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碩士材料科學基礎真題2008年_第1頁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材料科學基礎真題2008年_第2頁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材料科學基礎真題2008年_第3頁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材料科學基礎真題2008年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西南交通大學碩士材料科學基礎真題 2008年(總分:118.00,做題時間:90分鐘)一、b概念題/b(總題數:5,分數:25.00)1.彌散強化(或沉淀強化)(分數:5.00)_正確答案:()解析:過飽和固溶體隨溫度下降或在長時間保溫過程中(時效)發生脫溶分解。時效過程往往是很復雜的,如鋁合金在時效過程中先產生 gp區,繼而析出過渡相( 及 ),最后形成熱力學穩定的平衡相( )。細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體之中,阻礙著位錯運動而產生強化作用,這就是“沉淀強化”或“時效強化”。為了提高金屬,特別是粉末冶金材料的強度,往往人為地加入一些堅硬的細質點,彌散于基體中,稱為彌散強化。2.再結晶退火(分數:

2、5.00)_正確答案:()解析:經過塑性變形的金屬,在重新加熱過程中,當溫度高于再結晶溫度后,形成低缺陷密度的新晶粒,使其強度等性能恢復到變形前的水平,但其相結構不變的過程。3.上坡擴散(分數:5.00)_正確答案:()解析:原子從低濃度向高濃度處的擴散,擴散的驅動力是化學位梯度。4.晶體(分數:5.00)_正確答案:()解析:原子、分子或離子按照一定的規律周期性排列組成的固體。5.一級相變(分數:5.00)_正確答案:()解析:相變前后新舊兩相的自由焓相等,但其一階偏導數不等的相變。二、b畫圖題/b(總題數:2,分數:18.00)6.在立方晶胞內畫出晶面,以及110、010、晶向。(分數:9

3、.00)_正確答案:()解析:如圖 5-3所示。7.畫出下列合金及其熱處理后的室溫組織: (1) 共析鋼的平衡組織 (2) 共晶白口鑄鐵 (3) t12鋼完全奧氏體化后的淬火組織 (4) 45鋼的平衡組織 (5) 鋁硅共晶組織 (6) 45鋼調質處理的組織(分數:9.00)_正確答案:()解析:如圖 5-4所示。三、b公式題/b(總題數:1,分數:10.00) 給出下列各公式,說明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分數:10.00)(1).hall-petch 公式(分數:2.50)_正確答案:()解析:表示屈服強度與晶粒尺寸之間的關系。式中,為常數;d 為晶粒直徑(m), 為屈服強度(mpa)。

4、s(2).一維形式的菲克第二定律(分數:2.50)_正確答案:()解析:式中,c 為濃度(g/cm );d 為擴散系數(cm /s);t 為時間(s);x 為距離(cm)。23_解析:_解析:四、b簡答題/b(總題數:4,分數:45.00)8.以低碳鋼的拉伸曲線為例,運用位錯理論說明屈服現象及加工硬化現象。(分數:15.00)_正確答案:()解析:低碳鋼的屈服是由于低碳鋼中的碳是間隙原子,它與鐵素體中的位錯交互作用形成溶質原子氣團,即所謂的柯氏氣團。該氣團對位錯有釘扎作用,只有在較大的應力作用下,位錯才能脫離溶質原子的釘扎,表現為應力一應變曲線上的上屈服點。而一旦位錯脫釘,繼續滑移,就不需要那

5、么大應力了,表現為應力一應變曲線上的下屈服點和水平臺階。當繼續變形時,由于位錯數量的大大增加,導致應力又出現升高的現象,稱為加工硬化現象。這是由于冷變形金屬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形成大量位錯,這些位錯部分成為不可動位錯,從而導致其對可動位錯的阻力增大,引起材料繼續變形困難,形成加工硬化或形變強化。9.請簡單說明層錯能高低對螺型位錯交滑移的影響,及其對金屬加工硬化速率的影響。(分數:10.00)_正確答案:()解析:對層錯能高的金屬而言,在變形過程中,全位錯不易分解,在遇到阻礙時,可以通過交滑移繼續運動,直到與其他位錯相遇形成纏結;而層錯能低的金屬,由于其全位錯易于分解為兩個不全位錯加層錯的組態,難以

6、交滑移,位錯組態的運動性差。 對于螺型位錯,通過交滑移,當同一滑移面上的兩個異號(左、右)螺型位錯相遇時,可以相互抵消,從而降低位錯增殖速率。對于層錯能低的金屬,位錯難以發生交滑移,因此變形過程中位錯增殖速率大,加工硬化速率增大。10.請以 al-4.5%cu 合金為例,說明 130時效過程(組織轉變)及其性能(硬度)變化。(分數:10.00)_正確答案:()解析:鋁合金淬火后得到過飽和固溶體,之后加熱保溫,固溶體內會依次析出 gp 區、 、 、 相。gp 區的形成會使材料的硬度增加(第一個時效峰),長時間時效,gp 區溶解,硬度下降。 的形成使得硬 度繼續增加(第二個時效峰)。當 全部溶解轉

7、化為 和 轉化為 后,硬度開始下降。其中,、 為平衡相;gp 區、 、 為亞穩相。平衡11.說明馬氏體相變的主要特征。(分數:10.00)_正確答案:()解析:馬氏體相變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主要為前兩點):(1) 無擴散性。馬氏體相變時無需原子的擴散,沒有原子的混合與再混合過程。新相 m 與母相 a 的化學成分完全相同。(2) 切變性。具體體現為:相變的協調一致性:am(fccbcc)。通過原子的整體協調運動(切變),晶體結構從 fcc 變成 bcc。原子的移動距離小于原子間距。表面浮凸效應。在經過拋光的表面,若發生馬氏體轉變,在切變時,將產生表面浮凸效應。這是由于點陣形變在轉變區域中產生形狀改

8、變。慣習面。m 總是在母相的特定晶面上析出,伴隨著 m 相變的切變,一般與此晶面平行,此晶面為基體與m相所共有,稱為慣習面。新相與母相之間存在確定晶體學位向關系。兩種著名的取向關系(鋼的 m 轉變),即 k-s 關系和西山關系。實際材料的馬氏體轉變,一般與上述關系存在幾度的偏差。(3) 馬氏體相變時伴隨有點陣畸變。(4) 馬氏體轉變存在開始溫度 m 和終了溫度 m (或 m )。sfz五、b綜合分析題/b(總題數:1,分數:20.00)根據 fe-fe c 相圖,完成下列工作:3(分數:20.00)(1).畫出 fe-fe c 相圖(可以忽略高溫鐵素體相變及包晶轉變)。3(分數:4.00)_正確答案:()解析:如圖 5-5a 所示。(2).畫出 35 鋼(w =0.35%,下同)從高溫液態到室溫的平衡冷卻曲線(不考慮鐵素體的c溶解度變化),并標明相的變化過程。(分數:4.00)_正確答案:()解析:如圖 5-5b 所示。(3).示意畫出高溫液態到室溫的組織轉變過程圖。(分數:4.00)_正確答案:()解析:如圖 5-5c 所示。ll+aaa+fa+f+pf+p35 鋼在液態到室溫的冷卻過程中將發生以下轉變:勻晶轉變 ll+a,并全部轉變為 a,然后發生同素異晶轉變 af+a,在 727發生共析轉變 ap(f+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