖所示是引體向上的示意圖,小云同學在半分鐘內做了12個規范的引體向上已知小云的質量為60kg,每次引體向上他能將自身重心提高0.4m,則小云每做一次引體向上所做的功為_J,整個過程中的平均功率為_W(g取10N/kg)14. 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一重為20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高3m,拉力為150N,則有用功為 _J這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_(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15.如圖甲所示,質量為60kg的小明坐在地上,最多能拉著質量為400kg的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
19、物體A所受阻力為物重的0.2倍,則小明對物體A的拉力是_N。如圖乙所示,當小明站立在地面上,利用滑輪組以盡可能大的力豎直向下拉繩子,恰好能將浸沒在水中、密度為4×103kg/m3的物體B緩慢勻速拉離水面,物體B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_N(不計滑輪重及細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繩子能承受的拉力足夠大,g=10N/kg)。16.圖中AOB是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的輕桿,A端掛重300N的物塊,AO與OB長度之比為3:2人始終沿豎直方向拉掛在B端的輕環則該杠桿是_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要使輕桿水平平衡,人應施加拉力為_ N與水平平衡相比,當輕桿在圖中虛線
20、位置平衡時,人的拉力將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hC的位置滾下(mA=mBmC , hA=hC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物理探究方法,對以下問題進行判斷:(1)用來研究超載安全隱患時,我們應選擇 _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2)用來研究超速安全隱患時,我們應選擇 _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18. 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
21、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在_ 位置靜止,達到平衡狀態。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_ (2)杠桿調節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_ ;為什么?_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
22、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 19.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三個相同的木樁被從空中靜止釋放的鐵塊撞擊,陷入沙坑中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在此實驗中,我們是通過觀察_ 來比較各鐵塊重力勢能的大小;若A、B兩鐵塊質量相等,則兩鐵塊下落高度的關系是hA_ hB;若A、C兩鐵塊下落的高度相等,則兩鐵塊質量關系是mA_ mC。 三、實驗探究題 20.如圖1四缸發動機工作原理:內燃機通過連桿把四個汽缸的活塞連在一根曲軸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
23、過程錯開,在飛輪轉動的每半周里,都有一個汽缸在做功,其他三個汽缸分別在做吸氣、壓縮和排氣工作(1)發動機在做功沖程里,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對外做功,同時將_能轉化為_能 (2)有一臺四缸發動機,其主要技術指標如下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個汽缸工作容積的總和,汽缸工作容積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容積,又稱單缸排量,它取決于活塞的面積和活塞上下運動的距離(既沖程長)轉速表示每分鐘曲軸或飛輪所轉的周數排量2.0L輸出功率120kW轉速6000r/min該發動機在1s內做功_J,單缸排量V=_L在每個做功沖程里,發動機做功W=_J (3)在做功沖程里,燃氣對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為W=pV,式中p表示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雇傭合同協議書
- 班組勞務合同協議書
- 兄弟房屋合同協議書
- 退股合同解除協議書
- 面試簽合同協議書
- 多人合租合同協議書
- 合同內容變更協議書
- 出兌合同協議書
- 基礎開挖合同協議書
- 驛站轉讓合同協議書
- 【課件】+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課件-+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下肢動脈疾病PAD課件
- 2025浙江溫州市公用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54人(第一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中國轉運呼吸機行業應用前景與投資價值評估報告
- 《超重問題與健康對策》課件
- ktv陪酒合同協議
- 上海嘉定區2025年公開招聘農村(村務)工作者筆試題帶答案分析
- 皮膚科臨床診療規范2020版
- 陜西、山西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階段性測試(七)歷史試題及答案
- 保密警示教育典型泄密案例教育學習
- 202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所得稅會計模擬試題解析與答題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