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編科學書_第1頁
我的自編科學書_第2頁
我的自編科學書_第3頁
我的自編科學書_第4頁
我的自編科學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四大發明2007年,英國獨立報評出了改變世界的101個發明。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及另一發明算盤赫然在列。本文著重介紹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西漢初年我國發明了造紙術。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漢景帝時的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蔡侯紙”。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漢代造紙工藝示意圖西漢早期麻紙(甘肅放馬灘出土)蔡倫蔡倫墓(陜西洋縣)據說,歐洲寫一部

2、圣經要用300張羊皮。造紙術的西傳大大降低了書籍的成本造價,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會化和平民化進程。因此,一位西方哲人曾說過:“造紙一事,尤為重要,即謂歐洲文藝復興之得力于紙亦不為過”。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紙的發明影響最為久遠 ,對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最為顯著。紙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得信息的記錄、傳播和繼承都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印刷術隋唐時出現了雕版印刷。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紀初,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發明早四個多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保存,是一個重大貢獻。宋元時期,我國已有套色印刷技術

3、。山西應縣木塔內,發現了遼代的紅、黃、藍三色佛像版畫,這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雕版印刷的金剛經(局部)泥活字模型畢升夢溪筆談中關于畢升的記載轉輪排字(元朝科學家王楨發明轉輪排字盤。排版時,只要轉動放活字的輪盤,就可以揀出要用的字)(畢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造紙術和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中國印刷術經由波斯傳到西方。14世紀末,歐洲出現木板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國出現了受中國活字印刷術影響而制成的金屬活字,用以印制書籍。印刷術傳到歐洲后,為歐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以

4、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印刷術還同宗教改革有著密切聯系。它有力地支持了思想文化領域中的革新運動。正如西方學者所言“西方世界現代文明進程中的幾乎每一項成就都以不同方式與印刷術的引進與發展有聯系” 火藥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唐中期書籍記載了制成火藥的方法。唐末運用于軍事。南宋時發明“突火槍”,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火藥的發明和傳播,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是軍事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火藥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種工業的,也就是經濟的進步。有中國發明的火藥,歐洲人還得流淌更多的鮮血才能攻破中世紀的封建城堡。火藥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另一方面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制

5、造業的發展。指南針戰國時人們制作出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用磁石指南原理制成指南針。北宋指南針運用于航海。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為歐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漢朝的司南(模型)宋朝的羅盤針(模型)南宋持羅盤陶俑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指南針應用于方向測定,對于軍事和經濟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航海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指南針為明代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等地提供了條件。就世界范圍來說,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為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證。大約在12世紀下半葉,指南針經阿拉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航海事業的發展。從此以后

6、,世界格局被打破,美洲的開發和歐洲各國的資本積累在飛躍發展,指南針西傳就像抽開了時代的泄洪閘,歐洲中世紀的落后和污垢在資本主義鋪天蓋地的洪流中蕩然無存。 美國學者坦普爾在中國發明創造的國度中統計,現代世界文明賴以建立的基本發明創造,有一半以上來源于中國。特別是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曾經改變了世界。直到15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領先地位!馬克思在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寫道:“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的發明都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著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

7、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歐洲文藝復興初期四種偉大發明的傳入流播,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紙術和印刷術,替宗教改革開了先路,并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火藥的發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創立了國民軍制。指南針的發明導致發現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歐洲成為歷史的舞臺。誰最先發明電燈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

8、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制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后,愛迪生就決心制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制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后,制定了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誰最先發明電話貝爾,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制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

9、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并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面對面的交談。于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后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

10、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制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里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誰最先發明電視電視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它是一大群位于不同歷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的共同結晶。早在十九世紀時,人們就開始討論和探索將圖像轉變成電子信號的方法。在1900年,“tel

11、evision"一詞就已經出現。人們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蘇格蘭人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在倫敦的一次實驗中“掃描”出木偶的圖像看作是電視誕生的標志,他被稱做“電視之父”。但是,這種看法是有爭議的。因為,也是在那一年,美國人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電視系統。盡管時間相同,但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與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的電視系統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史上將約翰·洛吉

12、83;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的電視系統稱做機械式電視,而斯福羅金的系統則被稱為電子式電視。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傳輸和接收原理的不同。電視的發展紛繁復雜。幾乎是同一個時期有許多人在做同樣的研究。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準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誰最先發明電影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墻,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人們看到女工們穿著衣裙,軟邊帽上插著羽毛,三五成群,邊說邊笑地步入廠區的入口;火車站的月臺上

13、,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車的到來,列車從遠處馳向月臺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后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后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后,使機器置于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誰最先發明電腦PC機早期稱作微機,初期在香港商人之間被稱為電腦,后引入國內,成為大眾最熟悉的名字。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

14、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于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制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占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柜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于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么大,后逐步發展。誰最先發明自行車現在,自行車像潮水一樣,遍及世界各地,進入家家戶戶。但很

15、少有人知道,發明自行車的是德國的一個看林人,名叫德萊斯(17851851)。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制造自行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制作用的車把,制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運動。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問世了。1817年,德萊斯第一次騎自行車旅游,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一次比賽,他騎車4小時通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盡管如此,仍然沒有一家廠商愿意生產、出售這種自行

16、車。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行車前輪上,使自行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幾十年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行車,如風帆自行車、水上踏車、冰上自行車、五輪自行車,自行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隨著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行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德萊斯還發明了絞肉機、打字機等,都能減輕勞動強度。現在鐵路工人在鐵軌上利用人力推進的小車,也是德萊斯發明的,所以稱它為“德萊斯”。誰最先發明摩托車摩托車也叫機器腳踏車,是德國人戴姆勒在1885年發明的。當以煤炭為燃料的蒸汽汽車普遍行駛在街頭的時候,由于煙霧彌漫,時速不快等原因,已經有人開始試圖利用其他燃料了。在奧托工廠任職的青年技術

17、員戴姆勒,為了研制一種小巧而高效的內機燃機,毅然辭去了工廠職務,在另外組織的一個專門研制機構中進行科學研究,終于在1883年獲得成功,并于同年12月16日獲得德意志帝國第28022號專利。1885年8月29日,戴姆勒把經過改進的汽油引擎裝到木制的兩輪車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并獲得了專利。這輛摩托車使用264毫升直立式單一汽缸,四沖程的引擎,每分鐘轉動700次,能產生1/2馬力,并裝有兩檔變速器,最高時速可達19公里。同年11月,他的長子鮑爾·戴姆勒駕駛著這輛摩托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試駛了3公里。這輛世界上最早的摩托車現在陳列在慕尼黑科學技術博物館內。誰最先發明汽車世界公認

18、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奔馳。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并于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奔馳也被后人譽為“汽車之父”。1887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杰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同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制造公司奔馳汽車公司。 奔馳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汽車事業。1886年,德國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輛四輪馬車上安裝了自己研制的汽車發動機,以每小時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駛,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四

19、輪汽車誕生了。1890年戴姆勒成立公司。誰最先發明火車1801年,發明家特里維塞克首先造了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蒸汽動力車輛,于次年申請到專利權。在此基礎上,他把瓦特的蒸汽機改造成高壓蒸汽機,用這種蒸汽機成功地制造了可以在軌道上行駛的火車頭。1804年2月29日,特里維塞克的火車頭沿著專門軌道由默爾瑟開到阿伯西昂,開創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車的光輝行程。十年后,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斯蒂芬森制造并改裝了一個相似的火車頭,并鋪設鐵軌,開始在煤礦中使用。這樣,后人也就把他當成火車的發明人了。 “火車之父”的史蒂芬遜.他在前人創造的機車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多次試驗,終于在1814年制造出了一臺能夠實用的蒸汽機車。這

20、臺機車能牽引30噸,還解決了火車經常脫軌的問題。但是這臺機車的缺點很多,不僅走的慢,震動厲害,噪聲大,而且煙筒里冒出了很高的火苗。史蒂芬遜繼續進行試驗、改進。又經過11年的艱苦研究,世界上第一臺客貨運蒸汽機車“旅行號”終于誕生了。誰最先發明飛機美國的萊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美國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機進行動力飛行。 這次飛行的留空時間只有短短的12秒,飛行距離只有微不足道的36米,但它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動力、載人、持續、穩定和可操縱的重于空氣飛行器的首次成功升空并飛行,標志著人類征服天空的夢想開始變為現實。 - 萊特兄弟在童年時代就喜歡航空,

21、1896年已開始閱讀有關飛行的書籍,雖然他們都沒受過高等教育,但他們鉆研和探索的精神、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不屈不撓的奮斗、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來者前進。 - 萊特兄弟倆都未曾結婚,幾乎一生都以飛機為伴他們的名字永遠同飛機聯系在一起,永久性地留在了人們的心中。誰最先發明輪船美國人富爾頓·羅伯特是一位畫家,1766年出生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開斯特縣。21歲時,富爾頓到英國的倫敦畫畫謀生。在一次社交場合,富爾頓結識了蒸汽機發明家瓦特,他們成為莫逆之交。富爾頓在法國時,見到了美國駐法國公使利文斯頓,并見到了菲奇設計的蒸汽輪船圖紙,富爾頓意識到菲奇的設計很有價值。利文斯頓決定

22、資助富爾進行發明輪船的研究,而且將富爾頓招為自己的女婿。富爾頓經過9年時間的研制,到1803年,終于制造出了由他自己設計的第一艘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輪船,他在法國的塞納河上進行試航,一舉成功。但樂極生悲,當天晚上那艘船就不幸被暴風雨所摧毀。富爾頓立即投入第二次改建工作。1804年,改建后的輪船再次在塞納河上航行成功。但富爾頓還在不甚滿意,他認為還可造得更好一些,因此決心再建造一艘性能更理想的蒸汽輪船。1805年,他得到瓦特的支持,在英國瓦特·博爾頓工廠購買了瓦特新設計的功率更大的蒸汽機,把它帶回美國。1807年8月,一艘新造的鐵殼輪船出現在美國哈德遜河上。這艘船45米長,4米寬,名叫“

23、克萊蒙特”號。8月17日,“克萊蒙特”號升火啟航,坐在船上的40位乘客和好奇的觀眾,不斷地對它進行冷嘲熱諷。隨著蒸汽機的轟鳴聲,“克萊蒙特”號緩緩離岸,駛向江心。一位觀眾大聲喊叫起來:“啊,上帝,那玩意兒真開動啦!”人們從來沒有見過在江面上行走這樣巨大的怪物,它大聲轟鳴著駛來,高高的煙囪里冒出黑煙,明輪推動江水發出嘩嘩的響聲。經過32小時的逆水航行,“克萊蒙特”號完成了從紐約到奧爾巴尼距離為240千米的路程。要走完這段漫長的路程,即使是最好的帆船,一路順風也得走48個小時。“克萊蒙特”號順水回航時僅用了30個小時,它的平均時速達到5.6千米,從此揭開了蒸輪船時代的帷幕。不久,富爾頓取得了在哈德

24、遜河上航行的獨占權,并開辦了船運公司。富爾頓的成功很快引來無數的效法者。在5年以內,美國和歐洲的內陸河流中已經有50多艘蒸汽輪船投入了營業性航運。誰最早發明潛艇傳說意大利藝術大師兼發明家達·芬奇最早進行了關于潛艇的設計。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潛艇研究者是意大利人倫納德,他于公元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體結構”的理論。1578年,英國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有關潛艇的著作發明。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科尼利斯·德雷爾成功地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潛水船,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能夠潛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進的“船”。它的船體象一個木柜,木質結構,外面覆蓋著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內裝有作為壓載水艙使用的羊皮囊。這艘潛水船以多根木槳來驅動,可載12名船員,能夠潛入水中35米。 德雷爾的潛水船被認為是潛艇的雛形,所以他被稱為“潛艇之父”,此后百年間潛艇的發展進入了“慢車道”。直到1724年,俄國人葉菲姆·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